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韩信、英布、彭越会合刘邦后合计六十万人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后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大败楚军于垓下。于是,项羽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

垓下之战之前项羽兵力(垓下之战项羽还有十万人马)(1)

虽然当时对楚军而言,汉军占据很大优势,不过凭借霸王的勇猛楚军的强悍,十万人拼死一战,后果也犹未可知。但奇怪的是项羽抛下十万楚军,乘夜率800心腹突围南逃。

其实项羽就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韩信的一个骗局,也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典故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公元前202年,韩信亲率三十万人围困项羽与垓下,到了晚上项羽巡营,听到围困自己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民谣,项羽一听顿时心凉了一半,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地了。斗志也凉了一半。那么为什么韩信会让围困项羽军队唱楚歌呢。

垓下之战之前项羽兵力(垓下之战项羽还有十万人马)(2)

这个主要是项羽是楚国情节非常重的人。项羽定都彭城不去关中、锦衣夜行、称呼也是西楚。这个跟项羽家庭有关,因为之前项羽一直是楚歌贵族,从小灌输思想也是家就是国,国就是家的想法,一生就是为了光复楚国。所以当项羽听到围困自己军队唱的是楚国民谣,斗志才会凉掉。

当项羽听到四面楚歌后,认为在垓下已经没有意义了,想借着刘邦占领楚国立足不稳,将刘邦赶出楚地,重新再来。当时在项羽身边有十万军队,不过经历了四面楚歌,军队人心不稳,人多突围已经成累赘。所以项羽决定带这自己最精锐的心腹亲兵突围。

垓下之战之前项羽兵力(垓下之战项羽还有十万人马)(3)

事实证明项羽是对的,项羽突围之乌江,身边人已归零。可惜项羽到达乌江后,听到乌江亭长告知楚地还在,没有被占领,导致霸王觉得抛弃了十万江东子弟兵。心中羞愧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才决定不渡乌江。最后自刎乌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