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0日 星期一 (腊月初八)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是腊月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1)

俗话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过年的前奏曲。所以过了腊月初八,街上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也开始忙碌起来,注重传统的中国人更是觉得只有在腊八节喝下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才是对上一年的完美收尾。那腊八粥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喝腊八粥?还有没有其他节日食物?腊八节有什么习俗?不要着急,下面就带你探秘腊八节的“前世”传说和“今生”习俗。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2)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由来一:驱逐恶鬼的传说,上古时代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3)

腊八节的由来二:腊八节也叫佛成道节,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就是在这一天成佛的。佛祖原先在深山修行,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正准备放弃,正巧碰到一个牧羊女,送了他食物,他吃完盘腿坐在菩提下,在十二月初八这天终于悟道成佛。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4)

腊八节的由来三: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之际,军队缺衣少食,百姓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人们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最终成为了民俗。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5)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6)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7)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8)

腊八节的习俗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9)

说完了腊八节的“前世”,咱们再来看看它的今生。如今的腊八节,依然是我国民间保存比较完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各地都还比较流行,也保留了不少传统的过节习俗,比较流行的有这么5个。

腊八节习俗一: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很多,除了白米,人们会将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桂圆、葡萄、红豆、花生等不下20中原料提前泡发,在第二条慢慢熬制成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古人由于生活条件所限,食物较为匮乏,能喝上腊八粥,在当时是一件很开心很期待的事情。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10)

腊八节习俗二: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大家在腊月初八这天泡制蒜,而腊八蒜的做法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同时,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古代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

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11)

腊八节习俗三:腊八面。陕西关中地区流行吃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种豆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备用,豆类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即制作完成腊八面。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12)

腊八节习俗四: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13)

腊八节习俗五: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14)

关于腊八节习俗的由来(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15)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腊八节的来源,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了。梳理各种传说,比较流行的大概有这么6个,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

1、

释迦牟尼

腊八也是佛教的盛大节日。相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六年毫无收获,静思太过,饿晕在菩提树下。一个牧羊女路过看到,便以杂粮和野果配以清泉煮一碗粥给他吃。释迦牟尼吃完粥后气力恢复,继续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后,终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表达像佛祖那样艰苦修行的决心,各地佛寺在腊月初八举行浴佛会诵经,并用谷物果实等熬粥供佛,赠予门徒和信众以纪念佛祖。

2、

赤豆打鬼

据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作祟,小孩子生病、人们品行不端等都是因为恶鬼的原因。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畏惧赤(红)豆,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熬粥,借粥里的红豆、赤小豆来打鬼,驱疫迎祥,这才有“赤豆打鬼”之说。

3、

纪念修长城劳工

当年秦始皇下令修长城,民工们日夜赶工不能回家,管饱全靠家人送粮,难免有很多人家里隔山隔水,路途遥远,不少人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这天,民工们把自己残存的杂粮放在一起煮了一锅粥,每人一碗来抵御寒冷。后来为了纪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年煮腊八粥喝。

4、

牢记祖先勤俭美德

西晋有个青年人,平日里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家里人几次相劝他都无动于衷,一直拖到了腊月初八那天,家里断炊了。小伙子搜刮完家里的米缸粮仓也就几捧杂粮而已,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这些杂在一起煮了一锅粥,从这之后他痛改前非,辛勤劳作。而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煮粥喝,既表示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5、

纪念岳飞

当年岳飞率将抗金于朱仙镇,正直严冬腊月,数九寒天,岳家军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当地百姓端粥相赠,岳家军饱餐百姓的“千家粥”之后浑身暖和,体力恢复,大胜而归。这天恰是农历腊月初八,人们后来为了纪念岳飞及岳家军的英勇,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煮粥,渐成习俗。

6、

朱元璋挖“老鼠洞”

没错,又是朱元璋,“流浪鸡”、“珍珠翡翠白玉汤”、“凤阳豆腐”、“御香水晶锅”,中国很多民间美食似乎都与这位帝王有关,“腊八粥”跟朱元璋之间当然也有一段佳话为人们津津乐道。

据说朱元璋当年落难在监狱受苦,那天正是腊月初八,饥寒交迫的朱元璋意外发现牢房墙角有个老鼠洞。饿的奄奄一息的朱元璋正准备捉老鼠充饥时,竟在老鼠洞挖出了一些大米、红豆等杂粮,于是把它们熬了一锅粥美美饱餐了一顿。

后来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吃惯了山珍海味竟无比怀念当年那碗粥的美味,同时也为了纪念坐牢的艰苦日子,朱元璋就下令把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