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有没有发展前景(外企的阶层正在加速固化中)(1)

题图:《铁西区》


外企正在老去。

这里的老去,不是是指企业本身的年龄,毕竟他们很多都是百年老店,早已不再年轻。

老去主要指外企员工的平均年龄,正在逐年递增。

外企是很少招收应届毕业生的,当然也有所谓的管理培训生装点门面,但他们本就没有承担着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责任,所以外企还是以社会招聘为主,就是为了招来即用。

不过这两年社会招聘也渐渐停止,加上大环境不好,大家都在埋头过冬,整个人才市场如同一潭死水。

随便了解一下就能看到,各家公司年会上,领取“五年贡献奖”“十年贡献奖”的队伍已经越来越长。

网上还有很多人问35岁以上的中年人都去哪了,其实他们哪也没去,就在原来的地方默默工作着啊。

可老去终究是件令人伤感的事,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

人一旦老去,思想会变得僵化。

企业一旦老去,内部也开始板结。

外企有没有发展前景(外企的阶层正在加速固化中)(2)

说到固化,可能有人不以为然,人家外企可是以能力说话的。

只要你有本事,自然就上去得快。

话是没错,但那是以前。外企刚大规模进入中国,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机会多起来了,白领的工资涨起来了,兴奋地脸都红起来了。

有没有能力,又有什么重要?只要你赶上这一波,就坐上了升职的火箭。

我刚毕业在国企那会,一个哥们儿每天下班后不回宿舍,待在办公室里和别人打CS,走廊里“fire in the hole”的声音不断。

无他,因为这里才有免费的局域网用。

英语不行,画图不行,大概就靠着CS锻炼了一把组织能力。

可阴差阳错之间,他后来跳去了一家外企。正值用人之际,没两年直接被派到外地的工厂当了总经理。

当时他才不过30岁而已,又过了三年,企业规模扩大,他顺利调回上海总部,做了一个新部门的head。

功成名就的他现在每每和下属讲话的时候,最喜欢端出一碗碗“付出总有回报”“老天爱笨小孩”这类的鸡汤。

不知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是否还记得当年打完一局抽烟时,内心的空虚和对未来的迷茫。

外企有没有发展前景(外企的阶层正在加速固化中)(3)

然而有潮起就有潮落,秋收过后是寒冬,高速发展二十年的外企如今已是步履蹒跚。

白领们嘴上不说,内心在挣扎。

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很久都没有promotion了?

原因当然很多,个人的,公司的,但归根结底,实在没那么多职位给你了啊。

当年各种机缘巧合得到升职的那些人,就像我哥们儿,还在牢牢把持着关键岗位。

一方面这帮人都年纪大了,也跳不动了,一方面这帮人还年轻,向上突破固然很难,至少会先拼命保住自己的位子。

这样一来,广大普通白领就尴尬了。

你曾经赶上这班车,那就是赶上了。赶不上,也没机会了,至少这条赛道上机会寥寥。

道理很简单,他们不动,不把坑空出来,你又哪里来的填坑机会?

就算有人毅然弃坑而去,外企基本上也不会再新招,一般流行要么让其他部门兼顾,要么干脆让再上一级领导自己兼着就得了。

谁让这帮领导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升职加薪,已经很贵了。

如果自然离职一个,高兴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再招?

外企有没有发展前景(外企的阶层正在加速固化中)(4)

但兄弟们辛苦那么多年,不表示一下又实在说不过去。

这时外企的刁钻之处便显露无疑。

高级坑确实都蹲满了人,那就创造一些中低级坑来过度。

中低级坑也人满为患了,起码先把职级提成经理再说嘛。

反正能糊弄一会是一会。

最可爱的是某欧洲汽车品牌大厂,每次过来审核时掏出名片,Title个个大得吓死人,不是VP就是deputy head,最差的也是senior manager。

其实没多久就能发现,咦,原来经理也就干着普通员工的活儿。

忍不住感叹真不愧是超级大厂,遍地是领导,个个像草包。

外企有没有发展前景(外企的阶层正在加速固化中)(5)

只是这样一来,又加速了组织架构的复杂程度。

当你在外企混了五六年,终于开始对工作有点自己的想法时,却发现自己困在系统里动弹不得。

一句话,想干点实事是越来越难。

往墙上钉个钉子需要几步?得先有人写个PR申请买钉子,半个月后终于被七八个人批完了,又要开五六个会和各方协调钉子的摆放位置,再和三四个部门确定扶着钉子和抡锤子的人选,两个月过去总算可以动手了,HSE又跳出来说停!你们这样做根本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人员有受伤的危险,还是先接受第三方的培训后再说吧!

你也不要再问了,扁平化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扁平的。

如此下去,最郁闷的大概就是那些刚进外企的新鲜人了。

抬头一看,两眼一黑,上面层峦叠嶂,数不清的关卡,认不完的领导。

这职场升级打怪之路啊,真是艰难。

外企有没有发展前景(外企的阶层正在加速固化中)(6)

有人可能质疑,照这么说,外企岂不成了职场黑洞?

不不不,你大可不必为外企人们担忧。

突破阶层固然很难,但倘若你退却激情,安心做个螺丝钉,外企也绝对能给你提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确幸。

在这里,薪酬说不上多高,至少保你温饱,看不到网上说烂了的内卷,大家做好各自工作两不亏欠。

最多有时候甩甩锅,吵吵架。话又说回来了,哪个公司不这样呢?

无非是这温吞水的环境令人无聊,时间长了觉得没劲。

可既然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又何必追寻虚无缥缈的所谓梦想。

大概这就是人生吧,从豪情满怀到接受现实。

而外企自身,也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彻底变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中年人。

外企有没有发展前景(外企的阶层正在加速固化中)(7)

这个中年人如今身材臃肿,步履沉重,外表依然光鲜,却不再令人心动。

有人想干脆狠心离他而去,却又念着他的往日荣光而不忍舍弃。

不知为何,此时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90年代国企工人的身影。

他们骄傲地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就好像外企白领在朋友圈里炫耀着新款的包包。

他们有一拧就能流出桔子汁的水龙头,外企白领也有一按按钮就能喝到香浓卡布奇诺的好几万一台的进口咖啡机。

他们有专门的职工疗养院,外企有培养team spirit的集体打飞的出游,美其名曰outing。

他们号称要一辈子呆在自己的单位反正生老病死都不用操心,外企告诉你我这才是家欢迎来family day感受温暖。

他们曾经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曾经浑身充满力量。

只是这后来的下场,《铁西区》了解一下?

欢迎关注我@秋日么么茶 ,一个沉默却真诚的中年男人,带给你不一样的职场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