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病变部位,那么有哪些手术方法可以切除呢?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德达医院胸外科的赵珩主任来给我们讲讲肺癌的手术治疗。

肺部微创手术切口大吗(微创手术切除肺部病变部位)(1)

如何切除肺部病变部位?

现在用得比较多的就是Hook-wire,CT扫描以后,一根钢丝穿到那个位置定好,马上进到手术室里去做。它有它的优点,对我们医生来讲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方位,能够准确地切除。第二,不利的地方,病人有些比较疼痛,而且钢丝随着呼吸或者疼痛,体位的变动,容易移位,甚至是盲穿的,可能一些小的出血等等。

现在也有一些新的方法,包括我们自己发明了一种四爪定位器。这个定位器是一个针,穿进去以后释放,释放出来一个像矛一样的倒钩针。后面都是一些可吸收的缝线,我们把它标尺度,一公分一个尺度。当然这个戳进去以后,医生就知道了,到了哪个颜色大概是几公分,距离我们肺表面几公分,我们切的范围就更加准确了。第二个,它的矛是一个四爪的,四爪的不容易移位,进去以后不会轻易脱出来了,倒钩上去了,而且它是一个钛合金的,也不会损伤太多的肺组织和血管。这是我们最近已经有专利和上市了,对病人带来一些福音。

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手术方式最早是开胸的,那个年代还没有胸腔镜,也没有机器人。当然是开胸,或者是VATS,就是影像辅助下的一个胸腔镜手术。后面是机器人,现在有辅助的。哪个是优势呢?它的优势,后边两种对病人创伤最小,你想想看,大家都知道,我们一个刀口从前胸、后背,肯定是疼痛,你的皮肤切开,肌肉切开,骨头要分开,一定手术后会疼痛的。手术当中你不会疼,因为有麻醉,你不知道。手术以后肯定会疼痛很长时间,带来一些不良的因素。

当然,不是所有的手术都是能够完全用胸腔镜或机器人完成的。有些特殊的手术,还是必须要用常规的开胸方法。

所以这些优势就是它的微创,对病人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它的优点。接下去以后,切肺切多大,切一叶肺,还是切一段肺,还是切局部的肺。这就是常说的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

这个定论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的定论,国际上各个国家,美国、日本、中国,都在参与了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在观察不同的方法对病人的预后和结果。所以回顾性的研究,已经做过的手术还是支持亚肺叶切除,就是所谓的不切一叶肺,部分的肺段或者是联合肺段,还有楔形切除。当然,有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微创方法

现在是微创的方法,采用胸腔镜的方法,胸腔镜的手术率现在在临床上达到了90%左右的比例,非常高。有些特殊的疾病,部位或者难易程度,还要采用传统的方法。这样更安全。它的创口也比较小,也就1公分到3公分这样。手术以后,疼痛也会减轻。住院的时间,很多都是两、三天就让他出院了,病人第二天就下床走路了,非常快。

胸腔镜的适应症不断地提高,最早只做楔形切除,后来做肺叶切除,现在做到了肺段切除,甚至袖式切除,以及全肺切除,整个肺叶都拿掉,手术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它的技术不断地改进,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医生,这一点在胸腔镜上面做确实是优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包括欧美和日本的发达国家,他们的普及率没有中国人这么高。

胸腔镜的孔,是做单孔呢?还是三孔呢?还是几孔呢?几孔不代表技术的高低,是一个医生的操作习惯都是一样的。三孔不代表你的创伤大,可能这个医生用三孔,20分钟就做完了,那个医生用了一个单孔,只有一个洞,但是做了4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哪个创伤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单孔的就是最好。目前国际上都不这样提倡。哪个医生用你最熟练的方法,来最快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最好的。病人创伤最小的。

因此,不一定要强求这个医生去做单孔,习惯于做两孔就两孔,三孔也没有问题,比20公分大的切口不知道要小了多少倍。所以大家大可放心。

现在胸腔镜的适应症逐渐扩大,从楔形到肺叶切除等等,这些文章在国际上非常多。也是量力而行,安全第一。怎么安全彻底给你切除掉了,给你做得非常漂亮,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方法。

现在胸腔镜的技术也逐渐在改进,以前是2D的,就是在家里看电视机一样,是2D的,平面的。现在出现了3D,3D是立体的,医生操作的时候戴眼镜,就像看3D电影一样的,可以感觉到,能摸到的那种感觉,立体感非常强,而且更好。我们现在临床上已经普及了,每家几乎都有。

赵珩:上海德达医院胸外科特聘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擅长:气管复杂疾病的诊断治疗,胸壁缺损的手术重建,胸腔镜在食管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治疗。

#清风计划#汇聚海上名医,连接人与健康

#超能健康团#

合作coop@xinj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