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与大家交流的三个成语都是来自刘备这边的,下面我们讲一个出自曹操的成语典故: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说的是刘备被吕布端了老窝(徐州),无处安身,只好投奔曹操,但他知道曹操疑心很重,为打消曹操的猜忌,刘备终日以种菜浇圃为消遣。曹操为了试探刘备,便将他请到自己府上,设酒宴招待刘备,席上对刘备各种套路,刘备却只是一味装傻充愣,还巧妙地用打雷来掩饰自己的惊慌,这就是“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都是哪些(三国演义中的成语)(1)

另外在这一章节中还产生了另外一个成语典故,那就是:望梅止渴。其实这个成语的语义与成语“画饼充饥”差不多,但是这个成语,现在的科学家们却给予了科学认证,认为非常具有科学道理,因为曹操通过给处于极度口渴的士兵们一个虚假的预期(前面就有一片梅林),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使其口中分泌唾液,从而缓解了口渴的症状。看来曹操早在巴甫洛夫之前的一千多年前就懂得了条件反射的原理了,真是厉害!《三国演义》中曹操除了“望梅止渴外”还贡献了另一个成语:“得陇望蜀”。出自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带三路大军西征汉中张鲁,张鲁兵败投降,司马懿等建议曹操乘刘备新得益州,人心未稳,从汉中出兵入川伐刘,但曹操长叹一声说:“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这就是成语“得陇望蜀”的来历。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作者对他不惜笔墨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妙计层出、忠心事主的集智慧与人品于一身的文人典范形象。因而书中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典故也非常多,除了前面所说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外,还有表现他雄辩之才的“舌战群儒”,表现他耽精竭虑、尽忠为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一个成语来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司马昭问已归降的后主刘禅:““颇思蜀否?”,刘禅一边看着歌舞表演,一边笑着说:“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