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在《妾薄命》中写到:"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陈阿娇的好命和受宠,让人艳羡。

而同为唐代诗人的胡曾却在《杂曲歌辞·妾薄命》里写到:"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熏",揭露陈阿娇真实的后宫生活。

等到了元代,杨维桢就更不客气,在《贫妇谣》中直接说:"君不见人间宠辱多反复,阿娇老贮黄金屋",对陈阿娇的不幸毫无掩饰。

世间最惋惜的英雄迟暮(最是无情帝王心)(1)

陈阿娇,作为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后妃,给人们留下了"金屋藏娇"这样美好的故事,也用她的一生向人们展现了后宫女性,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女性的不幸。她是封建时代初期社会的亲历者,也是尝遍后宫苦辛的先行者。

可以说,她是政治的牺牲品,是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的"倒霉蛋"。

陈阿娇,作为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出身高贵。她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之后、堂邑夷侯陈午。而她的母亲,是西汉文景至武帝时期权倾朝野的长公主刘嫖,即馆陶公主。陈阿娇能与汉武帝有牵扯,靠得正是自己的母亲、汉武帝的姑母刘嫖。

刘嫖是汉景帝的同胞姐姐。在汉景帝在位时,刘嫖就为了笼络自己的弟弟而向他进献了很多美女。这惹得栗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非常不满。因而当一开始刘嫖想把陈阿娇许配给刘荣的时候,栗姬拒绝了这门亲事。

随后,刘嫖将目光转到了刘彻身上。刘嫖和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合力,在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将刘荣拖下太子之位,推刘彻上位。因而在刘彻登基以后,他接受了与陈阿娇的联姻。刘嫖是刘彻亲姑母,掌握朝野巨大实权,又是刘彻夺位的大功臣,因而此时刘彻和陈阿娇无论乐意与否,他都不得不接受陈阿娇这个政治纽带和棋子。

世间最惋惜的英雄迟暮(最是无情帝王心)(2)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阿娇的评价有四个字——"陈后太骄",一语道出陈阿娇在成为皇后以后的作为。由于自己母亲位高权重,自己又是一朝皇后,与天子青梅竹马,因而陈阿娇在成为后宫之主后变得日益蛮横。她独得恩宠,却迟迟未为武帝诞下子嗣,引得武帝不满。

不仅如此,陈阿娇的母亲刘嫖,在武帝即位后也更加狂妄。她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功劳,结党营私,大肆向武帝索取财物。她还利用地位之便,发展家业,大肆敛财,一时间风头无两。

想要有一番大作为的汉武帝,越来越难以忍受这对母女,对陈阿娇越来越喜欢不起来。不过汉武帝之母王太后却劝说武帝,要他考虑政治前途,不要这么早和刘嫖母女撕破脸,因而汉武帝只能憋着一口气,继续隐忍。

建元二年(前139),卫子夫入宫,汉武帝对她十分宠爱。眼看着即将失宠,陈阿娇坐不住了。她数次对汉武帝以死相逼,想要借此夺回皇帝对自己的宠爱。可汉武帝又不是好拿捏的软柿子,陈阿娇的步步紧逼,只使得汉武帝对她越来越不满。

世间最惋惜的英雄迟暮(最是无情帝王心)(3)

元光五年(前130),无路可走的陈阿娇,为了重新获得汉武帝的宠爱,竟在后宫使用一种巫蛊之术——媚道。媚道主要是"蛊诅他人,求己亲媚",实属违禁之术。身为国母的陈阿娇,在后宫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自然不会再被汉武帝放过。这年七月,汉武帝终下诏书,废陈阿娇皇后之位。后来汉武帝又命其退居长门宫。

陈阿娇被废以后,刘嫖还向汉武帝求过情。但武帝以陈阿娇行为不符合大义为由,坚持废其皇后之位。不过,刘彻还是看在刘嫖的面子上,对陈阿娇以礼相待。陈阿娇虽没了黄金屋,但其生活还是按照极高的规格来安排。除了得不到汉武帝的宠爱,她的生活其实也还不错。

南朝梁萧统在其编纂的《文选》中有收录一篇《长门赋》。相传这正是陈阿娇为了挽回汉武帝,斥重金向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求取的一篇赋。司马相如比汉武帝早三十多年去世,但赋中又出现了汉武帝的谥号,因而这篇赋到底谁是作者,至今成谜。不过,"长门",却因为陈阿娇的不幸遭遇,成为了宫怨、士不遇和人生失意的代名词。

而"金屋藏娇"的故事虽美,但却不够真实。它出自《汉武故事》这本志怪小说,并不是由正史记载。但无论真实与否,它都将陈阿娇一生的不幸对比的更加突出,让后人更深刻的感受到这个深宫女子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依赖别人的悲哀。

世间最惋惜的英雄迟暮(最是无情帝王心)(4)

从幼年起,陈阿娇都是其母刘嫖的政治资本。她和汉武帝的婚姻是政治的延生。而面对这样一场感情基础不够牢靠的政治联姻,陈阿娇的蛮横和善妒更是加速将自己推向了深渊。她是无奈的,因为身处后宫的她只能为得宠而努力。她也是悲哀的,因为她没能自己选择自己的一生,而是作为棋子,在其母得势时登场,又在汉武帝掌权时谢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