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言:“君子听鼓鼙之声,而思将帅之臣”“闻鼙鼓而思良将”即由此化用而来鼙鼓者,战鼓也意思是说,一听到战鼓擂响,就会思念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反复强调,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变革前所未有,事业功在千秋,迫切需要一批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良将那么,何为良将?良将何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及译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及译文(闻鼙鼓而思良将)

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及译文

《礼记》有言:“君子听鼓鼙之声,而思将帅之臣。”“闻鼙鼓而思良将”即由此化用而来。鼙鼓者,战鼓也。意思是说,一听到战鼓擂响,就会思念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反复强调,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变革前所未有,事业功在千秋,迫切需要一批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良将。那么,何为良将?良将何为?

良将须有良知。《孟子·尽心上》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是非之论。如何面对改革大考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最直接最现实的良知拷问。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改革强军决策部署,自觉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改革事业举过头顶,心无虚妄,听令笃行,做到不管遇到什么复杂情况和现实考验,都心有定见,不为所扰,以担当之气、勇毅精神,带头转观念、闯难关、涉险滩、啃硬骨头,方可谓之良将。

良将须有良才。责重山岳,能者当之。正如古人所言:“有图治之心,而才不足以济之,枉也。”作为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国防和军队改革越往深处走,使命越重,矛盾越多。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一任、主政一方,外应改革之变,内当发展之任,必须具有强烈的“本领恐慌”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学习强素质。要深入学习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从思想源头、发展脉络、实践要求等方面深刻领会改革强军的政治考量、战略意蕴、现实指向,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跟踪研究前沿军事理论,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探讨军事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问题,瞄准制高点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哲学、历史、管理等各类学科知识,不断提高思维力、组织力、执行力和创新力。

良将须有良操。“观操守在利害时”。越是在利益考验的紧要关头,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修养;越是在深化改革的敏感时期,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灵魂操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涉及部队的撤并降改、个人的进退走留。检验党员领导干部道德品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改革大局面前,如何对待组织决定,如何对待手中权力,如何对待名利得失。要始终把党性原则挺在前面、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道德操守挺在前面,坚决破除“只想动别人、不想动自己”的本位主义,“只想分成、不想分忧”的功利主义,“只顾个体、不顾集体”的个人主义,“只要私欲满足、不要纪律规矩”的自由主义,以高度的原则性纪律性,稳住心神投身改革,干干净净谋事创业。

良将须有良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擘画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宏伟蓝图,为矢志建功国防事业者提供了一展身手的绝佳机遇。但再好的蓝图也需要一笔笔绘就,再好的机遇也需要一步步努力,否则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不作为、虚作为、乱作为更是改革的大敌。党员领导干部既要仰望星空、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也要蹄疾步稳、脚踏实地,像“桩子”一样钉在岗位上、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运转起来,沉心静气,敦本务实,扬鞭奋蹄,久久为功。如此,改革必成,强军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