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年间,才5岁的李白和家人一起,在父亲的带领之下,从遥远的西域碎叶迁回剑南道彰明县清廉乡,也就是今天四川省的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对这片他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土地,一直深有感情,也时常将其称为故乡。多年之后,成功以“谪仙人”称号名动天下的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作“青莲居士”。这固然有他以青莲卓尔不群自傲,更暗中谐音自己少年读书之地:清廉乡。到了宋代,官方干脆将其改名为青莲。此后,这里就以李白故居而闻名,一直延续到今天。

李白铁杵磨针故事和启示(的宅居少年李白)(1)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李白故居前的李白塑像。现在一般认为李白5岁时跟随父亲一起从西域迁居至此,在此度过了20年的青少年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李白的父亲李客安家在此处,是看中此处人烟稀少,又有亲友的缘故。

《铁杵磨针》,现代,戴敦邦,国画。

虽然传说很美好,但在这个故事中唯一有事实影子的,恐怕只有李白曾在山中苦读。其实,有专家研究后指出,铁杵磨针的故事不仅仅附会在李白身上,道教的玄武大帝、佛教高僧昙翼都有类似的传说,只是因为李白的盛名,使得以他为主人公的版本在民间传说中胜出,成为后世激励人心的故事而已。

至于为何地点会设定在眉州?这极有可能是当时眉州拥有好几座佛教禅宗大寺的缘故。当时,禅宗北派重视渐悟,而“铁杵磨针”的说法和他们主张精神最为契合,于是他们便依托名人李白的噱头,暗中兜售自己的主张,强行安排李白长途跋涉,从江油匡山跑到此地看老婆婆磨针罢了。

不过有趣的是,受此说法激励,青莲乡也将一条小河令名为磨针溪,宣称是真正铁杵磨针故事发生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地小学生还发起倡议,和全国小朋友一起捐献零用钱在此修了一个磨针亭,以此纪念李白“铁杵磨针”的故事。

抛开这些励志的传说不谈,李白能成为天下闻名的诗仙,虽然和他天资聪颖有关,但和他在大匡山中苦读,耐得住寂寞磨砺学业也是分不开的。明人方弘静的《千一录》就曾记载:“太白读书匡山,十年不下山;浔阳狱中,犹读留侯传。以彼仙才,苦心如此。”可见李白在山中苦读的事迹,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励志的一部分,让千百年之后的明人都赞赏不已。

李白在山中自学苦读时阅读范围极广,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十五观奇书”,“颇尝览千载、观百家,至于圣贤,相似阙众”,言下之意是文史、诸子、儒家无所不读,从他诗中自由自在地应用各种人物典故来看,此言绝非大话。

不过正因此,人们除了佩服李白下苦功夫打下扎实基础之外,更不由得会好奇:这个能提供给李白丰富的书籍资料的神秘李客,到底是何方神圣?可惜的是,这些疑问很难得到解答了,后世的人们,只能从李白的只言片语中去推测他们家的来历。

李白铁杵磨针故事和启示(的宅居少年李白)(2)

李白故居俯拍照。据《彰明县志》记载,李白祠初建于宋代,其后屡遭兵火,又多次整修,现建筑群原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当地政府在1982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现收藏有敦煌石窟唐手抄本李白诗词、明清版本李白诗词注疏,以及李白遗墨、遗迹的照片,还有众多名人题写的匾额、对联、李白诗抄等。

虽然李白一生颠沛,但至少,他那些光焰万丈长的诗歌,那些气势磅礴的语句便足以证明,他的少年苦学是多么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