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殡仪馆是专门用来举行丧礼的地方。一位从事过殡葬服务业的网友称,现在的许多殡仪馆大多还会提供相关的入殓服务,比如,帮助逝者家属订购棺木、购买陪葬物品、整理逝者遗体、为去逝者化妆等等。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殡仪馆都设有殡葬咨询室、殡葬业务接洽处和火化车间(火葬场)等部门。一部分殡仪馆还会为丧家提供接运尸体、提供悼念活动会场、火化、骨灰寄存等多项服务。

一位历史学家称,利用“火化”的方式处理遗体并不是从国外传入的,据资料记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逝者被火化了。

1945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位于甘肃临洮县寺洼山的史前遗址时,曾经出土过一个灰色的大陶罐,经科学鉴定,这个大陶罐中盛放的粉末状的东西就是人体骨灰。由此可见,我国的火化历史完全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有一位叫墨子的宋国人,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以及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关于丧葬的问题,墨子曾经写过上、中、下三篇文章,但令人遗憾的是:上、中文章已经散失,无从找寻了。但在《墨子.节葬下》中却有这样的记载-----

秦之西有仪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仪渠”,也被称为“义渠”,是指今天的甘肃庆阳县西南方向。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先秦时期,甘肃义渠人就已经实施了“火化制度”。

有资料中称,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信佛者众多。依照佛教教规,和尚在死亡之后,是必须进行“火化”的。由于和尚在民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尚的举动能够带动一批人,因此,民间的“火化”风潮渐起。

到了宋朝和元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军士多有战死,民间少有可用于制作棺材的棺木,因此,许多战死的军士都是采用“火化的方式”让他们入土为安的。

试想:军士都是为了国家而战死的,当他们的尸体被火化之后,普通老百姓在死亡之后,还有什么理由不火化呢?《宋史.礼志》中称,“众人效仿,虽至亲之丧,悉皆焚弃。”

到了明朝时期,儒家伦理观念甚嚣尘上,儒家认为: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火化不但有违孝道,而且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由于明朝统治者笃信儒家思想,因此,明朝统治者便颁布了禁止火化的诏书,“火化制度”才被废除。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节省土地,“火化风潮”又起,许多老百姓也愿意在百年之后火化,据统计,现时,我国大陆的火化比例约为53%,虽然火化比例低于日本和英国,但比美国要高许多。

不过,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忌讳说“死”,许多老百姓认为:说“”死不吉利,还是不要把“死”字挂在嘴边为好。当然啦,凡是与死亡有关的场所和信息,人们也会忌讳。

然而,8月29日傍晚6点多钟,安徽怀宁县殡仪馆竟然利用短信的群发功能给全县居民发布了一条温馨提示。

深夜殡仪馆求助记者(安徽一殡仪馆群发)(1)

事件

安徽怀宁县居民李先生称,8月29日傍晚6点多钟的时候,他的手机突然接到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根据有关精神,自9月1日起,所有的社会车辆一律不得非法从事遗体接运业务,所有遗体均由怀宁县殡仪馆统一安排车辆进行接运,而且,严禁携带“三无”(无品牌、无合格证、无发票)骨灰盒和纸鞭进入殡仪馆。违者,将依规严肃处理。

此条短信的落款为:怀宁县殡仪馆。

李先生说:“看完短信后,颇感诧异。毕竟,殡仪馆是办理死人“业务”的地方,许多老百姓都非常忌讳,殡仪馆怎么可以群发这样的短信呢?”

据了解,在8月29日傍晚,许多怀宁居民都收到了这条并不“温馨”的短信。

怀宁县居民刘先生说:“我们中国人对于死亡还是非常忌讳的,是不愿意听到‘死’字的。大晚上的,殡仪馆居然群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无论是谁都会觉得心里堵得慌。”

怀宁县居民孙女士说:“当我收到这条短信后,气得连饭都吃不下了。当时,我就在心里默默祈祷:求求你们,别发了,这条短信读起来‘瘆得慌’啊!”

以上所述,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大致过程。

当众多网友从网络上得知这一事件后,网友们便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深夜殡仪馆求助记者(安徽一殡仪馆群发)(2)

网友声音

网友青藏高原:殡仪馆居然群发这样的短信?实现是令人感到不适。难道说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群发这条短信时都没有考虑过居民的感受吗?丧葬毕竟是一件令人忌讳的事情,怎么能够将这种令人忌讳的事情利用短信群发呢?

网友叽叽歪歪:如果当天有人过生日,当他们收到这条短信时会多么的闹心啊!难道殡仪馆都没考虑到这一点吗?真的不知道这个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是怎么想的,无语。

总之,网友们的议论有很多。

深夜殡仪馆求助记者(安徽一殡仪馆群发)(3)

老胡观点

在我国,是非常讲究民俗的。一位民俗专家称,尽管民俗不是法律条文,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是,有些民俗却是许多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而当有些人或者有些单位擅自逾越这种规范后,必然会遭到人们的诟病。

在我国的民俗当中,就有一种不愿意提及“死”字的忌讳,这种忌讳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是很难从老百姓的心目中消除的。而怀宁县殡仪馆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从而群发了不应该群发的短信,最后导致了社会人的诟病。不过,既然这一事件已经发生了,是任何人都无法挽回的,无论对怀宁县殡仪馆提出多么严厉的批评都于事无补,现在所希望的是:今后,怀宁县殡仪馆应该切实认识到我国民俗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再做逾越民俗规范的事情了。

大家以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