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一座丰碑,苏轼的文在宋代文坛也独树一帜,而苏轼的《承天寺夜游》一文,虽短短的几十个字,却韵味深远,千百年来一直被称颂。那么此文的魅力在哪里呢?

《承天寺夜游》全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的人生境界(苏轼这篇短短几十个字的文章)(1)

一,月色之美

月这个意象,在文学中代表着阴性的一面,如果太阳的美是父性的,是阳刚的,那么月亮的美就是母性之美,是阴柔的,月是博大的美,是包容的美,是柔和的美。

当一个人身在异乡的时候会望月思乡,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一个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望月静思,比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当一个人和亲人离别时,会望月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使人安静,使人遐想,它美得宁静,美得纯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在苏轼的笔下,月更加澄澈明净,在《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对月的描写,采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法。

首先看侧面描写。一开始,苏轼已经躺下准备睡觉,但是“月色入户”,他不忍辜负如此美好的月色,于是“欣然起行”,高高兴兴地穿上衣服,准备好好赏月。可是这么美的月色,一个人赏月太浪费了,需要有人来分享,谁能与自己一起分享这美好的月色呢?苏轼便去找张怀明。那么今晚的月到底有多美,值得他躺下了又起来,还要专门去找人分享?苏轼还没写,但已经通过侧面烘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接下来苏轼开始正面写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的几个字,把月光的美写到极致:乍一看上去,庭下有明晃晃的一滩清水,水里面还有水草交错的疏影横斜,接着仔细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水并不是水,而是月光,水草也不是水草,而是月光照映下的树影。到这里,意境全出,一个澄澈空明、亦真亦幻的月夜景象便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空明”一词让读者感到,仿佛月色的明净,洗净了作者的烦恼,自己心境也变得无尘无碍,与月一样清澈透明,一切烦恼都已抛到脑后。

至此,不仅月美到极致,而人也刚刚好,只有苏轼和张怀明。月夜本来就是安静的,即使是好友也无需太多,太多了会打扰了月的宁静美。只两个人已经足够,再说,只要是知音,只要是懂你的人,一个就够了。月夜让纷争平息,让世间一切安息,这个时间点上没有打扰,这里只两个人漫步庭院,抬头是月,低头是月,没有功名之争,没有勾心斗角,只有无边月光,心境也可以无限释放,自由驰骋。

一切都美得刚刚好。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的人生境界(苏轼这篇短短几十个字的文章)(2)

二,友情之美

宋代文坛有一个传统,就是喜欢结盟。一代文豪欧阳修曾是一代盟主,当他看到苏轼的文章时,对苏轼的才情大加赞赏,他在《与梅圣俞书》中说:“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在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之前,很多文人仰慕苏轼,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苏轼的赏识或者指点,会感到是一种荣幸。苏轼门前,慕名而来的文人络绎不绝。谁能进苏轼的门,怕是会兴奋好多天。

然而在乌台诗案之后,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苏轼被贬出京时,昔日挤破脑袋往苏轼家走的人,早已躲得不见踪影,只有一人肯为他送行。也难怪,乌台诗案苏轼是谋反的罪名,人以群分,谁要是在此时跟他走得近,怕自己会被莫名其妙地安上什么罪名。虽然此事风波已平,苏轼自己都没事了,但别人的恐惧还在。别人的自保和恐惧都可以理解,但人们前后态度反差如此之大,苏轼心里不可能没有人清冷落、世态炎凉之感。

此时,不势利的人少之又少,月亮就是其中之一,“月色入户”,月亮真是一位好朋友,自己进苏轼的门来了,它不计较苏轼的被贬身份,难能可贵。

还有一位能在友情上带给苏轼安慰的就是张怀明。在这样的困境中,能和自己交往还又谈得来的有谁呢?那就是张怀明。此时张怀明也被贬在黄州,此时他和苏轼心意相通,在这个美好的月夜他也不忍睡去,知音难求,此时不是遇到知音了吗?于是两个人互不嫌弃,正好一起赏月。

顺境中的友情固然可贵,而逆境中的友情更为难得。身处困境还有如此心意相通的朋友,真是一大幸事。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的人生境界(苏轼这篇短短几十个字的文章)(3)

三,散淡之美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而苏轼总能在不如意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他的思想集儒释道三教合一,他曾说“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后读《庄子》又觉得“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之后又读佛家的书,“后读释氏之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见《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这样,儒家的思想使苏轼在顺境的时候,或者说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积极用世,正是这一思想,他建造了苏堤,被贬到最南方的荒凉之地时,还能跟当地百姓一起劳动,一起制造农具(见《苏东坡传》)。而佛道的思想让苏轼在遇到逆境时,能够处变不惊,安之若泰。

乌台诗案之后的苏轼,看透了人情世态,也学会了收敛自己。月的静美,一如他散淡的心境。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可以享用,人生的乐趣处处都有,何必只在官场寻找?

在写《承天寺夜游》的时候,苏轼的身份是黄州团练副使,也就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宋代,团练副使是安排那些被贬的官员,是统领地方自卫队的一个副领导,级别相当于八品,没有签署公文的权利。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苏轼处处都可以找到生活乐趣。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顿美食,也会有无限趣味,也会让苏轼感到对生命的满足,这样的人,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远离庙堂,有更多自由,“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美好的景致处处都有,只不是缺少像自己和张怀明这样的不汲汲于名利,能从容地流连光景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的人生境界(苏轼这篇短短几十个字的文章)(4)

四,总结

所谓心胸宽广,不过是懂得随缘自适。

苏轼的一生并不顺利,在王安石实行新政的时候,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很多弊端,苏轼对这些弊端直言批评,被改革派认为他是守旧派的人。而当新政废止,守旧派以为苏轼是“自己人”启用他时,他又说新政有很多好的地方,不该全部废止,又被认为是反对派,再次被贬。所以苏轼家的丫头朝云说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见费衮《梁溪漫志》),苏轼调侃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见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但无论在那里,苏轼都体现了他随缘自适的性情。

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一书里,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能够影响我们心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认识。也如一句名言所说“没人能打败你,除非你愿意”,同样也可以说:没人能使你悲观,除非你愿意。苏轼便是一个没人能让他悲观的人。

即使身在黄州,故交零落,苏轼仍能在自然之中寻找人生的无限乐趣,《承天寺夜游》正体现了苏轼性格中的这一特点,本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写出了那澄澈如水的月,还在于那难得的友情和苏轼散淡的处世态度,这些都会让无数读者沉迷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