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若愚

易中天老师在微头条发文称“家父八年前无疾而终。”于是,其中一位条友在评论区跟帖称“家父”应该是个老寿星。另一个条友告诉这位条友,易老师说的家父,你应该称令尊。然后那位朋友说,各地的风俗不同,称呼也不同。

父亲叫家翁爷爷叫什么(家父家母令尊令堂与咱爸咱妈是不是一个人)(1)

不知道易老师看到这个留言后会不会感到痛心,真没想到自己的粉丝群里还有这么无知的人。把家父这一称呼说成是各地称呼不同,那是不是说易老师是湖湘人氏才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家父了?当然不是的,家父是旧时读书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他适用于整个汉语地区的每一个人。即使是今天,有文化的人形成书面文字时也会这样称呼。

父亲叫家翁爷爷叫什么(家父家母令尊令堂与咱爸咱妈是不是一个人)(2)

在传统的称呼中,读书人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亲,称为家父,介绍自己的母亲,称为家母,介绍自己的儿子称为小儿,,介绍自己的女儿,称为小女。而站在自己的角度称呼交流对象的父亲为“令尊”,称呼交流对象的母亲为“令堂”,称呼交流对象的儿子为“令郎”,称呼交流对象的女儿为“令爱”。要问为什么?其实并没有什么理由,那就是一种传统的尊称,这里的“令”大概和今天的“您”同一个意思,属于一种尊称,而尊就是说对方的父亲是一位高高在上,受人尊重的人。

父亲叫家翁爷爷叫什么(家父家母令尊令堂与咱爸咱妈是不是一个人)(3)

其实,家父家母,在今天翻译成白话也就是我爸我妈,别人在给你介绍说这是我爸,这是我妈,你总不能跟着人家说我爸我妈吧!假如你是记者,那倒另当别论了。有的记者去采访农民,会问:大叔,咱家今年种了多少亩水稻?有时还会问年轻人:咱爸咱妈都跟你一起生活呗!这种采访形式无外乎就是记者想拉近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可是,当一名男记者采访的对象是一位少女时,记者说“咱爸咱妈”是不是有点占便宜的嫌疑,是不是把自己置身于姑娘的男朋友的地位了呢?套近乎也没这么套的。

就如人家说家父,你也跟着说家父,这不就是和咱爸咱妈的采访方式一样吗?谁是你爸,谁是你妈?不要随便乱认父母行吗?因此,我要说的是,年轻人应该多学习,多了解一点传统文化,尽量少闹些笑话,别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