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特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的前52周,基础洁面产品如洗面奶、洁面乳等品类的增长率从2015年的7%下降到2016年的3%,而卸妆产品保持着大于15%的高速增长。

近两年来,随着彩妆市场的不断成长,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摩拳擦掌,抢滩彩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卸妆产品上做起了文章。

为此,阿特(青眼)走访了武汉市的丝芙兰、屈臣氏、SaSa等化妆品店,梳理了当下卸妆市场的典型特征。

卸妆水一家独大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系统中,卸妆水类产品的备案信息共有1582条,其中2017年以来新增120条;卸妆油类产品的备案信息共1401条,其中2017年以来新增54项;卸妆液类产品共1551条备案信息,其中有122条是今年新增信息。

从备案数量来看,卸妆水、卸妆液和卸妆油类产品几乎平分秋色,但在走访市场时,阿特(青眼)发现,卸妆水在卸妆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屈臣氏和SaSa在店内中岛区均设有卸妆品专区。屈臣氏的卸妆专区占据了该区域5层货架,共计50余个SKU,其中陈列在最上面三层、处在最显眼位置的30余个SKU均为卸妆水,其他如卸妆巾、卸妆油、卸妆膏类产品均陈列在货架最底层。

非常真实的沉浸式卸妆(烧到了什么程度)(1)

而SaSa的卸妆产品陈列在彩妆区,有超过40个SKU,占据了整个彩妆区80%的陈列面积,主推产品也是卸妆水。

非常真实的沉浸式卸妆(烧到了什么程度)(2)

不仅线下如此,在天猫上搜索卸妆,按照销量排在前二十的产品中,有13款为卸妆水,占了75%的比重。

非常真实的沉浸式卸妆(烧到了什么程度)(3)

为何备案信息与市场状况有如此大的出入?

德之馨化妆品部高级技术专员姜义华表示,卸妆水相对来说比较清爽、温和,使用后不会有粘腻感,而且使用过程不用乳化,相对简洁方便。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妆容以淡妆为主,用卸妆水就可以满足基本的卸妆需求,因此对卸妆油此类产品的需求本身不是很大。

根据有礼派数据中心的品类趋势报告,卸妆油的卸妆能力虽强于卸妆水,但销售却一般,主要不是因为消费者不会用,而是觉得麻烦不想用。

而在品牌方看来,卸妆油、卸妆液等其他形态的卸妆产品,一方面可以丰富品牌在卸妆品类上的产品线,另一方面也可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卸妆品也宣扬“多效”

阿特(青眼)发现,在各种“一物多效”化妆品的耳濡目染下,卸妆类产品也不安分了,开始在“多效”上做文章。

比如,欧莱雅三合一卸妆洁颜水,宣称卸妆、洁面、舒润“三合一”,不仅可以卸掉妆容,更可以洁面护肤。

非常真实的沉浸式卸妆(烧到了什么程度)(4)

而来自西班牙的蓓昂斯BYPHASSE,更是推出四效合一护肤级卸妆水,宣称囊括了卸妆、清洁、爽肤、保湿四大功效。

姜义华认为,对于洗去型产品,尤其卸妆产品,最主要的功效还是卸妆、清洁,或许有些产品因为成分的不同,对皮肤更温和不刺激,但至于保养护肤、滋润等功效,更多的是吸引消费者的噱头。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卸妆产品,讲求卸妆的“速度”。比如,高丝的softmo Speedy系列瞬净卸妆水,在品名上突出卸妆快速的同时,也宣称“一用即净”;日本品牌曼丹的快速水润卸妆水,宣称省去卸完妆还要洗脸的步骤,一步清洁到位。

姜义华认为,主打一步清洁到位的卸妆产品,对淡妆或许是适用的,但对于浓妆,还是需要洁面,确保卸妆干净。

60元以下卸妆水最走俏

在前文天猫销量排名前二十的卸妆产品中,零售价在百元以下的有19款。相对这些月销量数万笔的产品来说,一些定价较高的卸妆产品,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比如,在天猫上,定价350元的雅诗兰黛净颜透彻卸妆油,月销量仅140笔,零售价格420元的兰蔻速洁眼部卸妆水,月销170笔。

非常真实的沉浸式卸妆(烧到了什么程度)(5)

这,或许与卸妆产品本身的属性有关。

走访过程中,阿特(青眼)在武汉某家屈臣氏门店遇到了一位正在购买花印卸妆水的大四学生,她接触彩妆产品有两年了,在彩妆上也舍得剁手,口红、眼影、腮红各种款式都会追潮流,平常注重选择比如雅诗兰黛、雪花秀此类高端美妆品牌。不过,对于卸妆类产品,她则抱着“能用就好”的态度。

这不是个例。

有礼派数据中心的品类趋势报告显示,关于卸妆类产品,消费者更偏好定价大众化的卸妆水,20元以内和40-60元卸妆水备受欢迎,其中60元以下卸妆水销量占到整个卸妆水产品市场的70%还多。

由此可以得出,虽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卸妆清洁的重要性,卸妆市场也逐渐扩大,但在价位上,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偏向百元以内相对“亲民”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