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文大家好,我是小小老师团队的编辑小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潜伏纪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潜伏纪实(潜伏进相亲群255天)

潜伏纪实

文|小文

大家好,我是小小老师团队的编辑小文。

2021年我的高光时刻是,一天内有8个异性加我为好友,想和我谈朋友。

1位本来聊得好好的,在看了我的朋友圈后,说我总出去旅游一定是个败家老娘们,一气之下删了我;

1位和我尬聊,从哪个小学毕业聊到今晚吃的辣椒炒肉,用的是本地椒而不是朝天椒;

1位一上来就给我狂发上半身裸照,然后狂打视频电话,辣得我眼睛生疼;

剩下的5人说了“你好”,聊了几句,就再也没有下文,安静地躺在我的好友列表里。

一下子这么多雄性荷尔蒙出现让我受宠若惊,害得我以为是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在场的男嘉宾。

本来只是来当个吃瓜群众,没想到莫名其妙变成了海后,8个异性成了我池塘里的鱼。

而这一切,都要从255天前,我突发奇想,想要潜伏进相亲群说起。

1

有位作者曾经花了500块潜伏进名媛群,观察那些精致漂亮的女孩们是怎么拼下午茶拍照,来构建一个华美又虚幻的朋友圈的。

我觉得这个社会调查很有意思,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如果换我来写,延申到我自己身上,就会聚焦到大龄单身女青年脱单难现状,继而想到相亲。

我灵机一动,如果我也能潜伏进相亲群的话,是不是可以有机会脱单,或者简单地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探一探相亲群里的奇葩事儿,还能成为我的写作素材。

说干就干,我在某论坛上找了武汉当地的一个相亲群。说起来,相亲群之间也是有等级的,比如有的群要收费,群主会做一个筛选,群里会是一些相对优质,付费能力强的人。也有的群是本硕博交友群,您要是专科,就甭想进去。我进的群不收费,当然质量可能就参差不齐。

进群之前,我其实做过预想,是不是会听到特别多性别对立的话,比如也许某个普信男总会说:

“你们女生就是要求高才活该单身”、

“你要房要车,我要是都有也不会找你”、

“女的再漂亮也没有用,结了婚还不是要给我洗衣做饭”

......

然后女权斗士就会和大男子主义者吵起来。

进群之后我发现这种言论确实会零星出现,比如群里有一个女孩要求另一半的车,不说奔驰宝马,至少也要大众本田,五菱宏光肯定是不行的。

群里立马有人跳出来说她看不起国产,虚荣又自傲。

女孩说自己一个月赚2万块,还是要有一点生活追求的。

又有人质疑女孩说大话,或者钱来得不干净。

女孩最后拿出杀手锏,她家里还有几套拆迁房收租,她表弟家在深圳有一栋房,注意是一栋不是一套哦,家里人都是非富即贵,她自己个人能力也强,职业清白,有这点要求怎么了。

群里顿时安静如鸡,都被富婆给镇住了。

个别奇葩有,但是群里大部分人,不论男女都异常清醒和理智,讨论最多的是3件事——房子、车子、学历提升

没房子的都在讨论:如何搞钱、如何存钱付首付、哪里的房价性价比最高、什么时候入手房子最划算。而有房子的都在讨论2套3套。

特别是有一个武汉本地男孩,专科生,即使拿着4000的薪资,因为背后有父母给买的3套房,且无房贷,成为了群里腰板最硬的人之一。

群里还有很多人想要提升学历,专升本,或者读个在职研究生,一个是学历高,在相亲市场里议价权就更高,再不济,工作上也会更便利。

我静静地吃着瓜,一言不发,有一瞬间以为我进的是成长励志群,或是买房交流群。真的没少在群里谈感情呢。

很快我就被打脸了。

2

原来大家都在明面上家国万里,私下里还是想风花雪月,脱单找对象的。我进群没过多久就陆续有人加我好友,男人缘一向不好的我,真的太激动了,合着老天开眼,让我魅力散发呗,一下子8个“小鲜肉“加我,姐今天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

做人得礼貌,别人加了好友就得回复,一下子8个人,我就是八爪鱼8个爪子也不够啊。我决定给这8个人挨个编号,省得我搞混了会说错话。

一开始我的标签非常正常,是按年龄、地区、职业、爱好这样排的,比如说,28岁、洪山区、个体、篮球。

红娘的朋友圈也都是这么编号的,男生的年龄、职业、年收入、有无房产都会写得很清楚,最后一般都会加一句男生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女方的要求。标签最多的就是善良、孝顺。

我越聊越发现不对劲,即使那些相亲简历上的硬性条件都符合我的要求,但是隐藏在背后的真实性格大部分人都不会说,没有人会说自己不善良,不孝顺,更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情商低,哪怕自己情商高,也不一定入得了对方的眼缘。

所以我把标签全改了:

1号:朋友圈未开,长相未知,脾气大;

2号:话痨、居委会大妈、喜欢吃辣椒;

3号:暴露狂 、自恋狂;

4-8号:冷漠、无关心、加了凑数。

这些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是很正常的人,换成线上相亲,还有另一幅面孔。

1号男嘉宾,没有对我开放朋友圈,但是去我朋友圈溜了一圈,发现我经常和爸妈出去旅游,觉得我特别会花钱,以后肯定是个败家老娘们养不起,说咱俩不合适就把我删了。

我被删好友后,对话发不出去,大红的感叹号刺眼又醒目,你丫不是说喜欢孝顺女孩吗,这还没吃你家一粒大米就搁着哭穷呢。

2号男嘉宾是个话痨,一上来就像居委会大妈面试,你今年多大了呀,在哪里读书哪里工作呀,家里几口人呀。我说我独生女,但我妈家里有8姊妹。他说,啊呀,那有点多。

我寻思着,咋了,那你还想让我穿越回50年前,再把我妈塞回我外婆肚子里啊。

2号又开始自说自话,把自己扒拉个底朝天,连小学是哪里毕业的都告诉我了,甚至还说他做的饭很好吃,做辣椒炒肉一定会选又脆又绿的本地椒。我根本插不上话,只想说,大哥,您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3号男嘉宾自恋又张狂,他说,你们女孩不都是喜欢阳光大男孩吗,你看我这样成不,啪的给我刷刷发来好几张上半身裸照,那小鸡仔身材看得我直长针眼,光发图还不够,还狂call视频电话,吓得我赶紧关机。

4号到8号就是因为我的关机,导致只说了句你好,就没有了下文,从此躺尸在我的好友列表里。

进相亲群的那一天我和8个异性聊了天,聊天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成了海后,一半是自嗨,原来我这把年纪,还是有市场的;一半是自责,女人不该这样花心,把人家当成渔场里的一条鱼,这样对人家不公平。

但是聊着聊着,我突然醒悟,这些人是不是也在做着和我一样的事,在和我聊天的同时,也在和其他的女孩子谈笑风生啊。我也是他们鱼塘里的一条鱼,无差别对待,进群就加好友,加了就说你好,鱼塘里哪一条鱼上钩了,就要哪一条。

原来,我才是小丑!

3

其实在参加线上相亲之前,我有好几次线下相亲的经历,有机会的话,也讲给大家听,遇到的人也蛮精彩的。但是能见面的人都是亲戚朋友介绍来的,知根知底,再怎么奇葩,家世人品都是过得去的,不像我经历的这场闹剧,前期被随意筛选,后期被随意对待。

想起《三十而已》里的梁正贤,王漫妮和原配一南一北,互不干涉,海王属性渣得明明白白。我才当了一天海后就累得不行,最后发现自己反而也是别的海王鱼塘里的鱼。我们没有付出真心,对方亦是如此。

网络没有门槛,全靠口嗨,沟通没有成本,真心也更难辨别。我觉得相亲群更像是一群孤独的人线上狂欢,红娘每天朋友圈照例更新10多条男女嘉宾信息,等待着有缘人“挑选“,她来牵线。

当选择太多时,反而让人无法选择,所以群里500人,进进出出,255天后的今天也依旧出不了几对成功例子。

我只是看客,只是来看看热闹,看完了就走了。等到明年开春,我打算再试试线下相亲,回归现实,能交朋友更好,不能成的话,说不定又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素材呢。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