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不仅仅是经济作物,还具备文化哲学素养,更能助力乡村振兴!

苹果作为一种农产品,有什么用?有,乡村振兴!我是鹏博,我在井陉石门青木山社种植了5000颗苹果树,一开始的时候,苹果炒的价值很高,我在想,我在高山上进行种植,无论阳光,土质,肯定会比一般大棚、普通农田种植出来的要好,但是过去五年了,我的心也从最初心情澎湃,到现在“波澜不惊”!实际最开始也是赶巧,响应国家号召,返回家乡,建设家乡,但是回来以后,不做不知道,真的做下来,这些年非常不容易,一开始我认为苹果就是高经济价值产物,只要种出来,不愁卖,再加上高山的名头,可能会更好一些,但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苹果可以有什么用途(苹果作为一种农产品)(1)

你知道种一棵苹果树,在海拔880米的高山上成活率有多少吗?你知道种一棵苹果树,上面会有多少种类的害虫给你搞破坏吗?你知道种植一棵苹果树,需要多少肥料吗?其实这些我一开始都是不知道,我想树,种下应该就能活,毕竟山上树木挺多,咋个苹果树还能活不了!实际上真的活不了,一开始我种了500颗,死了499颗,其中一棵因为在山社附近,侥幸活了下来,那会我的心是崩溃的!不过后来慢慢也就躺平了,开始研究,总算在山上成功种活了一些树,我以前看到山上长个树,会赞叹生命,现在我只会感谢我没有白上学,最起码我认识汉字,通过学习一些公开的苹果种植知识,通过我的双手转化成实操,我感觉,生命的伟大,更在于有一位非常好的园丁。

苹果可以有什么用途(苹果作为一种农产品)(2)

山上的苹果成了我的研究对象,从苹果种植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我学到了两个人生观念,一个是微观,我想说一定对自己认知很清晰,自己本身质量够硬,比如你在荒山种麦子,玉米可能就不太好,种果树就很不错,但是你种香蕉树不行,而恰恰苹果树就非常好!什么坑种什么萝卜就显得很重要!另一种是宏观,苹果我种来就是让它实现价值,有人买,卖的贵,只有这样,山上风雨几载,也不枉我辛辛苦苦,但是种一棵,种百八十棵,会有果贩子收购吗?没有,所以苹果宏观来讲,要形成一定产量,就行城市与农村一样,大家喜欢去城市,因为公共设施多,享受福利待遇多,城市的前提是基于人多,所以有句老话,聚沙成塔,所以我种植了一万棵,但很不幸,死掉5000棵左右,不过我从中学会了很多,有的事情,初期需要一定的广度!

苹果可以有什么用途(苹果作为一种农产品)(3)

关系苹果园接下来的计划,我认为销售模式,分三类方式,为什么分三类,我感觉差不多够了,太多一个人顾不过来,第一种方式,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大家可以实时看到我果树的成长,这么好东西,你看着长大,你买的放心呀!第二种是本地的社团,其实有机会能将种植的苹果一次性卖完,对一个果农来说,我节省很多时间,所以本地市场一定要开发,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身边人一定要优先考虑!第三种是经销商,从开始种树,就有很多人来考察,但我感觉他们都是骗子,市场价格七八块一斤,最差的也有十块钱三斤的说法,收我的苹果居然只有五毛、八毛一斤,抛开其他不说,你们认为自己压货了,自己出物流费用了。

但是你想过一个果农,从购买果树、种植、化肥、去虫害,能有一个地方省工序吗?没有的,省一个工序实际上果子长不出来的,这些成本有人帮忙算过吗?其实没有的,所以谷贱伤农,没有人愿意干,原因就是干一年,家庭养不起,还不如扫个大街环卫工人,我能怎么办!

苹果可以有什么用途(苹果作为一种农产品)(4)

所以说诚信品牌的经销商也是首选,因为一套优秀有品质的供应链和经销链是必不可或缺的,但是属于公共的供应链和经销链并不多,我认为是现在没有从零到1的这个突破,只要突破了,我相信农产品的质量会不断的提升,我们每个人身体的体质会变强,我不认为种点果树没有面子,反而我认为我们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只有大家都好,生活在一个这种社会,我想这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幸福其实挺简单,衣食住行,能吃饱,吃好;穿衣穿暖;住的舒服;出行方面,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

如果大家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种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