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绝对强项,其中又以中国移动尤甚!

它们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创造了无数的营销经典案例,也打磨出一整套极具运营商特色的营销体系,这让其他服务行业甚为侧目、惊叹——营销还能这么搞啊?!

想想它们曾经策划出多少纷繁复杂的营销方案,曾经设计出多少让人目眩的套餐资费,曾经实操过多少送鸡蛋送粮油送单车的营销手段,可以说,运营商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营销上。

运营商之间竞争的营销思路(正在消耗运营商员工的青春)(1)

而也正因为此,导致国内通信市场“内卷”得厉害!市场就这么大,客户就这么多,不是你抢了去,就是我反挖了回来,又被他策反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无休止的内斗,所有的营销也只成为了内斗的“武器”,每一刀砍向竞争对手的同时,也砍伤着自己。

到今天,过度营销不光消耗着运营商员工的青春,甚至也在消磨着客户的耐心和信任!

- 01 -

员工:把有限的青春浪费在无限的摆摊扫街扫楼上

试想想,我们平时花费了多少时间、人员、精力在营销上,这到底取得了多少效果?创造性价比到底如何?

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在南方某省某个不足50万人的四线城市,三家运营商每天在街头跑业务的营销人员大概在900人左右,每天都在早出晚归地摆摊、洗街、扫楼,每个稍大点的小区都有运营商人员在摆摊,街头的商铺通常都是电信的营销人员才走,联通、移动的又来了。新盖的小区,道路和附属设施甚至都没有完工,单元门口就已经张贴上了各大运营商装宽带的广告,一层盖一层……

毫无疑问,一线营销员工都很努力,也很辛苦,牺牲了谈对象、陪孩子、休息放松的时间来推广营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他们的辛苦能换来多大效果,一直没有人说得清。

终于,去年当地联通各种改制,联通人员人心浮动,街头营销和小区营销也都暂停了,到年底,三家盘点各种经营指标数据,中国联通业务发展也跟其他几家差不多,基本没有下滑。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部分一线营销人员每天的辛勤努力其实是做无用功,而员工的青春则日复一日地消耗在毫无作用的过度营销上。

运营商之间竞争的营销思路(正在消耗运营商员工的青春)(2)

十几年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对通信业务来说都还是空白市场,运营商需要数量庞大的市场人员去深入每一个细分市场去营销,去摆摊、洗街、扫楼,去争分夺秒地圈地,抢夺每一个新增用户。

但是,随着如此高强度的“圈地运动”持续开展了十几年,国内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是饱和市场、超饱和市场,国内通信用户数早已超过了自然人口数量,此时的营销大部分都是在对方的饭碗里抢饭吃,内卷开始了!

另外,随着运营商业务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营销方式的互联网化,大部分业务其实可以在线上销售、办理和服务,线下的那些市场营销人员说白了就是在对着一群不是自己目标客户的人在发力,比如,天天向一群老大爷老大妈卖宽带。

运营商之间竞争的营销思路(正在消耗运营商员工的青春)(3)

真相就是:大部分一线营销的忙碌其实并不会给企业带来价值,而只是把精力和时间牺牲在与竞争对手的纠缠不清和暗战中。这种情况不光存在于基层员工,哪怕在市公司本部、甚至省公司本部,那些坐在办公室里一天到晚加班写PPT、做报表、不停地开会、汇报的管理人员,其他他们的工作大部分也不产生价值,甚至还产生负作用——导致内部混乱和各种空耗。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 02 -

客户: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限的试错上!

运营商的营销能力很强,但与之相对的是,运营商产品能力却很弱!

这样的后果是啥?后果就是:营销人员一次一次努力地说服客户去使用那些并不靠谱的产品!而结果就是,客户的耐心和信任就在一次次当小白鼠的试错中消耗殆尽!

运营商都有些什么产品?答案是什么都有!几乎所有互联网的主流产品,我们在运营商的产品目录中(对不起,运营商可能没有产品目录)都能找到,要社交产品,有!要支付产品,有!要电商平台,有!要出行产品,有!要金融产品,有!要云/大数据产品,有!要视频产品,有!要家庭产品,有!……

经过近些年不停地布局,运营商几乎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但是,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是我们没有绝对头部的产品,没有在垂直领域坐稳第一把交椅的产品,根源则在于我们产品的体验离头部产品还有差距!

差距是多方面的,要么是产品交互友好性不行,要么是产品稳定性差,要么是产品设计逻辑混乱,要么是产品迭代周期太长/内容更新太慢,诸如此类,再深挖就要挖到国企的体制机制问题了。

如果产品不好,还反复不断地去推广,刚开始客户也许基于对中国移动品牌的信任、对客户经理的信任,尝试去使用,但如果产品质量始终无法提升,那么我们就会看到客户开始表达对产品不满意、投诉、要求改进等等,进而导致客户对运营商的信任度不断下降,因此产品不是硬核产品的情况下,过度营销实际上会起到很坏的作用,即不断消耗客户的耐心和信任,直接伤害客户关系!

运营商之间竞争的营销思路(正在消耗运营商员工的青春)(4)

曾经有一位基层客户经理向我吐槽:“就我们公司的产品,我们消极怠工、不去推吧,对不起公司、对不起工资;但去推给客户吧,对不起客户,对不起自己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