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1)

1022年,花样年华的赵祯即位,当上了皇帝,当时的赵祯只有13岁。

13岁意味着什么,让我来告诉你,如果是现在,这是上初中的年龄;即使是放在北宋的皇家,也意味着没有成年,需要由母后垂帘听政。

历来背后坐着母后听政的小皇帝都没有好结果,这些皇帝里最有名的是光绪,据说是被慈禧太后毒死,另外还有汉惠帝刘盈和清朝同治皇帝,被他们的亲生母亲精神折磨而死。

所以,初中生年纪的赵祯一即位,就面临着要被母后虐待的可能,况且,这个母后刘娥还不是什么亲妈,赵祯的生母是一个位置不怎么突出的李辰妃。

而且,新当上太后的刘娥确实不想把权力还给小屁孩儿赵祯,到死也没有。

还是在赵祯的父亲宋真宗当皇帝的时候,宫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后宫李辰妃生下了一个怪胎,一个妖怪。于是怪胎被处理掉,李辰妃也被打入冷宫。

不过,这桩怪事背后的真相是一则宫斗故事:

刘妃和李辰妃同时有孕,谁生儿子就谁可能当上皇后,刘妃心地歹毒,在李辰妃分娩的时候,指使同伙用剥皮的狸猫把李辰妃的儿子掉了包,导致李辰妃被“冷处理”。

刘妃自己则顺利地生了儿子,当上了皇后。

不过坏人总不可能一直得逞,6年之后,刘后的儿子夭折,皇帝从此没了儿子,整日长吁短叹。

后来大清官包拯明察秋毫,搞清了此案的前前后后,还李辰妃以清白,又把被刘后掉包的真皇子找了回来(当年被刘后掉包后,辗转到了八贤王府),立为太子,母子从此团聚,恶人李后也得到了就有的惩罚,于是皆大欢喜。

宋真宗死后,太子即位,这就是宋仁宗赵祯。

这事儿一听就是假的,太假了,确实,这就是一则故事,出自元朝人写的杂剧。假虽然假,但人物关系是真的:赵祯生母是李辰妃,后来赵祯当了皇帝之后,由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个皇太后,就是故事里的刘后,现实中的刘娥。

那时候李辰妃还活着。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2)

如果想了解赵祯的一生,可以去看清平乐,不是历史正剧,但值得一看。

我们还是把赵祯叫宋仁宗吧,这样好记一些。

宋仁宗其实从小并不是跟着生母李辰妃长大的,带他的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刘娥还有一个助手兼闺蜜,就是杨淑妃,两人一起带宋仁宗长大。

这个事情宋仁宗一直不知道,直至李辰妃去世的时候才得知真相。

现在,老皇帝死了之后,朝政总算稳定了,母后垂帘,小皇帝开始有模有样地学着当皇帝了。那么,这个太后刘娥,是不是跟吕后或慈禧差不多的人呢?并不是。

不过也差不多。

刘娥绝不是个普通女子。

她在和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结婚之前,已经嫁过人了,但宋真宗不在乎这个(这种事情似乎在汉朝比较多,没想到到了宋朝还有),因为他喜欢四川女孩,而这个刘娥就是他喜欢的那种人,又是四川人。

更绝的是,刘娥和宋真宗结婚的时候,把她前夫也带到了宫里,当成哥哥,于是这铿锵三人行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宋真宗即位的时候,册封刘娥为皇后(看来是真爱呀),当年刘娥42岁。

老皇帝宋真宗一死,刘娥的魄力就显示出来了。先帝一死,大家都哭,刘娥厉声说:“有日哭在,且听处分。”

有你们哭的时候,先办大事!

关于太后刘娥垂帘听政这事儿,该怎么写,大臣们犯了难,本来应该是写上“军国事权兼取皇太后处分”,也就是说军国大事暂且由太后掌管,“权”就是暂时的意思。

但刘娥不同意,要把这个“权”字去掉,“权”一去掉,她就获得了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就是皇帝长大了也有权不还政于他。

后来因为大臣的坚持,这个“权”字最终还是加上了——宋朝的大臣一个一个都是倔驴,连皇帝都拿他们没办法,一个女流之辈,更是说甩脸色就甩脸色。

刘娥争权失败,恨得牙痒痒,掌权的欲望更强了。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3)

刘娥垂帘听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扳倒宰相曹利用。

曹利用是个宋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最露脸的一次是在澶渊之盟。

当时辽兵进犯,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宋真宗在名相寇准的坚持之下才来到前线鼓舞士气,辽兵一见宋朝没有退缩的意思,就要求讲和结盟。

宋真宗让曹利用去和辽兵谈判,说可以给对方一些岁币。曹“利用出发的时候,寇准趁着没人注意拉着曹利用的袖子,厉声说:“如果多于30万,我就杀了你。”

曹利用去和辽兵谈判,岁币就谈到了30万。回来向皇帝汇报时,宋真宗正在吃饭,就让太监来先问下消息,曹利用不肯说,太监就让他比个数,曹利用伸了三根指头。

宋真宗以为是一年300万,吓了一跳,转念一想,每年给辽国300万,能了却如此一桩大事,也还可以接受,于是释然。

等最后听到曹利用说是30万,高兴得手舞足蹈,真夸曹会办事。

这事儿固然和寇准的“压迫”有关系,但曹利用外交之功确实不能抹煞。

不过曹利用当了宰相之后,因为嚣张跋扈,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得罪了不少人,新任皇太后刘娥顺势把他拿下,并没有费太多力气。

关于对待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是打是和一事,历来都很多争议,主流的看法是征服,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从汉武帝到唐太宗再到明太祖,都是采取千里进军,直到打服。

很多名将也因此青史留名,包括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班超、李靖,甚至还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种现代人在网上特爱引用的话。

但也有一派史家认为,到了宋朝之后,中国进入“财政国家”,一般对待外族入侵不单纯以武力征服,而是用“钱”来解决问题。算算账,似乎花钱解决问题比武力征服更省钱,对社会发展更有利……

美国立国400年,最早只有东部沿海13个州,现在领土从大西洋扩展到太平洋,又延伸到北冰洋,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是买回来的多,还是打回来的多?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4)

太后刘娥权力欲望膨胀,大臣们担心她依恋听政之权,不肯罢手,于是开始劝谏。

宋朝的大臣一个比一个轴,倔驴属性和明朝文官差不多。

宋朝的缔造者赵匡胤是军阀出身,但重文轻武,文官待遇特别高(估计算是史上第一了),皇帝又尊重他们,哪怕是说了过头的话,也不会被处罚。

据说在太庙里有一个密室,里面有一块高8尺、宽4尺的石碑,上面刻有秘密碑文,凡是新皇登基,都必须到密室里读诵此碑,而且执政时必须按碑文要求做,不得违背。

因为跟着新皇进入密室的都是不识字的小太监,所以碑文内容到底如何不得而知。

一直到金兵攻破汴梁之后进入太庙,才揭开了这块神秘的面纱。碑文一共廖廖数十字,共分三行:

保全柴氏子孙(赵宋的江山就是从柴氏孤儿寡母手里夺来的,因此赵匡胤决定世世代代善待柴家后人,也算求得个心理安慰——后来北宋乱世这一条就没人遵守了,柴氏后人小旋风柴进被掌权的官二代欺侮,被逼上梁山,不过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施耐庵说的,《西游记》里有这段)。

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不加农田之赋。

碑现在是找不到了,连拓下来的碑文都没有,碑文的版本也流传着好几种,甚至有没有这块碑也不一定。

但这三条内容并无完全没有道理,至少前两条执行的还不错,所以戴着又细又长的纱帽翅的宋朝士大夫们,一个个恨不得把唾沫星子喷到皇帝脸上去——有好几个成功喷到了皇帝的脸上,比如著名的包拯包青天。

所以,大臣们前仆后继地劝说刘娥归政。

最先跳出来的是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可以说是史上难得的好官,我之前写过以谥号为主题的文章,就有人留言说,什么曾国藩、什么耶律楚材、什么方孝孺,也包括司马光,都配不上“文正”这个谥号,历史上只有一个人配,那就是范仲淹。

就是这个范仲淹,敦促刘娥把权力还给宋仁宗,说话很不客气,直截了当请她让权。

刘娥还没怎么样呢,范仲淹的老师晏殊吓坏了。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5)

晏殊在北宋文坛的地位非常高,非常非常高。

如果说欧阳修是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这些大文豪的老师的话,那么晏殊就是他们的师爷。

晏殊官做得好(宰相),词写得好(北宋婉约派的鼻祖之一),江湖地位确实不一般。

范仲淹上书太后刘娥,请他还政于皇帝,晏殊吓坏了,找来范仲淹一通批,说你干什么?干嘛出这个风头?

晏殊的词写得很腻,为人估计也不怎么硬气。欧阳修就说他“晏公小词写得最好,诗就次很多,文更次,其为人又更次于文”。这个评价不知是真是假,也可能是颜值上比不过人家,词也不一定比得过,就拿为人说事儿。其实欧阳修不仅丑,私德也成问题,隔三岔五就被人家攻击作风问题。

范仲淹听了老师兼推荐人晏殊的责问,直接反击:“我是您推荐的,整天担心的就是没做好事情,辜负了您的期望,没想到今天因为我向上进忠言而得罪您!”

对于缩头乌龟晏殊的责问,范仲淹特别不齿。

而刘娥是太后,脸皮也修炼得太厚,对于范仲淹的上书,假装没看着。

范仲淹一连上了几次书,都被刘娥扣留,就是“留中不发”。

范仲淹要脸,一看刘娥不理自己,心想也没讨没趣了,赶紧走吧,于是自请外放,到山西去当了个地方官。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6)

你要问我刘娥是不是想当武则天?可能还真是的。

从一些迹象上来看,她是想一步一步朝着武则天的标准走去。

比如,作为宋仁宗名义上的母亲(也是法律意义上的),她觉得自己应该走到皇帝的前面。不过,她没好意思直接这么干,而是先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

先打探一下风声,如果有利就这么干,如果不利就此收手,说这是谣言——这种做法不只今天有,原来宋朝就有了。

结果她一问,大臣们异常团结,就不同意,说尽管您贵为皇帝之母,也应该走在皇帝的后面,因为天下只有一个皇帝。后面话没说,估计是皇帝不只一个妈。

然后又有一个大臣上书,建议把刘娥家的宗庙改为七庙。

这是个了不得的事情,所谓七庙,是只有皇帝家祭祀时才祭七庙,诸侯是五庙,卿大夫是三庙,你又不是皇帝,祭七庙想干啥?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

祭七庙这事儿,吕后干过,武则天干过,很明显,刘娥是想当吕后,想当武则天!

1032年(就是皇帝登基十周年的时候),皇宫里着了一场大火,火热非常猛烈,差点把太后和皇帝烧死。

大臣很会联想,把这事儿跟太后久久不归政联系到一起,皇帝都即位10年了,从13岁的小朋友长成了23岁的大小伙子,不出意外的话,孙子都快有了,赶紧还政吧。重要的是,尽管大臣们说的是火和归政这两事没有毛关系的事,但他们的自洽能力很强:本朝火德,现在火都不听话了,是因为“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根子在政上云云。

刘太后听了,聋病再次发作,治不好的那种,大臣们毫无办法。

就这样,朝廷大权一直牢牢掌握在刘娥的手中,一直到1033年才把权力放给已经当了11年皇帝的宋仁宗,她之所以放权是因为她死了。

如果宋仁宗熟读史书的话,应该为自己庆幸,自己估计是史上唯一一个经历了垂帘听政能够顺利长大而且掌权而且是一位相当不错的皇帝的皇帝……

刘娥是带着满足的笑意走的,因为她在死前是穿着皇帝的衣服去拜谒太庙的,只不过所穿的衣服比皇帝少了两道花纹。

刘娥享年64岁,不算高寿,可也不算夭折。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7)

皇太后走了,管着自己的人走了,终于可以胡吃闷睡、大吃二喝了。

历史上被人管着的皇帝,一旦放开了,立即开始作死,最典型的就是万历皇帝,在被张居正管着的时候像个乖乖,张居正一死就成虎了,最大的特色的是30年不上朝,大明朝的战车朝着深渊轰隆隆驶去。

但宋仁宗没有这样做,他也对得起“仁”的谥号。

历史上一共有4个谥为“仁”的皇帝,宋仁宗是第一个,另外3个分别元仁宗、明仁宗和清仁宗,这其中除了清仁宗嘉庆皇帝稍微磕碜点之外,另外的元、明二帝都还不错。

宋仁宗确实仁义。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有一次皇帝在皇宫里行进,边走边向后看,看了好几次,大家也不知道他看什么,也不敢问。等回到屋里他说快拿水来,渴死了。有人问那怎么刚才不喝?宋仁宗说我也想喝啊,不是一直回头看端水的人跟没跟来吗?他没有跟来啊!

然后就人说,那把他找来。宋仁宗说不能找,为什么呢?找来之后怎么样呢?他是端水的,结果没跟上来,不就是失职吗?不就要被责罚吗?为这么点小事罚人家,我不忍啊!我宁可自己渴一点!

这是一般的皇帝做得出来的吗?

另一个例子,皇帝喜欢吃糟淮白鱼。

这是安徽特产,这种鱼肉质鲜美,但因为性情暴躁,离水即死,很难养活,只好糟起来吃。这是当时的名吃之一,北宋士大夫们都好这一口,安徽籍大文豪梅尧臣有诗曰:“网登肥且美,糟渍奉庖厨。”这首诗的名字就叫《糟淮白鱼》,连诗圣杜甫都写诗称赞“白鱼如切玉”。

皇帝喜欢吃,但毫无办法。因为有规定,皇帝不能为了一口吃的到处找来找去,一来掉价儿,二来增加老百姓负担。其实这里面还有一层更深的学问,吃饭只是为滋养色身之用,不是用来享受的,皇帝必须有这个觉悟。清朝的皇帝据说吃饭的时候不能想吃什么吃什么,而是太监给夹什么就吃什么。这个没有验证过,毕竟我周围的人没有当过皇上的。

有一回,皇后幸驾宰相吕夷简家,私下里问吕夫人,说你家不是淮上的吗?能不能给皇帝弄点糟淮白皇来?吕夫人听了好笑,这还叫事儿吗?立即让人给皇帝送十奁(盒子)糟淮白鱼。

结果这一举动被吕夷简叫停了,说不能送十奁,送两奁就够了。夫人不明白,问为什么,给皇帝送东西还嫌多?吕夷简说,你不知道,正是因为给皇帝送东西,才要少。你想想,皇帝想吃吃不到,而咱们一送就送十奁,皇帝会怎么想?

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了吕夷简心思之细密令人恐怖,另一方面,不也说明皇帝的节约和自制吗?想吃个地方小吃都要藏着掖着的。

和这个说法想类似的,宋仁宗喜欢吃烤羊腿,但总是忍着不吃,生怕影响到民生。因为他深知皇帝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就可能在老百姓那里放大无数倍。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8)

说道宋仁宗,必须得说一下“嘉佑殿试”。

宋朝的科举和唐朝不同,唐朝的时候关陇门阀还有残余,士族还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虽然是科举,但并不是完全以考试成绩量才录用。

但宋朝是,不仅如此,连作弊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所有考生交卷之后,为了防止认笔迹,这些卷都要让人重新誊写一遍,名字还要封住,让人看不见。

嘉佑殿试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次考试选拔出了太多的人才,这些人几乎个个能独当一面,北宋半个世纪的星空是由这些人照亮的。

看看这次录取的都有哪些人吧?

首先是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的苏轼(苏轼的重量级是超重量级的)和苏辙兄弟,以及曾巩;

影响后世几百年的理学大家二程:弟弟程颢和哥哥程颐(曾经听一位姓刘的叶大师这样评判这兄弟俩:哥哥是眼中无伎,心中有伎;弟弟是眼中有伎,无中无伎,不知她说的对不对);

还有曾布、张璪、郑雍、梁焘、吕惠卿、章惇以及王韶等人,出将入相,是北宋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北宋文坛人才辈出,足可以和唐明皇时代相提并论,但要论哪次殿试人才密度最高,无疑嘉佑殿试是史上第一!

北宋名臣的数量,也各个朝代中也是相当靠前的,至于文官的能量,则是绝对的冠军。有人会说明朝,明朝文官是厉害,但不能选择性地忘了当朝打板子啊(廷杖),也不能忘了被太监害死的左光斗啊,明朝的君臣和“共治”沾一点点边吗?明朝的文化人有北宋这么多吗?

最闪耀的是改革家。

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大牛中的大牛)、富弼(改革家中的寿星)和韩琦(能当大将,能当宰相,兼资文武)。

王安石变法中的王安石(大宋头号偏执狂)和章淳(苏轼评价他既然能不顾性命从独木桥过山涧,来日就能杀人)。

以及王安石的死对头兼好朋友司马光(两个凡是:凡是王安石支持的我就反对,凡是王安石反对的我就支持)、范纯仁(范仲淹的儿子)和苏辙(比他哥哥会当官,如果不是他,苏轼可能就死了)等。

溢彩流芳。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9)

宋仁宗时代的这一票文化人,连被贬都能玩出花儿来。

北宋的被贬,有时候是做错了事遭惩罚,有些不一定是,但几乎每个大臣被贬,都能变成一段佳话。

苏轼就不用说了,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这位大文豪一生颠沛流离,多灾多难,新党王安石不待见他,旧党司马光不喜欢他。但每次被贬,都给后世留下不少财富,有些是精神的,有些是物质的。

比如他在杭州为官,西湖有了苏堤;他被贬黄州,从此吃货们有了东坡肉(苏东坡这个广为人知的大号就是从黄州才叫起来的);被贬广东,又写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传世名句……

名臣兼名将滕宗谅(滕子京)被贬岳州(今天的岳阳),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为之写作名篇《岳阳楼记》,其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到今天,谁要是不知道,那简直就是没文化的表现。

还有一个著名的被贬故事,是关于是上文所说的那个又丑又坏(就私德而言)但又改革北宋文风的一代宗师欧阳修的。他被贬滁州,写下了《醉翁亭记》。顺便说一句,他这次被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在政治上站错了队,为范仲淹说话,另一个就是因为人家怀疑他和外孙女有染(为什么欧阳修老被怀疑作风有问题,而别人像司马光和王安石就不会?关于这一点是不是欧阳文忠公应该想一想?)

想起了另一则著名的被贬故事,那就是屈原。

屈原和上述这些人也有共同点,就是被贬之后为后世奉献了精神食粮《离骚》和物质食粮粽子,但不同的是人家乐观地活着,屈原却自投汨罗江。

最大的区别,无它,他的脆弱性太明显了。

宋朝人物宋仁宗(宋仁宗带大宋上巅峰)(10)

公元1063年4月30日,宋仁宗赵祯去世,享年53岁,这么好的一个皇帝,年纪轻轻就走了,真是英年早逝啊!

去世之前就已经有了征兆,皇宫里居然生起了炉火。

这意味着什么呢?宋仁宗的身体不行了,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光着脚走路,从来不怕冷。“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生了炉子,说明他的火力没了。

再加上他曾有过精神短暂失常,中过风,祸不单行,一个好端端的皇帝就这样离开了他所缔造的帝国。

宋仁宗在历史上并不算太有名,比起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来肯定知名度不算高,比起夏桀、商纣、杨广和崇祯等亡国之君来,名声也不见得更大。

不过,这就是最好的皇帝,因为最后的皇帝就是看起来什么也不干,就缔造了强大的帝国。

论文采,他不如李煜;论才略,他不如杨广;论勤奋,他不如崇祯;论武力,他不如纣王;不过他和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亡国了,他的王朝还朝气蓬勃。

宋仁宗去世后,不仅全国军民如丧考妣,就连边远山区的打水的妇人也在为他哀哭。出使辽国的使者发现,全辽居民都在痛哭,以哀悼这位杰出的南朝皇帝(比起辽国来,北宋算是南朝了)。

辽国皇帝辽道宗拉着宋朝使者的手,双泪长流,叹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什么也不干、整天担心自己会麻烦到别人、一辈子没有出过开封城的皇帝,居然使宋辽两国42年保持和平、没有战争!

宋仁宗是时期是大宋朝无可争议的顶峰时期,他一死,王朝就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了。到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失败,大宋迅速滑坡,终于在宋徽宗手里败完了家底——这个耻辱是划时代的,朝廷有“靖康耻,犹未雪”,民间有郭靖和杨康……

其实,我们对宋仁宗的评价只要一句话就足够了:他什么都不会干,只会当皇帝。

比起他后世的子孙宋徽宗来,这个评价确实很平庸,因为宋徽宗的评价是:什么都会干,就是不会当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