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郑松波

八朝古都,千年汴梁。论国宝之多,开封城不容遑论。开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的就有70多件。随便拿出一件,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历史。

4月1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开博,透过悠然敞开的展馆大门,记者得以再次领略镇馆之宝的无穷魅力……

183人次的市长名单上为啥没有包青天?

这是一份用石碑形式记录的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二月,到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闰二月八日,共计146年间历任的开封“市长”名单(录),碑文共有183人次。你可以在这方石碑上找到寇准、欧阳修、蔡京、范仲淹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唯独找不到堪称开封府文化符号——包拯的名字。为何?

你能在开封市博物馆中看到的《开封府题名记》碑属于一比一的复制品,真品藏于开封市的文物库内。此碑高214厘米,宽96厘米,厚24厘米,原立于宋开封府衙署之中。1971年,开封市博物馆将其运回立于碑林之中,1990年6月,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耿宝昌、孙会元等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新馆投入使用后,《开封府题名记》碑被藏于库内用于历史研究,其碑文被拓下,并制成仿品用于展出。

开封市博物馆副馆长葛奇峰介绍说: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活跃、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一个时期。士大夫群体集体自觉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仰。为了树立官员们“政过留声”的理念,为了坚定执政者任由后人点评“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回”的胸怀,各式各样的题名记碑便日趋推广开来。《开封府题名记》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刻录并流传至今。

《开封府题名记》碑属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府衙长官题名记碑,是北宋政府引导官员群体为官清廉、规格最高的一通官箴碑,历史信息丰富,史料价值巨大,是研究北宋政治史和北宋东京城治理体系不可多得的一件文物。

那碑上为何找不到包青天的大名呢?原来,包拯最为清官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人民群众中广受爱戴,看到他的名字,大家都忍不住抚摸一下,久而久之包拯的名讳被抹成一道深深的指痕。南宋有人记述:“开封府尹题名,独包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碑文中,指痕下的“龙图阁直学士”字样,可以清楚地推断出,指痕处就是包拯的大名。

很多人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镇馆之宝开封)(1)

《开封府题名记碑》

很多人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镇馆之宝开封)(2)

包拯的名讳被抹成指痕

与北宋国运休戚相关的大晟编钟为啥有俩版本?

昂头冠三山,俯瞰旭日晟。

晟者,光明,旺盛,兴盛。汉语真是奇妙,大晟,仅凭这两个字,磅礴恢宏的气势已经跃然于面前了。

可是,开博的镇馆之宝大晟编钟,只有一枚,虽然精美,但满身铜锈,个头也不雄壮。就像士兵之于千军万马,离开了大部队,气势输了不少。尽管如此,它依然是镇馆之宝,甚至堪称国宝。

大晟编钟高27.5厘米,最大口径18厘米,重约6千克,甬部为双夔形,钲部有36枚,舞和篆部饰蟠虺纹,正面中部阴刻篆书“大晟”二字,背面刻“夷则”,器形古朴典雅,纹饰优美,篆刻工整。

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崇福院出土了一套编钟,为春秋时宋国所铸,名为宋公戌钟。宋人是商人后代,而商人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颛顼所用古乐号“六茎”,古钟恰好有六枚,时人便以为是六茎所用。应天府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龙潜”之地——黄袍加身之前,赵匡胤担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管理宋州,故取国号为“宋”,宋州改名为“应天”,以示他当皇帝是“应天之名”。在应天之地挖出了带有皇朝国号的古器,满朝上下皆以为是祥瑞。徽宗便下旨命令铸造乐器的机构“铸泻务”按照宋公戌钟的样子仿制一套编钟,意图再现上古雅乐。

大约一年过后,共有十二编,每编二十八枚,共计336枚的大晟编钟铸造成功,宋徽宗与百官共贺“鼎乐”落成。据记载,在使用新筑编钟演奏时,有白鹤数只,从东北方飞来,似有庆贺之意。徽宗龙颜大悦,便烧包地赐新乐名为“大晟”(尧乐称“大章”,舜乐称“大韶”,徽宗认为自己创制的新乐直追上古)。这套仿制的编钟便被命名为“大晟钟”。

徽宗玩儿艺术行,当皇帝不太行。大晟钟铸成之后的二十二年,即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汴梁城北金人攻破,徽钦二帝被俘虏,336枚大晟钟或被宋人买入地下,或被金人掳走赏赐臣下,或被解往金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为了避金太宗完颜晟的名讳,金人将钟上大晟二字抹去,刻上大和。从此大晟钟就出现了两个版本。如今大晟钟仅存30余枚,散于世界各地。

开博馆藏的大晟编钟不仅是原版,而且是河南省唯一一件完整的编钟,其上所铸“夷则”两字,标志着它奏响的声音,是古乐中夷则音的标准。

大晟钟命与北宋国运同,从辉煌极点跌落到屈辱极点。徽宗在金国大地上受尽屈辱,在写下“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的哀怨诗句时,不知是否还能想起大晟钟奏响时,从振翅飞来的那几只仙鹤……

很多人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镇馆之宝开封)(3)

编钟结构图

很多人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镇馆之宝开封)(4)

大晟·夷则编钟

一只宋瓷碗汇聚两种绝世“好色”

宋徽宗是个好色之徒。做了一个梦,便发明了一种颜色——天青色。

在一个适合午睡的下午,宋徽宗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里雨过天晴,天空飘满了朵朵云彩,忽然一阵清风吹过,他在云隙之间看到一抹神秘的颜色。醒来之后,宋徽宗对那抹颜色念念不忘,便写诗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随后下旨令烧瓷工匠烧制出这种颜色,并命名为天青色。你看,这家伙皇帝当的不怎么样,玩儿起审美来,无人能出其右。

周杰伦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引来少男少女的狂热追捧,难以名状的天青色不是他们追捧的理由,其中隐含的玫瑰色的爱情才是。如果他们真的喜欢周董的这首歌,那他们都应该到开博瞻仰一下又一件镇馆之宝——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

这只碗出土于禹州扒村均瑶遗址,胎质淳厚紧密,外壁为玫瑰紫色,碗口处有一大片玫瑰紫斑,玫瑰紫与天青色错综掩映,相融相渗,互相衬托,真的是“一般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如爱情般,即炽热,又柔情似水。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中国传统陶瓷烧制工艺的稀世珍品,为中国著名的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莫道世间黄金贵,不如钧瓷一把泥”、“雅堂无钧,不可自夸富”等等盛誉。“钧瓷挂红,价值连城”,宋代钧瓷窑变紫色、红色最为难得,这只出自民窑工匠之手的碗之所以成为镇馆之宝,更在于其艳丽炽热的玫瑰紫。

近年来,宋瓷拍卖,动辄千万、数亿,那这只器形完整,色彩绚丽的宋钧窑玫瑰紫窑变瓷碗该价值几何呢?

很多人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镇馆之宝开封)(5)

天青色、玫瑰紫交相辉映的玫瑰紫窑变钧瓷碗

很多人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镇馆之宝开封)(6)

玫瑰紫窑变钧瓷碗的碗身和足底

(开封市博物馆供图)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