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15日,邓颖超秘密嘱托张树迎、罗青长、赵炜三人秘密将周总理的骨灰洒落在中华大地之上。

邓颖超随后的一句话,让本就沉默的气氛更加沉重起来。

“记住,把这个骨灰盒给我保存好,等到我用的那一天还用这个骨灰盒。”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

张树迎、邓颖超、高振普

自周总理去世之后,邓颖超便将这样的话语放在嘴边,这个一生不愿意麻烦党的伟人终是在1992年与世长辞。

那么,邓颖超在周总理逝世后的日子又是怎样度过的?更是扬其立下了两份遗嘱,这两份遗嘱又是怎样的?

将遗嘱挂在嘴边的邓颖超

自周总理逝世之后,邓颖超便时不时地对秘书赵炜透露遗嘱的事情,赵炜自是明白邓颖超的心思:她不想麻烦党。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

赵炜、邓颖超

在周总理逝世时,生前曾经提出过三个要求,但党只答应了一个,纵使明白党对周总理的看重,但邓颖超觉得自己还是不愿意麻烦党为自己的后事操劳

周总理生前曾告诉赵炜,自己的后事绝对不能搞遗体告别仪式;二不能开追悼会;三不保留骨灰。

对于这样的要求,李先念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表示即使党中央愿意这样做,人民也是不答应。

邓小平同志的想法亦是如此,作为一国的领袖之一,如何不能够搞告别仪式和追悼会呢?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3)

周总理

即使党中央决定如此,人民也是不愿意。

但邓颖超依旧表示不愿意麻烦党,想要按照周总理生前的愿望进行,中央经过深思熟虑,觉得还是不能“随意”,故只同意了最后一条不保留骨灰的决定。

见状如此的邓颖超也不再坚持,她明白中央领导的用意,也知道中央的好意,但对于节约一生的邓颖超与周总理来说,还是有些“麻烦”中央了。

因此,自周总理去世之后,邓颖超便告诉赵炜,自己的后事也要定下要求,且要求务必执行。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4)

邓颖超

1978年7月1日,在周总理逝世两年后的时间,邓颖超便开始准备立遗嘱。

秘书赵炜也是询问邓颖超:“写这么早是为何?”

听闻赵炜的话,邓颖超也只是笑笑:“哪里晚,现在刚刚好,等到我不能写了,才是晚了,到时候既传达了我的意思,也不麻烦组织,这不挺好的嘛。”

邓颖超讲得“随意”,赵炜却听得难过。

自己跟在周总理与邓颖超身边许久,虽是作为秘书陪伴在两人身边,但早已有了家人般的情感。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5)

周总理、邓颖超

对于邓颖超早早立下遗嘱,赵炜心里自是难过不已。

写完之后,邓颖超便继续做起了事情,在外人看来早早立下遗嘱的“奇异”,却在邓颖超看来很是平常。

1982年的6月17日,邓颖超再度更新自己的遗嘱,将条例也写得更加细化。

这封遗嘱的内容是在1978年7月1日写下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抄写以及补充。

一遗体解剖后火化;二骨灰不保留,也要撒掉;三不搞遗体告别;四不开追悼会;五公布以上要求,并作为其已逝世的消息;六上交所住的房屋,不搞故居和纪念;七不要因为其和周总理的夫妻关系,所以对他们的亲属给予照顾。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6)

邓颖超

邓颖超写得很是迅速,且时刻告诉赵炜,到时务必让中央按照自己的要求来。

而这其中七条,邓颖超最重视的便是“不要给予亲属照顾”这一条,邓颖超更是以自己的远房侄子为例,希望中央正确对待自己和周总理的后辈以及亲属、以端正党风,且表示这是周总理生前一贯执行的,也是自己坚决支持的

赵炜自是明白邓颖超的用意,也是连声附和着。

虽然周总理的逝世让邓颖超表示难过,但总理逝世后的几年,邓颖超从未停歇过为党作建设,为人民寻发展,她知道,这一直都是她与周总理最大的愿望,所以她很是认真。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7)

邓颖超

1978年2月,邓颖超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她致力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为早已完成祖国和和平统一大业,以及健全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并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邓颖超便开始重视和参与对台工作,自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也便对台工作更加上心。

一方面是国家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因为周总理生前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周总理甚至专门要求将自己的骨灰洒落至黄河水华中,希望自己的骨灰顺着黄河水流淌到台湾海峡,祈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8)

邓颖超、周总理

为此,邓颖超在对台湾工作当中表现得极为看重。

1979年12月,邓颖超担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于极“左”思想的长期困扰,每次运动给台胞和台属带来了很多伤害,影响了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开展。

而做好台胞和台属的思想工作,对于完成祖国统一的意义重大,邓颖超为此很是认真。

正如邓颖超所说:“落实一个,影响一家,落实一家,影响一片。

邓颖超非常关心台湾同胞,为了加强与台湾的交流,邓颖超等人合力在1981年建立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9)

邓颖超

这个组织的建立成为了我党对台统一战线工作的窗口,加强了对台同胞和台属的思想联系和感情联系,推动了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除此之外,邓颖超还尤其注意做好重点统战对象的工作

这个重点统战对象不是其他人,是蒋经国

1982年7月,她看到蒋经国在悼念其父蒋介石的文章中说,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以及“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与国家”的话。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0)

蒋介石、蒋经国

见到于此的邓颖超随即便采取措施,建议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信,以促进其行动。

也便是这封回信,引起了台湾一片哗然,不少台湾人民更是迫切表达了想要落叶归根的心。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引用的是鲁迅的一句诗句。

这般想法,台湾人民如何不明了,众人都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1)

邓颖超(中)

为了促进对台湾的了解,邓颖超先后出席了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十周年大会。

此外先后会见孙中山的孙女、蔡锷将军的亲属等,向他们传达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并通过他们向台湾当局和岛内人民施加影响。

在党的十二大前夕,邓颖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郑重要求退休,然而她的请求并没有得到批准,十二大仍旧选举邓颖超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且正式决定邓颖超出任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

随着身上的担子加重,邓颖超的身体自然也是亮起了红灯。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2)

邓颖超

然而,邓颖超坚持岗位,她觉得,既然是党将工作交给了自己,自己也一定不辜负党的认可。

主持政协工作后的邓颖超一直致力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她明确提出人民政协要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贯彻大团结、大统一的精神。

在邓颖超的主持下,祖国的各项工作在井井有条的规划当中。

到处的褒奖充斥在邓颖超周围,也是在这个工作时间里,邓颖超准备写下自己的第二个遗嘱。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3)

邓颖超、邓小平

安乐死挺好的

1982年11月5日,邓颖超委托身边工作人员组成一个小组,而这个小组专门负责处理邓颖超的遗物。

其中的内容将邓颖超对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自己未发完的工资,全部交给党作为党费;自己和周总理住的房子全部交公处理;书籍全部退还到原机关,其他图书类型交由共青团中央分发给青少年阅读单位;可交公的遗物交公或者交给有关单位进行使用。

而其个人的遗物、服装等交给身边的工作同志或者是亲属留念使用。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4)

邓颖超、周总理

可以说,邓颖超将自己的所有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唯有那件破旧的西装。

“赵炜,这件衣裳我最是喜欢,你定要给我保存好,待到我后事给我穿上。”

摸着那件掉皮,到处都是补丁的西装,赵炜阻挡着邓颖超:“我们换一件吧,这件太破了。”

“这有什么,新的旧的,终归是要烧掉的,又何必浪费钱去置办新衣裳。”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5)

邓颖超(右)

邓颖超并不觉得这件破旧的西装有何不妥,赵炜明了邓颖超的心思,也是不再说话,便按照邓颖超说的照做。

那件破旧的西装是邓颖超穿着去送周总理最后一面穿的,这其中的意义并非是多少新料子做的衣裳可以比拟的。

加上邓颖超与周总理两个人节约了一辈子,自是对这些新旧不在意。

并再次叮嘱赵炜将那个曾经装着周总理的骨灰盒好生保存:“不必要再买了,我和恩来用一个就挺好,既省钱又有意义。”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6)

邓颖超、周总理

听着邓颖超的一字一句,赵炜心里很是酸涩。

自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时常将遗嘱挂在嘴边,这些年来,邓颖超虽然一直在为党和人民辛勤的工作,但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身边人都是看在眼里,尤其是赵炜。

所以时刻督促邓颖超看病服药便成了赵炜每日做得最频繁的事情。

1988年邓颖超告诉赵炜的话也是让赵炜有些招架不住。

“安乐死也挺好的。”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7)

邓颖超(右)

1988年1月,邓颖超从广播中听到首都医院一位医生在讨论安乐死,听完后的邓颖超很是赞同。

当即便向中央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的同事们写了一封信。

“我很是赞同你们支持安乐死的想法,我曾经在多年以前的遗嘱当中也表示过,当我的生命要结束的时候,不要用人工和药物为我延长寿命,这是对党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医护人员的叨扰。作为一个听众,我很是支持你们的意见。”

自此,“安乐死”的概念便在邓颖超心里扎了根。

1989年10月16日,邓颖超再度向中央提出了自己“安乐死”的意愿。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8)

邓颖超(左)

“当我生命结束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任何药物对我进行救治,这不仅仅是浪费人力,也是浪费物力,请组织批准,给予安乐死。”

为了不给党添麻烦,邓颖超愿意做任何事。

1990年起,邓颖超的身体便再也抗不住了,开始频繁住院。

患的病症都是呼吸道感染或者肺炎,住院后的邓颖超高烧不退,饮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之药物也不能够及时服用。

医院的专家表示,必须要让邓颖超做手术,否则将很危险,经过邓颖超同意以及报告中央批准。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19)

邓颖超(左二)

1991年8月1日为邓颖超做了手术。

手术后的邓颖超急忙将赵炜叫在身边:“赵炜,我让你报告的事情你报告了吗?遗嘱送到中央了没有?”

“我早就送去了,一切都是按照你的要求,给中央送去了你的想法。”

听到赵炜的回话,邓颖超这才放下心来。

赵炜还专门调侃邓颖超:“大姐,你总提死呀死的,是不是怕死呀?”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0)

邓颖超、周总理

听到赵炜的调侃,邓颖超知道其是故意拿自己寻开心,邓颖超也不生气,只是语重心长道:“过去在敌人面前,在疾病面前,我从来没怕过死,我这个病啊,就是老了,没法治。”

还专门再次叮嘱赵炜:“如果到时候到了没有抢救成功可能的时候,千万不要抢救,就让我‘安乐死’。”

对于“安乐死”,邓颖超在赵炜身边提了好多遍,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谁不想拯救这位为党为人民奉献一辈子的领袖呢?

赵炜只是应下邓颖超的要求:“您和疾病斗争特别有经验,所以别说这些了,保存体力,养精蓄锐,您一定会好的,再说了,我只是您的秘书,只有反映权,没有决定权。”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1)

病床上的邓颖超

说完,赵炜还不忘再调侃一下自己的职位,惹得邓颖超也是直笑。

然而不过一年的时间,这位伟人便离开了。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逝世。

举国上下均对此表示哀悼。

而邓颖超当时向中央传达的遗嘱事项,也终是显露在大众面前,面对与周总理生前三个要求有着极大相似之处的遗嘱,中央沉默了。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2)

周总理、邓颖超

这些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辈子都将自己奉献给了党。

这般伟大的革命家中央又如何能“轻待”?

身为秘书的赵炜如何不知,中央定是不会完全按照邓颖超的要求为其置办后事。

经过中央决定,一西花厅要设立灵堂,让群众来吊唁;二在八宝山要搞遗体告别;三工作人员和周总理的亲属可以来守灵;

有了中央的审批,邓颖超的后事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邓颖超的遗体将在1992年7月17日在八宝山进行火化。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3)

周秉德一家来探望邓颖超

17日上午6点多,从北京医院到八宝山长达18公里的大街两旁,到处站着数不清的百姓,到处都是呜咽声,他们都在静待一个伟人的到来,壮观的场面犹如当年人们悼念周总理那般动人。

上午8点,邓颖超的追悼会正式开始。

据当时的亲历者秦九凤表示:“她老人家正安详的卧在鲜花和长青盆景簇拥着的水晶棺中,平静,安详。

遗体上覆盖着那抹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身下便是那件破旧的黑色西装。

众人落泪了。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4)

纪念馆中的装载两个伟人的骨灰盒

那件破旧的西装上三块补丁,纽扣线处也全脱线,裤子的补丁更多,裤腰也散了。

一生将自己为民服务的伟人,一辈子节约只为人民,这般场景在场的人均是潸然泪下。

赵炜强忍着泪水叫来工作人员对邓颖超的衣裳作最后的缝补,这才看的过去。

下午五点多,准备对邓颖超的遗体进行火化。

又是那件骨灰盒。

仍旧是高振普、赵炜等人进行护送。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5)

邓颖超撒骨灰仪式

十六年前送周总理,十六年后送邓颖超。

高振普捧着骨灰盒,赵炜捧着邓颖超的遗像,从西花厅的前客厅到中南海西北门200多米长的路,送灵队伍整整走了十八分钟。

1992年7月18日,按照邓颖超生前的遗愿,不保留骨灰,便将其洒落进了天津海河。

这是周总理与邓颖超两人相识相恋的城市,也如周总理一般,将自己的骨灰洒落在中华大地上,寓意着仍旧要守护着世代的中华儿女

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穿给周恩来送行时穿的旧衣服)(26)

邓颖超骨灰洒落海河

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为党的发展作谋划,她与周总理一般,逝世后并未留下任何私人财产,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作为党费交给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向伟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