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程兆强(又到纸鸢飞满天)(1)

过了二月是三月。在农历的十二个月份里,我最喜欢的是三月。三月里,草长莺飞,柳绿花红,风光尤为好。再就是,三月里,春光和煦,惠风和畅,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说到风筝,总想起一些放风筝的旧事。风筝源于春秋时代,初为木制,汉代发明造纸术后,开始用纸张裱糊风筝,自此有了纸鸢、纸花的名字。风筝盛行唐宋,明清达到鼎盛,而在我的年少时代,仍是风行于乡村的民间习俗。

我喜欢风筝。记得那时,街上没有卖风筝的,风筝都是自己扎制。扎风筝是技术活。先备好材料,竹条、纸张、糨糊、麻线、线轮,一样不能少。那时人家穷,风筝材料虽不贵重,却不易寻到,尤其是做风筝骨架的竹板竹条。我家住北方,竹子极为稀罕,家里除了竹帘子、蚊帐杆、竹筷子,少见有多余的竹制品。为了扎风筝,谁也不愿意偷拿家里的“竹器”,招致家长的一顿暴打。还好,我家没有你家有,总有同伴能找到废弃的竹帘子等物,大家可分着用。扎好了骨架,下一步是裱糊风筝。糊风筝的纸张多是粉连纸,“五角星”“八角星”用红色粉连纸,“小燕子”“小蝴蝶”“鲶鱼”用白色粉连纸,实在找不到粉连纸,报纸书本都能用。风筝线是找人淘换来的尼龙线,这种线结实耐用,不担心断线,让精心扎的风筝飞没了。风筝线轮不好做,大家找到了替代方法,把风筝线缠在一段木棍上。扎一个好风筝,除了这些必备的材料,还需要你心灵手巧。没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没有一双灵巧的手,扎的风筝不会得到大家夸奖。比如像我,脑筋不灵敏,手指不巧妙,扎的风筝样式简单不说,还飞得不高。我的风筝通常是最简单的,“红五星”“小燕子”“鲶鱼头”,没有技术含量,无论近处看,还是飞到天上,除了自己觉得好,没有人拍手叫好,只能算自娱自乐。

早春二月程兆强(又到纸鸢飞满天)(2)

一位邻居扎的风筝好,虽说样式也简单,可飞得高,看他放风筝,总担心那风筝会像天上的小鸟,飞着飞着飞没了。可是,他的风筝都能凯旋。他喜欢扎“八角星”“大水梢”,个个是大块头,全是用红色粉连纸裱糊,并且,那风筝都带着风笛,是真正的风筝,不像我们扎的风筝,不出声、像哑巴。只要他放风筝,别风筝都黯然失色。这位邻居手巧,还有烧菜的手艺,是我们这里的“乡宴厨师”,他做的“糖醋鲤鱼”,和济南老饭庄汇泉楼的“糖醋鲤鱼”,有得一比。令人唏嘘的是,这位邻居在前年的一个夏日,突发心梗疾病,离开了人世,都没来得及和家人说上一句话。

年少时放的风筝,极为简易,多是“红五星”“八角星”“红鲤鱼”“鲶鱼头”“小燕子”“小飞机”之类,不能和现在的风筝比,可每每看到亲手扎的风筝飞上了天,总有一份喜悦在心头。放风筝的经历,让我的少年岁月,充满了温馨和乐趣。又到了三月。这个月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放风筝、荡秋千的好时节。清代诗人郭麟写过一首竹枝词:“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诗中“纸鸢儿子秋千女”之句,说的是男孩子喜欢放风筝,女孩子喜欢荡秋千。而今,放风筝的人少了,纸鸢飞满天的景象已不再。即使看到有人放风筝,也多是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而那放的风筝,无一例外是售卖品,样子虽然精美华丽,却少了浓郁的传统特色和乡土风味。失去了亲手扎纸风筝的乐趣。

早春二月程兆强(又到纸鸢飞满天)(3)

年少时,我总是担心风筝断线,怕它飞得杳无踪迹。后来,读了金圣叹“见人风筝断,一乐也”后,我这才知道,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故去的亲人,把对故人的思念寄托在风筝上,由它传送给故人,送去对他们的深深怀念。

壹点号 花开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