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空客最新现状(三大航一口气购买空客292架飞机)(1)

疫情冲击下,需求锐降,连续巨亏,资金吃惊,三大航这几年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不过令人吃惊的是:

2022年7月1日,同一天里,国航、东航、南航同时发布购买飞机的公告:

中国国航向空客公司购买64架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深圳航空向空客公司购买32架飞机。96架飞机的基本价格合计约为122.13亿美元。

中国东航向空客公司购买100架A320NEO系列飞机,基本价格合计约为127.96亿美元。

南方航空向空客公司购买96架A320NEO系列飞机,基本价格约为122.48亿美元。

我们知道,空客现在不是每年都公开飞机的目录价格,因为这个价格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

最近一次公开目录价格是2020年1月,A320NEO系列飞机为每架约1.05亿美元至1.36亿美元。

按照2020年1月目录价,三大航订单总价约为372.57亿美元,按照最近的1:6.6863的中间价格计算,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

这一次可谓创下了中国民航史上最大的飞机订单,292架飞机,2500亿元!

这一次的大订单让市场尤为震惊,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三大航空央企在同一天签下的订单。

应该说,基本上就是一起签订的订单,数量差不多,机型差不多。

二是集体发声意味重大。

一起签订如此大的订单,又是在7月1日,又是在香港回归纪念日这一天,集体发声意味重大。

就是向外界表明: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

中国的市场是向全球开放的!

中国的民航业将会加快复苏!

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要考虑在中国市场的利益!

为什么翼哥一直以来对中国民航业航空公司多小散的现象痛心:

因为这导致中国民航业长期处于同质低效竞争之中,很难提升竞争力,更不要提升盈利能力,最终损害的是行业每个参与者的利益,包括每一个员工、每一个企业的利益,甚至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带来不利影响。

特别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需要集体发声的时候。

只有大型航空集团才有这个能力和实力。

当然,对于三大航购买三百架飞机,很多人还有很多疑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这么差:为什么还买这么多飞机?

很多人第一个疑问,就是当下民航市场这么差,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多飞机,有这么多的市场需求吗?

我们知道因为疫情冲击,这两年三大航的飞机引进速度都大为放缓。

国航:2021年底机队规模746架,比2019年底净增52架

东航:2021年底机队规模758架,比2019年底净增35架

南航:2021年底机队规模878架,比2019年底净增30架

三大航的飞机年均引进速度在1%-3%之间,与之间的6%-8%的速度是天壤之别。

一是未来市场仍将有增量。

我们知道市场需求还是有的,只不过被疫情压抑着,虽然我们不敢判断增速有多高,但增速肯定会有。

所以三大航未来还是要增加飞机引进的。

正常情况下,三大航每年净增50、60架飞机是没问题的。

二是292架飞机是分年度引进的。

实际上飞机制造是需要时间的,一般签订飞机订单都会提前个3-5年。

此外,这些飞机都是分年度、分批次引进的,不是一年一下子进这么多飞机,其中:

中国国航购买飞机计划于 2023 至 2027 年分批交付;深圳航空拟购买飞机计划于 2024 至 2026 年分批交付。

中国东航的订单2024年计划交付28架,2025年计划交付31架,2026年计划交付34架,2027年计划交付7架。

南方航空2024年交付30架,2025年交付40架,2026年交付19架,2027年交付7架。

分解到每年,实际上数量不是想象的那么多。

三是还要退役、退租一些飞机。

以上的都是新引进的飞机。

实际上,航空公司每年都要一批老旧飞机退役,还有一批经营租赁的飞机退租。

所以每年新增的飞机数量是要小于引进的飞机。

对此,东航也作出了说明:

预估在本次引进飞机的交付期间(2024-2027年)将有约68架A320系列飞机因租赁到期退出,部分公司自有飞机也将因机龄等因素陆续退出,因此公司本次购买的100架飞机将部分起到对存量机型的置换更新作用。

二、三家制造商:为什么只买了空客飞机?

很多人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我们的商飞不是都出来了吗?为何还要买空客的飞机,另外是不是不买波音的飞机了?

对于商飞的C919来说:

一是目前还没有正式交付航空公司,还没正式商用。

二是即使商飞C919可以投入商用,商飞的产能也不可能有这么大,尤其是对一家刚进入干线飞机的市场的公司来说,初始的产能还是比较小的。

三是航空公司需要综合配置飞机,即使商飞将来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航空公司一般也会综合配置几家制造商的飞机,平抑相关风险。

比如美国的航空公司也会买空客的飞机,欧洲的航空公司也会买波音的飞机,这都是一样的。

对于波音的B737来说:

大家认为是不是将来不买啦。

应该不会,因为B737仍是竞争力比较强的飞机。

短期内,一方面受B737MAX仍未实现完全复飞影响,二是B737飞机仍有大量订单积压,没有交付到国内航空公司。

但将来肯定还有有国内航空公司买B737飞机。

当然还有地缘政治原因考虑。

很简单的道理,谁和我们合作,谁与我们交好,我们就向谁开放市场。

当然我们愿意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愿意向全世界开放市场,中国的大门对全球友好国家是永远敞开的。

中国市场是欧洲空客和美国波音的一个关键市场,两家公司都在极力争取中国市场。

自从B737Max停飞以来,空客在争夺客机订单和市场份额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于波音,加上这一次三大航的订单。

不知波音对此有如何感受。

三、资金这么缺:有没有这么大的支付能力?

可能大家最大的疑问就是:航空公司亏得这么多,还有2500亿元去买飞机,他们拿得出来吗?

对此,翼哥想说明三点。

一是你要相信央企三大航空集团的实力。

虽然三大航这两年亏损巨大,但基本上不会出现资金链断链、资不抵债的情况。

三大航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

这一点不用担心。

二是实际总价没有2500亿元。

我们知道飞机的目录价格与实际购买价格差异非常之大。

这也是空客不再每年更新目录价格的原因。

翼哥估计,这些飞机成交价一般打个五折、六折差不多,292架飞机真正的价格不超过1300亿元。

每家公司实际上购买成本也就是400亿元左右。

对此,三大航也做了说明:

空客公司给予公司较大幅度的价格优惠,因此,该等飞机的实际价格显著低于上述基本价格,并且公司确认在本次交易中所获的价格优惠公平合理,且相比本公司以往向空客公司购买空客飞机中所获的价格更优。

三家一起购买近300架飞机,就是大型团购,价格肯定要相当优惠啊。

三是分批交货,分批付款。

就是这400亿元,也不是一次性付款。

因为是分年度、每年还分批次交付飞机。

所以也是分期支付部分预付款,然后于每架飞机交付日再付清余款。

所以每次即便全款支付,一次也就几十亿元。

四是通过多种方式融资。

这些订购的飞机也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进,这样就不要一次性付款了。

另外还可以通过自有资金、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及其他融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所以,国航、东航、南航都认为:

本次交易代价属于分期支付,预计不会对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和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当然,这一次购置的是空客A320NEO飞机,主要用于执行国内干线航班。

翼哥认为,未来几年如何抢夺国内市场还是各大航空公司最为关心的问题。

对于空客拿下我国史上最大飞机订单,您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