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慢阻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农村高于城市,也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

慢阻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慢阻肺病人如何康复)(1)

在急性发作期以药物治疗为主,缓解期则通过对肺的康复治疗以减轻病情,减少症状,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存质量。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肺康复对于 COPD效果均可行、有效、持续,能打破呼吸困难-活动量下降-健康恶化的恶性循环。

COPD康复包括运动锻炼、呼吸肌锻炼、宣传教育、戒烟、营养支持等诸多方面,其中运动训练与呼吸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下面介绍几种家庭呼吸和运动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呼吸训练

慢阻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慢阻肺病人如何康复)(2)

1. 腹式呼吸

操作简单,能增加膈肌的运动,增加呼吸的有效性,从而增加肺活量。进行腹式呼吸时,要注意训练呼吸节律与呼气方式,吸气的时候鼓起肚子,让膈肌下降,吸入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呼气时缩起肚子,这样一呼一吸,使膈肌上下运动。

2.缩唇呼气

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其方法为经鼻腔吸气,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s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3. 缓慢呼吸

这一呼吸有助于减少解剖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因为当呼吸急促时,潮气量变小,解剖死腔所占的比值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而缓慢呼吸可纠正这一现象,但过度缓慢呼吸可增加呼吸功能,反而增加耗氧量,因此每分呼吸频率宜控制10次/分钟左右。

二、运动训练

慢阻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慢阻肺病人如何康复)(3)

1.下肢训练

下肢训练可明显增加COPD 患者的活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精神状态。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快走、划船、骑车、登山等。

对于有条件的 COPD患者,可以先进行活动平板或功率车运动试验,得到实际最大心率及最大代谢当量(MET)值,然后确定运动强度。

除控制心率外,还应增加呼吸症状控制,即运动后不应出现明显气短、气促(即以仅有轻度至中度气短、气急为宜)或剧烈咳嗽。训练频率可从每天1次至每周2次不等,到靶强度的时间为 10-45分钟,一个训练计划所持续的时间通常为 4-10 周,当然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COPD 患者常有下肢肌群的软弱现象使其活动受限,因此下肢训练也应包括一些下肢的力量训练。以循环抗阻训练为主。应注意运动后以不出现明显气短、气促或剧烈咳嗽为宜。

2.上肢训练

由于上肢肩带部很多肌群既为上肢活动肌,又为辅助呼吸肌群,而且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活动如做饭、洗衣、清扫等都离不开上肢活动,因此COPD 患者应进行上肢训练。

患者在家可以采取提重物练习,患者手持重物,开始 0.5 kg,以后渐增至 2-3 kg,做高于肩部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次活动 1-2 分钟,休息 2-3 分钟,每天2次,以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

慢阻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慢阻肺病人如何康复)(4)

3.呼吸肌训练

呼吸肌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呼吸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目前常用抗阻呼吸器(具有不同粗细直径的内管),使患者在吸气时产生阻力,呼气时没有阻力。

开始练习 3-5 分钟,3-5 次/天,以后练习时间可增至20-30 分钟,以增加吸气耐力,还可不断减少吸气管直径以增强吸气肌肌力。

三、排痰训练

患者在家除了进行运动训练与呼吸训练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排痰技巧,改善营养、戒烟、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等。

排痰训练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颤及直接咳嗽。目的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降低气流阻力,减少支气管或肺的感染。

体位引流主要利用重力促进各个肺段内积聚的分泌物排出,不同的病变部位采用不同的引流体位,目的是使此病变部位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

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少者,每天上、 下午各引流 1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流3-4 次,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 5-10分钟,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 30-45分钟,以免疲劳。

胸部叩击、震颤有助于黏稠的浓痰脱离支气管壁。

其方法为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双手轮流叩击拍打30-45秒。叩击拍打后,手按住胸壁部加压,治疗者整个上肢用力,此时嘱患者做深呼吸,在深呼气时做颤摩振动,连续做3-5次,再做叩击,如此重复2-3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

慢阻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慢阻肺病人如何康复)(5)

正确的咳嗽方法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之一,COPD 患者咳嗽机制受到损害,最大呼气流速下降,纤毛活动受损,痰液本身比较黏稠。因此更应当采取正确的咳嗽方法,以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反复感染的机会。

国内外均有关于COPD 伴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报道,发生率为21% -70%,长期住院或急性发作期的 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50%以上。与正常体重的慢阻肺患者相比,低BMI(体重指数)与运动能力降低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保持高蛋白质高热量,慢阻肺患者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5克/千克(体重),以优质蛋白为主,比如奶制品、瘦肉、鸡蛋等。

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多种维生素、高纤维。应少吃过甜的食物,以免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加重呼吸负担。少食多餐,每天可吃5-6餐,每餐不要吃太饱,餐前可以先休息,餐后适量运动。

家庭氧疗

此外,COPD患者可以进行家庭氧疗,长期低流量吸氧(小于5L/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COPD 患者的生存率提高2倍。

在氧气使用过程中主要应防止火灾及爆炸,在吸氧过程中应禁止吸烟。COPD 患者易患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后使支气管炎症加重。

可采用防感冒按摩、冷水洗脸、食醋熏蒸、增强体质等方法来预防感冒。各期的 COPD 患者均应戒烟,戒烟有助于减少呼吸道黏液的分泌,降低感染的危险性,减轻支气管壁的炎症,使支气管扩张剂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患者在家中可以采用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CAT评分)量表进行测试,评估肺功能状况,该量表简明,易于患者自行完成,由8道问题组成,总分四十分。一般来说评分低于10分,病情轻微;大于30分,病情危重。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开始走进医生和患者的视野,患者和医生各有一个移动端,患者在家中进行肺功能的测试,测试完的数据,通过云端传输到医生手持的移动终端上,给出适当的诊治建议。

邵氏保肺功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套慢阻肺康复保健功法——邵氏保肺功,本功法由全国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创制,根据中医传统养生气功和现代医学关于呼吸系统的生理病理研究成果结合编制。

该功法动静结合,把练意志、练吐纳和手足躯体的体操活动配合起来,使呼吸运动深、长、细、匀,从而使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具体方法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观看:

邵氏保肺功由中医大家邵长荣教授创制,适用于慢性肺病康复锻炼。

#大家健康超能团##健康超能团##健康大V创造营#@大家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