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雍正朝的历史,其中最精彩的片段无外乎就是“九子夺嫡”了。在这其中每个皇子都是使尽了自己浑身的本领,无所不用其极地想要去登上皇位。而后到了清末时期,清宫式微,于是民间就流传出来许多的宫闱秘闻,而“九子夺嫡”中最后的赢家雍正帝,自然也就成为了民间“讲新话”的最佳载体。

在众人的眼中,清朝十二帝之中最为酷法严苛,专权专制的就非雍正帝莫属了。在夺位之前,这位皇帝老谋深算。而在夺嫡的途中他面上装作一幅不感兴趣的模样,实则是“谋逆、弑兄、逼母、屠弟”等等阴鸷凶狠的手段频出。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1)

当时诸如胡蕴玉的《胤禛外传》、蔡东潘的《清史演义》、燕北老人的《满清十三朝宫闱秘闻》等等都将雍正毒辣凶狠的特点刻画的入木三分,而他们的创作还是基于史实加工的,就更加令民众信服了。因此长久以来,雍正帝形象就此被固定。

那么雍正帝胤禛果然是如此阴狠毒辣之人么?那些民间演义之中虚构的历史,难道真的是雍正的真实性情吗?他是真的干出了对兄弟赶尽杀绝,逼得母亲吃斋念佛之人吗?事实上,我们从真实的历史上去看便知道这样的猜测并不成立。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2)

首先我们要知道雍正的父亲康熙帝于1662年时8岁就登基,一直到1722年时69岁才退位。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执政61年。因此这样的一个皇帝,他所留下的子女也是历史上子女最多的帝王,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这比一个班级的人都要多了。

其中,撇开其他不算,真正活到1722年康熙去世的儿子一共是有20个儿子。而其中15、16、17、20——24共8位皇子因为年龄太小,是无法争取帝位的。而对于这些没挡他路的弟弟们来说,雍正对他们还是不错的。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3)

比如说十六皇子被他过继给了庄亲王,直接一跃成为铁帽子亲王。而十六和十七皇子后来都还是他留给乾隆的顾命大臣呢,至于最小的二十四皇子,那真的是被雍正当儿子养大的,17岁就被封亲王了。

其次,一到十四皇子岁数是有资格与雍正夺嫡。但是其中从小不会说汉语,被蒙古族太后养大的五皇子;腿上有疾的七皇子;以及被苏麻喇姑养大的,淡泊名利的十二皇子等都不参与夺嫡,因而他们也在后来被雍正封了亲王,且都是善终。由此,还能说雍正帝刻薄寡恩?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4)

由此,真正与雍正进行夺嫡之争的皇子就只剩下了1.2.3.4.8.9.13.14皇子,加上雍正正好九个皇子,这也就正儿八经凑成了“九子夺嫡”的所有选手。但这里还可以分啊,其中大皇子和二皇子是因为屡次忤逆,被康熙亲自圈禁的,这和雍正无关啊。

且大皇子直郡王胤禔一直活到了雍正十年(1732)去世,是以贝子礼安葬的。而二皇子也就是废太子胤礽,是自个儿抑郁成疾在雍正二年(1724)年去世的,在其去世之后是以亲王礼仪安葬,其长子弘皙被还承袭了亲王爵。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5)

再往后剩下的3.4.8.9.13.14,就是正儿八经和雍正抢皇位的。其中三皇子胤祉是被雍正打击报复的没错,但和夺嫡没多大关系。这里要说一下十三,不得不说一下雍正和十三真的是贡献了一个帝王谱系上罕见的兄弟情义,十三和雍正真的是真爱啊。

而老三早年间在十三母妃的丧期剃头,这按照当时的礼节来说就是一种不尊重。因此他就被十三告到了康熙那里,以至于他被惩罚,二人因此结下了梁子。后来十三早死,老三就在十三的葬礼上幸灾乐祸,这好哥哥胤禛能忍?丧礼结束就把老三夺爵圈禁了,再往后老三去世他还要鞭鞭尸。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6)

四就不说了,雍正自己。剩下的8.9.10和14算是集合到一起对付雍正的,说起来雍正对付政敌这没什么好说的吧。八皇子和九皇子实惨,这没得洗,但是是政敌啊!更不用说他俩后代到了乾隆时期还恢复了宗室身份享福呢。

十皇子没圈禁,没掠夺身份,但是夺爵了。但乾隆年间也获封了辅国公的身份,算是恢复了爵位,且一直都是住在郡王府里面的。十四的话,雍正亲弟弟惨不到哪里去,乾隆还获封了郡王。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7)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很直观地看到,雍正的兄弟们是真的惨不到哪里去。他对兄弟们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就连十四那种换了谁都想杀的亲弟弟他都让他安安稳稳活到老了。而且那个死都不认亲儿子的德妃,雍正不也好好当太后供养着?

总结下来,其实雍正实惨,明明是个刻薄不寡恩,冷酷不无情的性格,偏偏搞得跟众叛亲离一样。唯一真心把他当亲哥哥的十三,还早早地就去世了。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的成功之道(雍正真的弑兄屠弟)(8)

本文由惯读史今原创撰写,感谢你的关注,带您一起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