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隐匿皖南的千年小城一路一景(漫步藏在皖江的明珠群心村)(1)

珍珠长在河蚌里,而群心村却藏在皖江江心洲的怀抱里。

上善若水的江涛,日夜摇晃着江心洲。江风还哼着摇篮曲,几度夕阳红地轻拍着这艘漂浮在水面的“诺亚方舟”。

生化万物而不推辞的水,清静无为地渡着我。使我如这江水中流动的泥沙,从生命存在的时光流失中,从一种风传里,抵达一个叫中国美丽乡村排行榜的渡口,人泅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中。在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长短相形,有无之相生的气场里,咀嚼着排行榜上,那些冠在铜陵胥坝乡群心村头上的文字: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示范等等。我从这些文字里,嚼出了一股徽味淡甜又蓬勃的乡草滋味。乡音泛起,我轻嗅着,这朵红尘中水生的“莲花”。在牵绊万千里,敏感着文字背后鲜为人知的东西。

开蚌见珠,渡江见村。手捏着江心洲细沙的泥土,感觉着江心洲的泥土,从上游流逝的流淌中,造就的土地新肌理,眼睛与远方江岸上高大的树木招呼,心里的绿叶子也在随风呼应着。秋色的金黄与江水的明亮,给了我花朵般温暖的拥抱。水天合一的自然逍遥,流芳百世的江水述说,都运化成此时我行走喜色的表情。

再闻嗅江水的和韵,野草、荷清与芦花的清和,就悠然入鼻了。耳听着鱼鸟与此起彼伏的鸡鸣与狗叫,眼睛的远光里,出现了沟渠纵横,田舍井然之像。太阳染红的两片红霞,开放在群心村徽派的牌坊里了,地理上江心洲的群心村就到了。

给时光以生命,让我眼睛亮色如珠的群心村,开始显像。这个位于胥坝乡政府向北2公里处,东与洪楼村接壤,西与文兴村毗邻,北与无为县刘渡镇隔江相望的群心村,白墙灰瓦的排列,民居与小桥、凉亭、自然荷塘构图的田园,在我面前一一显露着村民心灵之光的美态。4个自然村,20个村民,2千多村民组合力打造出的新农村慢节奏、慢生活的新形象,还是让有思想准备的我惊讶。转看中心村,刚刚清淤完工的河堤边,驾着一轮大水车,两层徽派建筑的楼房黑白如诗句整齐排列,如果不是意识提醒,还疑是走进了哪个古村落了。

这座隐匿皖南的千年小城一路一景(漫步藏在皖江的明珠群心村)(2)

没有想到,绵延千年,徽皖八百里水韵,在这江心洲上,能闪烁出一朵诗意栖居的浪花来。这些和着民心的泥沙与旧岁月混合,以曾经的拥有与今天的新情愫结合,以农民追求梦想的情怀,从梦初起的地方起步,不离不弃地一砖一瓦地建筑起,带有岁月年轮与徽派水味的新农村。不是庄稼而又胜过庄稼的新民居,成了农民新梦的温床。走在农民情怀若隐若现的村庄,洁净、安详与和谐,使在寻找回家路上的我,已感身心最初的松弛与怡然。

看着游客眼神与农民眼神重叠又不断挑逗过的叙述新空间,一笑婉约,一季落英,一窗情趣与一院菊花,都透露着主人当下的尘缘。我用读一朵花的心态,明亮地读着一户人家的宣传画。还是曾经的拥有,述说着飘向远方的云。原来央视播放的三十集电视剧《回家的路有多远》,就在这里取过景,演员们还曾经居住过这里。这种人生,寻美回家路上的相遇,求渡,求真、求朴与相知,不能不说,是心灵力量共同的依托,是乡村美点的共同吸引。

美是不需要语言的,真实的存在,自然的栖留,自然的生长,能与自己的前世今生相遇,并能产生。走在新道德修建的水泥路面的村巷里,看着嘴角笑意照面的农妇,透视着窗内外新生物件与闲置农具的重新组合,读着农民们眉宇间舒展的情感,也就明白了活在当下农民的状态。

一古姓的农民一边开拖拉机一边对我感慨地我说,做梦都没有想到,祖祖辈辈迎着太阳出,背着晚霞归的老农民,能住在粉瓦黛墙,明亮宽敞的楼房里。将他一箩筐的话,捡出一些干货,就是下面的文字:村还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队,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自建了自来水厂,免费提供村民使用。特困家庭有补助金,考上大学,参军的有助奖资金。村民的新农合、新农保、殡葬安置等均能享受一定的补助。听着农民的话,能说这个居善地,事善能的村舍,就是诗意的栖居吗!虽然这农民话里有水份,但我相信他的淳朴。坐他的拖拉机,我要给钱,他是专门将我送到渡口的。我都没有想到,在坐之前,他突然回家,拿了一块抹布来,将我将要落坐的地方擦干净。他说,要钱,我就不送你了。让我坐稳再下车,我跳下车,他立马转头,招招手,突突突地开走了。我手里捏着钱,并在突突突的拖拉机声中思考。在“动则生声,静则音止”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中,想着现代这艘“诺亚方舟”中人们的精神状态。

花以香为证,居以适为宜。看着这里的一砖一瓦,家家户户墙上花朵盛开,家家户户大门敞开,我还是惊艳也感叹,一年四季都可以植物与泥土寄托乡愁的农民,幸福指数有多高。她们的农家乐以自己草根拌香的名字做着招牌,用地里生长的蔬菜,绯句飘香的迎接着走来观光的游客。走在没有吆喝,没有争抢游客,只有乡音、乡味的新居店门口,我还真有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感觉。这里虽然有农民诗人与画家,我都没有打扰。那样造访,就等于人在“江鲜待客唱渔歌”中,打断了真实的采访。我也不会如某电视台记者那样,跑去问,你幸福吗?

在这里行走,有种流动与逝水的重生之感。(因为江心洲都生于无,是上游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流失的泥土,在这里积聚而生。)流动,积淀了上游淤泥丰厚的文化基因,造就了江心洲,也重新规划了这片新生的共和的土地。洲上的人,也带着各自的文化基因,从时间的上游,流淌积淀到这里,也如出“若亚方舟”的先人,带着种子,落地生根开花地生长生活,渐渐形成了现在的村落。

人映衬在民意的荷香与柳媚之中,走在农民的生活圈里,当然池塘边有浣衣的妇人,有追逐嬉闹的儿童,还有本村三三俩俩的农民工,在为完善村道路与农民自己的公园忙碌着。我看着农民家门前白色木栅栏里生长的菜蔬,又穿过几空几妙几度的小桥,人就在缕缕渺茫又实实在在的荷塘边了。

“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穿越了,我将眼前的荷塘与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文字混淆了。可我明明就映衬在这绿叶红花中,视觉的美感与这土地的飘香,让我幻化的意识,从眼前江风悠然的荷塘飘起,在植物共同葳蕤而又渺茫的歌声中,丛生出另一些玄妙来。

在新建的农民休闲生态公园里溜达,感觉着农民生养的植物的文字。近水聆听,小土坡的顶上,树头上也突出一凉亭的耳来。我听群心村的前世今生,它却听起我来。阵阵风起,真真切切地从时间的缝隙里,传来草木味道与时间流淌的声音。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在哪儿摘白蒿呢?在池里,在塘里)在和合与阴阳二气的恍惚里,在彰显着群心村人个性魅力的草木与建筑的语汇之中,享受着这片土地独有的植物之声与人文的缠绵。真想不到,这里还能穿越时空,与时间上游《诗经》里的“采蘋”相遇。

这座隐匿皖南的千年小城一路一景(漫步藏在皖江的明珠群心村)(3)

站在高11.75米的“渡江第一船”雕塑下,我远听着江浪,感觉着历史的浪潮。那些惊天动地的岁月被雕塑成了无声的形象,可岁月的年轮还在脉络中若隐若现。那象征着“渡江第一船”的三个数字,(底座至船头长度为4.2米,船帆全长4.9米,底座至船帆顶端高度为9.35米的渡江之船,)突然之间,就在今天的敬畏里,疾驰在江面上组合,化着成片的白帆,在江浪上飘升,又浩浩荡荡迅速组合成历史巨大的画卷。1949年4月20日晚9时35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之声,排山倒海之声穿越而来。枪炮的火光,震天的呐喊,还有那个只是狠狠划船的小丫头毛四姐等战士的群像,一起又在我的脑海中活泛起来。儿时《渡江侦察记》电影里历史的回声,也一起腾挪着我。在这里红色的记忆,永远是这片土地故事的主线。

笑声,儿童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维,一边跑一边说的孩子,如小马驹般跑到了我面前,妈妈我要在这“渡江第一船”雕像前照相。

把空间让给未来,我向芦花深处,当年的水上交通站走去。那里生长着自然完善的生态体系。有网箱养殖、滩涂养殖。在这段被称为野景的铁锚洲与江心洲的夹江活水里,农民看到了水上大熊猫——江豚。站在江岸,不仅能看到野生的大片大片的芦花,(芦苇荡里藏着许多鸟雀蛋)还能一睹那江水上大长腿的鹭鸟,在水天之间展翅的形象。成片的防水林,将堤岸上的住户隔开,生出的滩涂湿地上,生长着各种野花与野菜。钓鱼爱好者,可在这江水野景里野钓。独钓情感的恋人,走进这里也就如走进了情感的“伊甸园”一般。

如果渡过爱情河的男女,涉水到交通站对面的铁锚洲上,看到那里滩地3万多亩(1万亩杨林,1万亩麦地,1万亩湿地)的天然的江中湿地,还会惊喜。不说能相遇诗经“关关雉鸠,在河之州”的诗句,洲上那芦笋、莒蒿、野芹菜和马兰等“四宝”,大有诗经“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之感。铁锚洲上“天池”、“沙滩”、“草原”三大自然景观,还会让人流连忘返。

走,快一点。到江水天际流,天老地荒的野景里去。

这座隐匿皖南的千年小城一路一景(漫步藏在皖江的明珠群心村)(4)


这座隐匿皖南的千年小城一路一景(漫步藏在皖江的明珠群心村)(5)

作者简介:凌代琼,安徽铜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全国各类散文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2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