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古诗以及诗意(近现代鲁迅无题二首)(1)

创作背景:

据《鲁迅日记》1931年6月14日:“为宫崎龙介君书一幅云:‘大江日夜向东流……。’又为白莲女士书一幅云:‘雨花台边埋断戟……。”’后均收入《集外集拾遗》。1931年春天,国民政府内部派系斗争激化,鲁迅有感于时政,便作此诗讽刺国民政府内部的勾心斗角。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无题二首·其一注释: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长江的水日夜向东流去,号称“聚义”的“英雄”又要“远游”了。

大江:指长江。聚义群雄:指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的聚会。1931年5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不久,反蒋的孙科等人离开南京,又于广州召开“国民会议”,成立新“国民政府”,与蒋记“国民政府”唱对台戏。远游:指国民政府政客失势时的“避暑”、“出洋考察”一类的把戏。

六代绮(qǐ)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历史上的六朝繁华早已成为旧梦,石头城上挂着如钩的弯月显得景象更加凄凉。

六代:南朝的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南京,故称六代。绮(qǐ)罗:轻软的丝织品,这里指人们衣着讲究,形容都市繁华。石头城:南京旧称,故址在西石头山后,临江。

鲁迅的主要作品有:

悼丁君、学生和玉佛、偶成、二十二年元旦、赠日本歌人、题三义塔、自嘲、阻郁达夫移家杭州、湘灵歌、庚子送灶即事、自题小像、悼杨铨、哀范君三章·其二、赠邬其山、所闻、赠蓬子、烟水寻常事、报载患脑炎戏作、秋夜有感、答客诮、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哀范君三章·其一、赠画师、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送增田涉君归国、无题二首·其一、莲蓬人、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惯于长夜过春时、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三等。

《无题二首·其一》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