唐史演义第七十五回(宋公明报恩唐牛儿)(1)

上回讲卢俊义济州大捷,这边宋江意欲报恩,又下山不得,柴进、花荣遂派朱仝第四军去取下郓城县。这日宋江召来柴进、花荣、李应、李俊正欲议事,忽报第四军使者回山,只见邓飞带一人进来,定睛一看,却不是唐牛儿是谁。原来朱仝攻下郓城县后,一边出榜安民,一边差人寻找唐牛儿,这唐牛儿因宋江造反后被翻案,已回到郓城县,被齐军寻来,见了齐军头领后,认得是朱仝,便央求放过,朱仝见状也不多说,便派邓飞带唐牛儿火速回梁山。宋江见后,又惊又喜,惊者朱仝竟如此迅速便寻来唐牛儿,喜者终于可报当年之恩了。

这唐牛儿以为自己被朱仝送入强人窝了,心想生死未卜,不如痛痛快快算了,便学着强人大叫:要杀要剐随便,砍头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宋江一听,倒也好笑。道:孤好不容易找到汝,哪舍得砍头。唐牛儿一听这样说话,定睛一看,眼前这个强人头子到有几分眼熟,仔细一想开口道:大王莫非是郓城宋押司。宋江道:正是,幸得恩公还认的孤,当日多有拖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况顶罪之恩义乎,请受孤一拜。说罢便拜倒,这唐牛儿兀自愣着,李俊道:小子,这是我们大齐天王宋公明殿下。唐牛儿一听忙跪下道:大王快快起来,当日大王多有恩与我,为大王帮忙本是理所应当。柴进见状道:唐义士此番来了,就不要走了,住在山上吧。唐牛儿本就是一小厮,曾多得宋江接济,见状便道:愿誓死追随宋大王。宋江便吩咐好让唐牛儿暂住宋太公处,每日酒好菜招呼,闲下可入章武、崇文二书院学文习武,以备日后之用,此事暂按下不表。

且说宋江几人商议后,决定任命呼延灼为济州总管,处理济州军民事务,设济州左右屯卫,韩滔、彭玘任济州左右屯卫团练使,在济州进行屯垦。开设济州招贤堂、济州东皇书院,并在济州各地开设东皇学馆、常平仓,仿照青州之政策进行管理。另由于济州为梁山南面屏障,且临近东京,在东京到梁山的必经之路上,故各县皆派军驻守,徐宁第一军驻守金乡县,索超第二军驻守任城县,临近梁山的郓城县由朱仝第四军驻守,此三位指挥使在驻地皆管军管民。王焕火方军团也驻于济州,一来协助呼延灼守济州,阻击东京来犯之敌;二来就食于济州也可缓解梁山本部军队激增带来的粮草压力。卢俊义自统张清土方第三军、选锋、神机、无当等诸军回梁山而去。大齐三年三月,齐军终于又占领巩固了齐军第二州——济州,还因济州靠近梁山,大大的为梁山本部提供了防御纵深,缓解了粮草压力、兵源不足等问题。齐军之事暂且不说。

单说上次蔡鞗张叔夜济州战败后,蔡鞗因惧怕张叔夜父子回东京被父亲蔡京构陷,故令张氏父子先回海州。蔡鞗回到京城后,见东京城一片歌舞升平,似乎没有山东反贼之事,便回太师府,质问父亲蔡京,为何济州屡屡告急,东京竟不发一兵,坐视济州失陷。蔡京道:吾儿勿急,山东区区草寇,大军旦夕之间便可灭之,这个童枢密自有分教,当前北方大金朝正勃勃兴起,大宋正在与大金商量联合攻辽之事,若成定可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遗志,此乃大事,梁山草寇之事,缓缓再说,且圣上今日正在修道,切勿以此事打扰。蔡鞗闻此言,已明白是父亲等人故意瞒报消息,阻塞圣听,回到驸马府后,自己心道,明日就是拼死也要面见圣上,说明此次出征实情。正在苦闷,忽报大哥蔡攸来拜见,赶忙出去迎接,蔡攸进来后,兄弟寒暄几句后,蔡攸便道:张叔夜在济州战败之事,吾已闻知,五弟可是想面见圣上,陈明缘由。蔡鞗道:正欲明早面圣,陈明缘由。蔡攸道:明日五弟一上奏,父亲定会守牵连,可想好了。蔡鞗道:如今当先国而后家,此事吾早已想好。蔡攸道:好,就冲五弟这一腔热血,大哥自会助五弟一臂之力。

说罢,蔡鞗十分感动,忙拜谢大哥,送走蔡攸后,蔡鞗便准备明日早朝之事。你当这蔡攸如此好心,这蔡攸也是道君面前红人,处处与乃父争宠,父子交恶,此时已联合好童贯、王黼、宿元景等权臣,欲借此事将父亲蔡京弹劾下去。这宿元景为何也与此几人相勾结,因张叔夜乃宿元景一力保举,此番丧师失地,宿元景料想自己定脱不了干系,与其等待蔡京以此事向自己发难,不如先行一步,将罪责归咎于蔡京,况梁山宋江在华州时与自己也有些交情,或许可许以高官,招安之,又是大功一件,由是这几人便联合欲向蔡京发难。

唐史演义第七十五回(宋公明报恩唐牛儿)(2)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上,黄门奏道:京东两路监军使蔡鞗已回京,求见圣上。天子准奏,这道君皇帝近日痴迷于修道,急于退朝,一见蔡鞗上来,打了个哈欠道:驸马不好好在山东监军,擅自回来有何事。蔡鞗道:陛下,此次出征梁山之军已全军覆没,臣早已将战报传回东京。道君大惊道:有此事?蔡京忙道:陛下,张叔夜军只是小败,主力尚在,当前正与草寇对峙,莫听犬子夸大之言,具体可问童枢密。蔡京一心道,童贯自会压住此事,岂料童贯开口道:启禀圣上,臣前日在西北统军作战,近日回朝后,见枢密院有许多告急文书,莫不是被太师压下了。王黼道:陛下,蔡京蒙蔽圣上,祸乱朝纲,请陛下治罪。蔡京见状,忙道:陛下,此二人欲构陷与臣,蒙蔽圣上之事,其是童贯所为,请陛下明察。宿元景奏道:陛下,蔡京不仅谎报军情,还阴使王焕等人不听张叔夜调度,贻误了战机,导致全军覆没。蔡鞗心道:怎的如此多事都是父亲所为。却见这边蔡攸道:陛下,吾父因羡慕童枢密之边功,欲成就联金抗辽之事,因此误了山东之事,还请陛下念在其多年为国操劳,且年事已高的份上,从轻发落吧。蔡攸此言一出,虽名为求情,实则把蔡京全送进去了。

道君皇帝一来早已厌恶了蔡京,而来急于同蔡攸谈论道法,便道:太师虽有错,但念在其对朝廷有大功,就免除官职,致仕养老去吧,至于张叔夜,此次之败,皆不是张叔夜之过,且叔夜长子亦战死,就将张叔夜罚俸三年,继续任海州知州吧,驸马蔡鞗有检举之功,赐金二百两。蔡京此时已明白众人向自己发难,自不多说,谢恩而出。这边宿元景又奏道:陛下,梁山宋江本是山东义士,素怀忠义之心,前者多次想招安,因已故高太尉,不得成行,今者王焕等人因受蔡京挑拨,与张叔夜失和,亦在暂在梁山驻扎。且今时童枢密刚平定西北而回,又欲对大辽兴兵,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乱势已成,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若能许以高官,招安宋江,一来可使朝廷多一支骁勇之师,而来可以借宋江之力平定王庆、田虎,使贼子互相消耗,朝廷坐收渔利。

唐史演义第七十五回(宋公明报恩唐牛儿)(3)

宿元景为何一心招安梁山呢,只因宿平时与蔡京、童贯等人相互倾轧,因自己不章军,故常常斗不过蔡、童,此次见梁山军马骁勇,欲收梁山军以为外应。道君当然不知宿元景此想法了,听完后道:此计甚妙,就以宿太尉为京东宣抚大使,去山东进行招安事宜吧,蔡攸、朱勔留下,其余众爱卿退朝吧。你道留下朱、蔡二人干嘛,这道君痴迷金石、道法,朱勔兴花石纲之役,为道君搜刮天下奇石,蔡攸整日在帝侧论道家神变之事,演市井淫秽之戏,都正投道君所好,故留此二人,噫唏嘘!有如此之君,国家焉能不败。这厢宿元景急赴山东,招安梁山齐军。

却说大齐这边自大齐三年三月得了济州以来,梁山本部得到了充分的巩固。宋江召卢俊义、吴用、柴进、公孙胜、关胜、花荣、李应、李俊前来议事,马军元帅关胜认为,当前应我军新胜,锐气正盛,应借此良机派精锐之师出济州,直捣东京汴梁,若能一举成功便可号令天下、借机定鼎中原,即使不能攻下东京,也可以震慑天下群雄,让天下知道大齐声威。齐军长史柴进则认为,目前我军虽得胜,但恐根基不稳,急于将主力进军东京,与大宋决战,一来怕青州、济州守备空虚,被宋军夺回,且长途作战,根基不牢,难免会成为流寇,重蹈黄巢覆辙,二来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皆起兵,我军过早进军东京,恐怕朝廷会集中力量优先打击我军,到时我军与大宋两败俱伤,到让别人坐收渔利,因此当务之急是高筑墙、广积粮,巩固青济二州,徐图天下,待时机成熟方可进军东京。

宋江道:几位兄弟意下如何?卢俊义答道:关胜之计是险招,若成功则大业可定,若不成则我梁山基业空都要搭上了,宜慎重。柴进之策又过于稳重,我等一直在此等待官军来围剿也不是办法。综合二人之高见,卢某认为,先应巩固好青济二州,这是大齐根本,就按柴长史之言,广积粮、高筑墙,徐图霸业,但切不能抱守不出,还应在巩固好根据地的同时,主动出击,尽量将战火引向根据地外。还有我军应试一试有无与其他义军,如王庆、田虎、方腊结盟的可能,若能结盟也可相互援助。当下众人称善,就定下巩固青济,伺机出击的方针,还派使者赴王庆、田虎、方腊处商议联盟之事。当时,宋公明虽已称王建制,但仅有二州,实力不及占据五州五十六县的河北田虎、坐拥拥八座军州的淮西王庆和麾下四元帅、八骠骑、四龙十二神二十四将的江南方腊;这田虎本是猎户出身,已称晋王,王庆是个轻浮之人,也自称楚王,这二人见了大齐使者,甚是倨傲,出言不逊,不理结盟之事;只有这方腊只自称圣公将军,利用摩尼教伪装,阴图发展,愿与大齐结盟,一南一北,约定成功之后中分天下,于是梁山大齐便与方腊义军结为同盟,此处按下不表。却说这一日,宋公明与诸位兄弟正在聚义厅内商议如何伺机出击,待朝廷围剿时将战火引向根据地外面之策,戴宗进来报,乐和自东京传来消息。

正是:天王仁义遍天下,滴水之恩永不忘;道君朝堂佞气盛,一纸招安降梁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水浒之红日初升——第九章 名士猛将皆来相聚 战南战北双双大捷》

《水浒之红日初升——第八章 四节度一怒归梁山 谋天下齐军大整编》

《水浒之红日初升——第七章 玉麒麟酣斗张父子 勇关胜阵斩云天彪》

《水浒之红日初升—第六章 梁山军破围北大营 张招讨正典罚二将》

《水浒之红日初升——第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