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牛弹琴故事(对牛弹琴与十字架的故事)(1)

故事一、对牛弹琴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琴艺甚好的人,叫公明仪。有一次他带着琴去访友,路过旷野,看见山高水长,丽日朗朗,一头老牛在草地上懒洋洋地吃草。公明仪很是欢欣,心想,如此美妙的景致,对谁弹琴都是抒发心志,为什么不能给牛弹弹琴呢?

于是,他就坐下来,对着牛弹了一首琴曲中动人心弦的《清角》。他弹得如此专注、用情,弹得自己心意彷徨、感动不已。弹完抬头一看,牛却无动于衷,甚至都不看他一眼。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对牛弹琴的故事。但是,故事并没有完结。

公明仪又想,对牛弹琴,牛无动于衷,究竟是牛的错还是人的错?我能不能换一曲弹给它听呢?

于是他试着用古琴模仿蚊虻之声,嗡嗡嗡,嗡嗡嗡,蚊子牛虻之声围着牛缭绕回旋,牛开始有所觉知,竖起了耳朵。

他又弹了一种“孤犊之鸣”的曲调,模仿失群的小牛犊寻找妈妈的叫声。声音一出,就发现牛“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如此看来,牛听琴声也会动心动容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弹了它能听懂的曲调。

儿童对牛弹琴故事(对牛弹琴与十字架的故事)(2)

故事二、十字架的故事

住在维琴尼亚州的美国朋友,是一位电力工程师,有一天他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被通知到维琴尼亚山上的电塔修理电力障碍,于是清晨就出发了。电塔在很远的山上,开车八小时才抵达那座山,在山里绕来绕去,就是找不到那座电塔,天色逐渐暗下来,终至完全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山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灯火,他心里愈来愈着急,心里想着:不要急着找电塔,应该先找到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一切等天亮再说。

正这样想的时候,趁着月光,竟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有一个高的十字架,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他欣喜若狂,立刻驱车往十字架的方向开去,靠近了,才发现是一座在荒山的教堂,里面并无灯光,门也是锁着的,无法进入教堂借宿,朋友把车停在教堂旁边,安心地睡着了。“因为心里觉得上帝就在身边,那一夜睡得好极了”。

在鸟声中醒来的朋友,探头一看,才发现不得了,原来他的车子停在一片公墓的中间,四周全是坟墓,坟墓上都是十字架。

朋友说:“还好当时只看到教堂,如果看到一片坟墓,可能就不能安心睡眠了。”接着,朋友感慨地说:“所以,一个人如果要心安,一定要常常往高的地方、光明的所在看;假如一直看着黑暗或低下的地方,心就不能安了。”

教堂与坟墓都有十字架,照耀着教堂的月光,也同样照在坟墓上。一个想要安心生活的人,要有一些光明的希望,只要保持拥有这种态度,即使处在障碍中也能坦然无惧,就好像站在坟墓里,也能看见教堂一样。

▼点开【了解更多】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