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吟诗(1)朱元璋本出身贫苦人家,讨过饭,放过牛,当过和尚,后参加起义军,当上了红巾军领袖继而扫清了各路义军,统一祖国,建立大明王朝登基那天,举行开国大典后,又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上,朱神采飞扬,高兴地说:“兄弟们,乘着酒兴,大家吟一吟诗句”大臣们都说:“请主上先吟”于是,朱元璋就吟起诗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朱元璋最霸气的诗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朱元璋最霸气的诗联(朱元璋诗联轶事)

朱元璋最霸气的诗联

登基吟诗(1)

朱元璋本出身贫苦人家,讨过饭,放过牛,当过和尚,后参加起义军,当上了红巾军领袖。继而扫清了各路义军,统一祖国,建立大明王朝。登基那天,举行开国大典后,又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上,朱神采飞扬,高兴地说:“兄弟们,乘着酒兴,大家吟一吟诗句。”大臣们都说:“请主上先吟。”于是,朱元璋就吟起诗来:

雄鸡一唱蹶一蹶,

徐达、刘基听着,不置可否,朱继续吟道:

雄鸡二唱蹶两蹶,

徐达等笑着说:“主上,这样的话,也是诗啊?”“莫性急,好诗在后头。”朱继续吟曰:

雄鸡三唱扶苏起,

扫尽残星和晓月。

满朝文武无不惊叹。后两句出语不凡,以诗言志,比喻自己像旭日东升扫尽残星晓月一样,征服各割据势力,统一天下,使诗的意境达到顶峰。

与穷书生对句(2)

某年除夕,朱元璋化装成平民,悄悄出宫,一边走一边欣赏街巷的春联。见一家饭店的春联是:

虽无易牙烹调技;却有孟尝饱客心。

朱点头称许,步入店内,随便说道:

区区小店,酒薄菜少无佳味;

话音刚落,另侧有人道:

赫赫大明,国泰民安有闲人。

朱循声一看,见临窗一书生正在自酌自饮,便相邀对饮闲谈。当书生谈到他是重庆府人氏,入京赴试,不幸落第,滞留未归。朱来了“对联瘾”,脱口道: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书生一听,来者竟是文人,对曰:

一人乃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这一对,把个朱皇帝对得心舒意畅。他看窗外大雪纷扬,院内一口大水缸,缸沿一周落了一层厚雪,宛如围着一条玉带,禁不住道:

雪落缸沿,恰似朝官围玉带;

书生听此句倒也形象,也有气魄。看看大门檐下挂着一串红字油纸灯笼,随风摇曳,状如游龙,随即对道:

灯悬檐下,宛如沧海跃金龙。

朱十分赞赏,又吟一联:

秦始皇,史读《春秋》只半部;

此乃拆字联,拆“秦”字为“春秋”各半部。书生称妙,略一沉思,对曰:

明天子,德昭日月耀万方。

颂扬大明皇帝德行与日月同辉,泽披万方,也是用拆字的方法,拆“明”字为“日月”二字。朱想,如此高才竟未录取,实堪惋惜,叹道:

八斗高才,怎未龙门饰紫;

书生也轻轻叹口气,对曰:

十分贫困,何来翰苑垂青。

朱听出话有蹊跷,说:“国家惜才纳贤,考试取仕,与贫富何干?”书生倾诉正副主考贪财舞弊,自己家贫无法行贿。朱听着,忽然拍案而起,脸色铁青,吓得书生和店家都愣住了。稍顷,朱自知失态,平平气息说:“刚才我为先生抱不平,不觉动怒,甚愧!先生既有七步之才,何不吟诗一首,以抒胸臆。”恰巧,朱拍桌子时,因地面不平,桌脚晃动,店家找来一个木块垫住一个桌脚,书生触景生情,以小木块为题,诗云:

寸木原为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

他时若得台端用,定向人间治不平。

朱鼓掌称赞,随口问曰:“敢问先生尊姓大名?”书生说姓黄名天佑。二人分别时,朱又说一句:

无意相逢,今日喜识千里马;

书生立即答曰:

有缘邂逅,此番胜读十年书。

后来,朱元璋严厉惩处贪财舞弊的主考官。召黄天佑进宫,委以河南按察使,从此平步青云,直至官拜礼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