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分享与讨论,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服饰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有着遮风御寒的基本功能,还能体现出穿衣者的不同气质。不同民族的服饰也由其不同的样式、颜色反映出各民族不同的精神风貌与审美倾向。

唐朝服饰以其雍容华贵的纹样,鲜艳夺目的色彩,自由开放的款式,兼收并蓄的风格,展现出了唐人大气包容的美学倾向。包容美让唐朝衣冠好似一朵富丽的牡丹,集千红秀丽于一体,放万艳芬芳于世间。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1)

一,一件罗襦,足窥见大唐繁华

中华服饰史悠久灿烂,从先秦两汉时期服饰的端庄素雅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的仙气飘飘,再到唐朝服饰的雍容华贵,宋朝服饰的简洁质朴,明朝服饰的流光溢彩,漫长五千年里,服饰照亮了历史的长夜,让人久久难忘。

唐朝服饰在中华服饰史中的重量级的一员,它具有不同于其它朝代的独特包容美,这是由其所处环境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唐代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唐朝统治者重视经济,不仅大力发展农业,而且对一直遭受前朝统治阶级鄙弃的商业采取“无为而为”的态度。据《全唐文》记载,太和八年,唐文宗在其上谕中提到对商贸活动要“任其往来,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如此便刺激了商贸活动的繁荣,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2)

俗话说:“仓廪足而知礼节。”只有经济基础筑牢了,人们才会有功夫去修饰上层建筑。唐朝雄厚的物质基础让人们得以在衣着方面有了更多想法,乐意去尝试各式各样的服装。同时,强大的经济实力也让唐朝服饰有了十足的底气,风格变得更加张扬自我、大气华贵。

其次是自由包容的思想基础。唐朝虽然仍是封建君主制国家,但它因统治者的包容开明而不同于以往以及后来的封建国家。人们不必太为三纲五常所束缚,这其中体现的最鲜明的就是妇女权利。唐代对妇女的约束可以说是非常宽松,妇女可以离婚,也不必守节。《唐律》就明文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而和离者,不坐。”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3)

人身自由为着装的包容性提供条件,除此之外,统治者一视同仁的对外思想以及人们乐于接受的意识都促进了服装方面的形式变化,让包容美得以焕发出来。

再次是各种外交活动的盛行。唐代对外交流十分频繁,无论是民族间的和亲活动还是异国间的交流活动都空前繁荣。

《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船不知其数……师子国、大食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

一系列人员的往来带来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不同服饰构形,这为唐代服饰提供了各种借鉴。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4)

最后是文化背景。唐代是儒释道三教兼容并盛的时期。温文尔雅的儒教,清新飘逸的道教,广涵博爱的释教在唐朝社会上三足鼎立,其不同的特点相互交融体现在着装上又让服饰迸发出别样的美感。可以说,一件唐装不仅仅是件衣服,更是一面大唐盛世的镜鉴。

二,一袭唐装,尽照出万种姿态

在大唐繁荣盛世的雕琢下,唐朝服饰无论是色彩、款式、纹样、风格还是质料上都兼收并蓄,雍容华贵,体现出十足的包容美。一件衣裳就可演绎千万种姿态。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5)

唐朝服饰色彩鲜艳绚丽,极有包揽万物之美,尤其是妇女的裙装,有绛红、黛青,鹅黄,石榴红等。而在服饰配色上,唐人也追求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效果,以绿配红,或以黄配蓝,颜色浓艳强烈,足称得上是一种视觉震撼。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就这样描绘妇女的服饰:“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6)

在款式方面,圆形领口的宽袍大袖是男性的主要着装形式,同时腰束玉带,再配上幞头或纱帽。女性着装以襦裙为主,上身为紧身短襦或短衫,搭配披帛,下身为宽大长裙,短襦的领口有方领、圆领、直领、鸡心领等,由于不受礼教的过分约束,贵族女子的领口可以是低胸的。《赠美人》中就这样写到:“粉胸半掩疑晴雪。”人们不以为耻,反以欣赏态度称赞,足见出唐人包容的审美态度。

《新唐书》记载:“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可见,唐朝盛行起一股女子穿男装的风气,这不仅展现了唐女子对时尚的追求,也反映出唐代开放的思想在服饰方面体现出的包容美。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7)

由于对外交流活动的频繁,胡服也在唐地流行起来。《旧唐书》就记载:“开元来......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

唐代时兴的胡服不仅源自当时的少数民族,而且还远及欧洲等异邦。这些胡服款式多是长过膝盖的翻领大衣,下是紧身的窄裤,并配以郭洛带和长靴,与中原长期流行的宽袍大袖极为不同。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8)

唐代服饰的图案纹样千奇百怪,但大多饱满圆润,讲究对称,极有包容之美。有联珠鹿纹、唐卷草纹、宝相花纹等等,它们有的是本土文化的产物,也有的是中西风格融汇的产物。同时,这些图案的题材多是源自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与以往朝代服饰的单一纹饰相比更为鲜活灵动。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9)

唐代服饰风格同样包揽万象。唐代儒释道三教合一,这使得唐代服装有着不同教派的风格,体现出包容美。

儒教历来为统治者和民众所推崇,因此唐代主流服饰就是儒风。儒风规制下的服饰多宽松厚实,讲究保守,通过颜色的不同分尊卑的唐代官服宽袍大袖,就是其鲜明代表。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10)

道教重自然无为,有一种素朴飘逸之美,唐代服饰中对自然之物的模仿就是这种道家思想的产物,比如初唐时期妇女们所追捧的荷叶绿裙,以及服饰图案中对自然意象的描摹就是道教思想的生动体现。

释教对唐朝服饰的影响更为突出。在中国,白色历来就不受待见,除丧葬外,一般不会将其应用到服装上。但释教尚白,视白为圣,于是,尊佛的唐帝国便打破旧论,将白色纳入常服中。有的唐代官员就穿白色官服,像《步辇图》中的翻译官。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11)

女子的披帛是释教对唐朝服饰的又一影响产物。唐代的披帛由丝绸制成,上面宽大下面窄小,在走动的时候会随风舞动,十分动人,颇受妇女们的追捧。同时,唐朝舞女的舞服也受到了释教佛像的影响,多有绵长的水袖,飘逸的衣带。《晚宴湘亭》中的“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 展现的就是这种舞服的美。

三,一团牡丹,永放于世人心间

唐代服饰以其雍容华贵的包容美,一直影响着其他国家以及后世中国人的服饰审美文化。对其他国家影响最深的,当属日本和服。在唐朝时期,日本与唐王朝交流甚密,曾向唐帝国输送过大量留学生。

《唐语林》记载:“太学诸生三千员,新罗、日本诸国,皆遣子入朝就业。”

同时,唐王朝包容万象,允许外国人在朝做官,日本便获得长期在唐观察学习的机会,由此得以向母国输回唐代服装,促使日本产生自己民族服装的雏形,之后又顺随自己的审美特点不断加以改良,形成了今天的日本和服。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12)

唐代服饰对于后世的影响同样深远。其丰富饱满的图案就深受现代人青睐,频频出现于现代服装饰品之中,像联珠鹿纹,经过现代图像处理后,变成衣衫上的一抹典雅。除此之外,像现今的香奈儿、迪奥等知名外国品牌在标志设计时也借鉴了唐代图案,例如牡丹图案,龙纹图案等等。

唐朝最好看的服饰(衣冠界的百花园)(13)

除了图案纹饰,唐朝服饰的款式风格也对后世影响颇深。就像我们在名画《簪花仕女图》中看到的那些仕女的薄如蝉翼的外披肩,直到现在也是妇女们所喜爱的夏日爆款。而唐代服饰富贵吉祥的风格也一直是后世所追捧的服饰主流风格。

结语:

唐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高峰,其服饰在帝国雄厚的物质实力基础,开放包容的政策,频繁的对外交流以及多样的文化背景的依托下,具备了鲜明的包容之美。这种包容美不仅体现在唐代服饰绚丽鲜艳的色彩上,琳琅多样的图案上,也体现在它兼收并蓄的款式上,包容三教、开创出新的风格上。

唐代服饰不只是古代历史中的一颗明珠,照耀着华夏大地以及海内外的子民,为其带来服装文化的润土,它还是世世代代后人的时尚源泉。通过对唐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我们能够获得许多历史知识,同样能够得到很多对现今时装设计方面有启发的借鉴。这些难能可贵的启示需要来者的敏锐目光与辛勤的挖掘。

参考文献:

《全唐文》

《唐大和上东征传》

《新唐书•五行志》

《旧唐书·舆服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