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鉴—不断学习—破旧立新—不断印证—不断探索—突破自己—化茧成蝶—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破不立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语录(不破不立不塞不流)(1)

以古为镜

时代在快速变化,以古为鉴,可以知道昨日的兴替,明日的兴替还有待印证。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需要不断学习,我们也知道知识永远学不完,何况人一生要处理那么多琐事,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总有规律可寻,依照规律办事事半功倍。

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原道》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不断学习,发散思维

3、破旧立新,不断印证:事情虽有规律性,但没有什么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无论是对前人的经验还是对自己的经验都要有怀疑精神,不断通过新环境印证,才会有新收获。

鲧治水:采用“封堵”的办法治水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以失败告终。

大禹治水: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最终成功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一疏一堵,一字之差,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不破如何立,不探索何以找到破的方法?

4、不断探索:适应环境是件不容易的事,一旦适应了新环境,熟悉环境以后,就会走上相同的道路,就像在学校,每天从宿舍到饭堂,再到教室,其实最有意义的还是我们每天学到的知识不一样,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勇于探索外面的世界,扩展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思维去不断适应环境,随机应变。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语录(不破不立不塞不流)(2)

探索未知世界

5、突破自己,化茧成蝶:蛹破茧成蝶,虽然有机会成蝶,但破的是自己的茧,破之亦有风险,时机难以拿捏。人也有自己的茧,很多人的茧很厚,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这个茧不是别的,正是我们以古为鉴学来的知识,规律,然而当我们利用它时,未必都能奏效。

熟悉一种环境或者是学习一种技能后,我们要继续探索下去,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寻找另一种可能,千万不能一直呆在舒适的“茧”里面,错过了破茧的时机就难以化成蝶了。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语录(不破不立不塞不流)(3)

不塞不流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湖泊在江水的旺季蓄积江水,是“塞”,能够减缓江水的汹涌之势,但是在江水的淡季,湖泊补充江水,是“流”,这样江水就不会枯竭断流,能够更长远的流动,这是不塞不流。

一个人登高山,走一段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这是"止",休息够了再继续登山,这是“行”,如果他一直走却不休息就会像“夸父”一样累死,最终不会登上山顶,所以是不止不行。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语录(不破不立不塞不流)(4)

不止不行

7、不破不立: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目的,无论是破还是立都是建立在发现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所以要理清思路,准备妥当,一旦确定就要立说立行,立行立改,才能破得彻底、立得坚定,这叫不兴无名之师。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时代在变化,一些做事方法,规律也在慢慢改变,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看不到变化,得不到新的信息,必将有所损失,成功在于把握先机!

不困于心不乱于情语录(不破不立不塞不流)(5)

把握先机

凡观点在于抒发己见,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欢迎评论,在此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