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武基础教学(传武会员问题解答精选-第2期)(1)

作者罗山主

本栏目是传统武学会员在习练传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罗山主的解答精选,希望关注传统武学公众平台的朋友在传武路上不再迷失。

1. 森林:罗老师,站桩像站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竖劲练的不错?

罗山主:在武术中,无论是行拳还是站桩,任何时候,都需要关注三对矛盾:前后、左右和上下,也就是所谓的浑圆力,其中上下之争为首,上下劲是最难练,也最能体现功夫的层次和水平,所谓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首先得建立起人体这一竖的关系。拿桩功来说,两腿必须得撑拔,两腿就分了阴阳,有因为重力向下的踩踏劲,还有向上拔地欲飞的劲,踏腰坐胯提肛,使腰胯往下,而含胸拔背,使得胸椎往上拔,头如绳吊系,把头领起来,这样,上下就有了两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争力,头跟两脚,如拉着两根钢丝绳,脊柱上下,上领下坠,这些细节,在给咱会员的直播录像中如何具体习练讲的很清楚了。一个简单的站姿,就能体现出,这人功夫怎么样,在武术中,不有句话,低头猫腰,武艺不高,说的就是人体上下的争力不能丢了,估计咱么每个人学拳时,都听过师父唠叨“把头领起来……”

站桩的人很多,真正明白的人很少,军人站岗,同武术站桩是有很大的区别,如桩中要求含胸拔背,军人站岗要求昂首挺胸,这是截然不同的,挺胸提腹,这可是内家拳三害之首,从挺拔的角度说,桩功的挺拔,是竖劲的基础。

传武基础教学(传武会员问题解答精选-第2期)(2)

2. 骆驼:老师,咱们无极功法(内功心法)以及专供等都要求提肛,在网上也看到不少文章,要求站桩时提会阴,提肛与提会阴有什么区别呢?

罗山主:肛门与会阴是人体两个不同的部位,肛门位于肠道的末端,是人体排泄大便和气体的器官,而会阴位于肛门和生殖器连线的中点,既然是两不同的身体部位,死抠字眼,提肛同提会阴有别,在武学中,没必要咬文嚼字死抠,提肛的同时,肯定也会带动会阴往上提。提肛,通俗点就是忍便状,你有过吃坏肚子拉拉稀,找不到厕所的时候吧,就这感觉。肛门,随着年纪增大,肛门附近的肌肉组织弹性越来越差,看年轻小伙发生交通事故不幸丧命,肛门都是在里面的,看八十来岁的人去世了,肛门都是往外的,因为没有了弹性,大小便失禁,便秘,痔疮也与此有关,所以,无论练拳或一些养生功法,都要求提肛。在武学中,提肛除了有养生的效果外,还有利于腰胯结合的更好,把上下连通起来,更有利于身体的整,通常提肛与坐胯与塌腰同时做,站桩和行拳都如此,不知我是否说清楚了。提肛,在无极功法中给大家讲过,估计您没有好好看过课件录像。

传武基础教学(传武会员问题解答精选-第2期)(3)

3. 会员发了一篇往上的作品,是关于孙门拳腰分两节的素材,会员让我解释一下腰分两节什么意思。

罗山主:人的脊柱从上往下依次是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对于武学而言,躯干部分的调形有两个关键点:一个命门,行拳或站桩时,需要把命门填平,把腰塞满,其实这是塌腰坐胯的结果;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胸椎和腰椎的交接处,这段带有S形的弧线是需要拉平的,拉的幅度再大一些,那就是胸腰折叠了,这其实是含胸拔背和松腰落胯的结果。把这些武学的规矩做到了,脊柱一部分上拉,一部分下拽,其实就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与松腰落胯把脊柱盘活了。

在武学中,很多人喜欢用晦涩的辞藻,把大家搞得很糊涂,不少孙门门人,总会把自己的前辈搞的很神秘,说孙禄堂跑的比马还快,孙存周原地一跳,下巴能过篮圈……像孙禄堂是一代宗师,受人敬仰,没人否认,把他神话了,反而不好,孙禄堂是人,不是神。如果孙禄堂跑的比马快,孙存周原地一跳能过篮圈,父子两直接参加奥运会,拿几百块金牌回来,这不更好。

传武基础教学(传武会员问题解答精选-第2期)(4)

4. 传武会员们关于换劲的观点:

换劲就是用力方式从肌肉为主变为筋骨为主。

换劲功夫到家的师傅,当他发劲时,比如上肢崩弹发劲时,让你摸他的膀子,皮肤肌肉都是松软的,只有从肩到手的两根筋拉着骨头作功。所以筋骨劲又叫"骨劲"或"骨力",这是武者必须要练到的入门功夫。

同样,当他下肢崩弹发劲时,屁股是松软的,而里面的筋是紧绷的。

换劲的自我感觉,先要感觉到包裹骨头的肌肉不用力了,然后感觉到单纯骨头的杵劲,而肌肉不跟随。也就是"骨肉分离"或者"玉树挂宝衣"的感觉。玉树就是骨骼,宝衣就是肌肤。

还有就是初步换劲时,努力去除了肌肉用力(拙力)之后,有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这时候反而是长功了…

传武基础教学(传武会员问题解答精选-第2期)(5)

罗山主与恩师吴彬

5. 上海-羽咏-太极:冒昧的问一下,罗老师你和王彦卿老师的功夫到了什么程度?你们一定是能打的,在你们专业的眼光中,能打也是分层次的(你们对某某并不感冒),希望能解我之惑,我真的没有冒犯的意思,纯属好奇。(注:某某为散打运动员,现在在功夫者、公众号从事传武传播,我的一些会员跟某某学过,但对武学的理解完全是错误的,练的毫无规矩)。

罗山主:早上好!我的功夫,很普通,打两普通人还可以,打专业选手就力不从心了,这是实话,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毕竟,自己天资很差,还是半路出家练拳,相对于某某老师而言,我的身体素质要差不少,擂台上抡起拳头来,我胜算也没多大,这很客观。但某某老师讲的一些东西,练的一些东西,确实是值得商榷的,如他讲的形意,他站的三体,按照他的方法练形意,百分百是出不来东西的。

我练传武,很多原因,主要还是有一种情怀,对传武的敬畏,练拳,当然要追求技击,但不是要争天下第一,不然,传武会给你带来很多的痛苦和烦恼,因为你不可能成为战神,我做武术以来,虽然手艺普通,但也不少朋友找我交流,包括不少外地的朋友,我从来不拒绝,因为对输赢看得很淡,输的赢的都有,交流后,一些朋友还毫无保留的分享出他的心得,这挺好啊,我也学习提高了。如果我同人交流一下输了,我多少天都郁闷不开心,那么,我习武干嘛?选择了武术这条路,就必须的坦然面对输赢,这种心态,我希望大家都应该具备,我觉得现代搏击运动员对待输赢的心态就很好。

我通背的师父、意拳的师父都是业界顶尖的明师,现在我正随师父认真学习,刻苦练功,争取三年内成为传武界最好的老师,希望能够把老前辈一些好的功法传承下去,这是我的目标。

传武基础教学(传武会员问题解答精选-第2期)(6)

罗山主在北京体育大学汇报通背拳

6. 森林:有感于白狐师姐一番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正确训练的前提下用时间去堆才是传武练习之道。传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问。就像游泳,很多人说起应该怎么游是一套套的,实际上会不会游,游的好不好,那就要扔水里看了。现在社会,传武大道理很多人都懂,可又有多少人真的下功夫花时间去练习去体悟先贤的真知灼见?站桩我练习六年了,现在想来,越来越感到自己之前的自大和自以为是,越来越体会到站桩的奥秘和自己的不足。所以我现在是心存敬畏,努力练习。

传武基础教学(传武会员问题解答精选-第2期)(7)

罗山主与师兄罗山绍实战训练

7. 下面是罗山主在会员微信群中关于传武现状、自己武学层次、入门等问题的阐述。

功夫,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不争的事实。

拳论中的境界,特别是太极中描述的境界,当今武术界也没有一个能达到,但作为武术人,心里总得有一个目标来激励自己,练武,走的就是一条不归路,没完没了,越学觉得自己越缺,通背的师父八十多了,现在还在勤练,还在思考,还在进步,常称自己在武学年前,仅仅是一个小学生。

前几天,一个会员问我,习武多少年了,达到什么层次了?多长时间能入门等问题。

我接触武术,是在98年,老师是在北京很有名,练竞技武术出身,跟着练三路长拳,长拳棍,陈太竞赛套路,散打等,校武术队中,大学四年我是唯一一个坚持下来的,当然也能打遍全校无敌手。其实这个老师竞技武术练的很好,很标准,但功夫不怎么样,对武术,特别是传武,说实话,外行,当然,四年下来,我也没有找到传武的门。

练武,我走了很多年的弯路,差不多十年。后来,跟了山西洪洞通背的恩师樊汉武,才对传武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

谈起自己目前的武学层次,我觉得,在传武里自己顶多是一个入门级小学生,这是实话。

说多长时间能入门,这个真很难说,有的人,一辈子,门槛都跨不进去,现在很多教传武的老师就没入门。如果有一个好的师父带着,自己也上心学练,一两年入门算是比较快的。

传武,是需要理解的,思想上得转变过来,传武,也更需要用身体去体悟,拳学路上,歧路路千万条,有好师父带着,盯着,可能就不会走岔道了跑偏了,慢慢就走到道上了。

传武,古往今来也没有一个自学成才的,所以,大家如果真喜欢,那么在您所在城市,找一个明白老师这是最好的。网上的东西,作为武学知识的补充就可以了,没有好老师,到老也逃不出门外汉的窠臼。

武学不复杂,但也是数千年很多代前辈的智慧,凭自己所谓的小聪明去猜去悟,很大程度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武学,是一门言传身教、口传心授、耳濡目染的艺术,师父手把手的教你,如果你没下功夫练,没有体悟,同样还是不知道,终究还是门外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