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魏梦佳)年近九十的他娴熟地骑着自行车,在清华园里留下一道风景。车座上满头白发的老伴,张开手臂如少女般开心。这幅“神仙眷侣”的暖人画面被路人拍了下来,打动了无数网友,让他瞬间成为“网红”。
许多人从那时起才知道,这位喜欢骑自行车,带着老伴在校园散步、去菜市场买菜的邻家老爷子,竟是被誉为“焊接泰斗”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
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让核电站“密不透风”……潘际銮为国家的十多项重大工程攻克了一道道难题。4月19日,这位将一生献给祖国焊接事业的老人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一时间,网上“致敬”“送别”声纷沓而至,深切缅怀这位质朴可敬的科学家。
“国家需要什么,什么难,我就干什么”
20世纪50年代,潘际銮一头扎进焊接领域,将生命与祖国“焊接”在一起。他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第一”,推动了先进焊接技术装备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引领和带动了国际焊接工程科学发展。
潘际銮1927年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
92岁时,潘际銮仍中气十足、充满感情地唱起西南联大的校歌。当时,身旁的老伴、88岁的北京大学教授李世豫打趣笑他“唱歌走调”。
图为潘际銮(左)唱西南联大校歌,李世豫在旁。
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和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让潘际銮在求学西南联大时就坚定了救国报国之志。“那时我们很勤奋念书,念书的目的不追求别的,就为国家奋斗。”“要负担起天下的责任。”
为此,毕业后,他选择主动报考了焊接专业。
“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有人笑话他。潘际銮却坚信,“这门发展中的技术会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起,他牵头创建我国高校第一批焊接专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培养人才。60年代,实验成功氩弧焊并完成清华大学第一座核反应堆焊接工程;之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1964年合作制造出我国第一根6兆瓦燃气轮机压气机焊接转子。70年代末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至90年代在我国自行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担任焊接顾问。
2008年完成“高速铁路钢轨焊接质量的分析”等项目,为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顺利开通作出贡献……
潘际銮为国家的十多项重大工程攻克了一道道难题,也向所有人证明——焊接技术在国家发展中举足轻重。“许多项目是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封锁和禁运、科研资料极其匮乏、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潘际銮生前曾回忆。
首创“蜘蛛”机器人让焊接工人远离高危
让潘际銮念念不忘、倾尽20多年攻关研发的,是一款类似“蜘蛛”的爬行式焊接机器人。
经常在工地穿梭的潘际銮发现,焊工们通常爬得很高,被强光伤眼睛,被烟尘伤肺,有的需在200摄氏度高温下在密闭罐体内坚持作业,甚至会引发休克。他由此思考:能否开发出一个能帮人焊接的机器人,让工人们远离高危?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机器人要在三维空间里头能爬,像蜘蛛一样墙上能走,天花板上倒着也能走。不掉下来就很难,还要能动,还要能控制它,焊缝在哪儿它要走到哪儿,最后还要成功焊接……这几个难关都非常难。”他说。
为研发出符合要求的机器人,潘际銮自学了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带领团队攻克多重难题,终于研发出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并申请专利。这项研究填补了国内外该项技术的空白,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解决了大型结构件在工地自动化焊接的难题。
目前,这一机器人已在一些项目上得到应用,经检测焊接精度高于行业相关标准,且工作效率比传统人工焊接提高3到5倍,在国家重点行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教师节,潘际銮(左四)与学生在一起。(清华大学供图)
经过这些重大项目的淬炼,一批批焊接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潘际銮曾写下这样的话勉励学生们:“焊接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标志。世界上约有一半的钢材需要焊接才能成为可用的产品,一辆轿车约有7000个焊点,一架飞机约有25万个焊点和250米焊缝,一个焊接的锅炉要比铆接的锅炉节省金属25%。想一想,焊接是多么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啊!”
“用科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一生追逐的目标”
由于在焊接科学领域的突出成果和贡献,潘际銮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等众多荣誉,并曾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潘际銮生前照片。(清华大学供图)
“我觉得我没有什么了不起,大家宣传很多,我还是实实在在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位朴实的老人生前曾说,“工作做出来就好,有没有名利,不要管它。”
他曾多次提及自己的人生信条:“国家需要,坚决上马;知难而进,勇于攀登;团结友好,共同战斗;只求贡献,淡泊名利。”
勤恳不辍,无关迟暮。即便已到94岁高龄,这位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依旧心系焊接机器人的应用推广,“将来我国机器要占领世界市场,这项工作也是我最后一项科研成果。”
清华园里再也看不到潘际銮骑自行车穿梭而过的潇洒身影。大师远去,言犹在耳:“用科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一生追逐的目标。我的工作对国家有贡献,我就很安心、很高兴。”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