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当年毛主席开国大典时所站的天安门,并不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天安门。这个冷知识有多少人知道?

如今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安门,已经是在1969年重建过一次的产物。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

现在的天安门

为什么天安门为什么会在那个节点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又存在哪些困难呢?

天安门的历史十分悠久,上溯可以一直到明代。在以前,北京还不是中国的都城。

在元朝的时候,元朝统治者将这里改名为大都,使之成为了元朝的统治中心。

元末,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挺进北京城,不仅宣告着元朝统治结束,也宣告着阔别中原大地数百年的燕云十二州回来了。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2)

1900年天安门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将都城立在应天,也就是南京城。因为被剥夺了都城身份,所以元大都也就改名为北平。

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由于担心权臣谋权篡位。于是将手底下的功臣能将杀了个遍。

但是国家边疆还是要守。于是朱元璋便给儿子们立为王,让他们去不同的地方守卫边疆。而守卫北边的职责,就在燕王与宁王身上。

其中燕王朱棣就住在北京。随着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3)

朱允炆

朱允炆继位后,显然没明白自己爷爷给他留下一堆叔叔的用意。反而觉得这些叔叔有点拥兵自重,觉得这些藩王必须铲除。

于是建文削藩,结果搞得过火,燕王朱棣直接造反了。靖难之役后,朱棣在南京登上了皇位。

可是在南京,朱棣怎么待怎么不舒服,毕竟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再加上他来南边当皇帝之后,北边的本该由他负责的防务就空了。

所以北面游牧民族有开始侵扰明朝疆界。于是两边一合计,朱棣决定迁都。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4)

朱棣

在永历15年。朱棣开始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北平,首要施工的任务便是修建皇城。

而修建皇城的形象参考,便是南京的皇城。而皇城的正门,就照着南京的承天门修,足足修了三年才竣工。

修好之后,其也把承天门的名字照搬了过来,其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一共开了五个门,除了中间最高的门是给皇帝走的,其他四个小门,就依据官员等级出入。

在承天门修好后,几次历经战火,已经修修补补好几次了。在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战火彻底毁掉了承天门。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5)

承天门

清兵入关后,在1645年,清顺治帝便重新修建皇城。相较于明朝的承天门,清朝的门更加高大巍峨。

在竣工之后,为了有别于明朝,并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国”之意,清朝将之命名为天安门。

明清两朝,天安门总是一些皇帝重要仪典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是荣耀之至。但是作为北京皇城的正门,除了见证荣耀,它同样见证了很多中华民族的屈辱存在。

无论是英法联军的战火,还是八国联军的铁蹄,可以说天安门看着中华民族一步步从辉煌走向屈辱。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6)

英法联军

不过幸运的是,在一片黑暗的黎明中,中国共产党出现了。

在共产主义思想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

1949年10月1日,就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在首都群众面前,庄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并升下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当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宣布新中国成立、解放军昂首走过天安门的新闻传到国外后,天安门似乎已经成为了新中国的一种形象代表,甚至成为了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7)

开国大典前天安门

从1949年之后,每当有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天安门城楼总是作为观礼台存在,已然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政治标志。

在绝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天安门城楼是伟大的,是神圣的。可这样一个堪称国家标志的建筑,在1969年突然被巨大的脚手架篷布遮盖起来了。

人们还以为这里面在搞什么维修修缮动作。几个月后,篷布揭开后,人们发现天安门样貌结构并没啥变化,只是看起来要崭新不少。

不知情的人们还以为只是小修小补,可实际上,这几个月里,天安门直接被重建了。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8)

由于在近代,北京多次落入外国侵略者敌手,多次遭受炮火洗礼。北京城内很多古建筑都遭到了毁坏。

像天安门这样的建筑,虽然还保留了下来,但由于主要是砖木结构,所以结构上基本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损坏。

在新中国成立前,为了确保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党中央与解放军就组织过修缮工作。不过由于时间的缘故,而且天安门看起来还没啥问题,只是做了一些破损修补与加固工作。

在建国之后,这样的小修小补也还有过几次,并没有动到天安门的根本。但问题就在于,1966年有过一次“天灾”。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9)

邢台地震

在1966年3月8日凌晨,很多熟睡中的北京人突然感觉到了地面在震动。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河北邢台,地震震级达6.8级。虽然相距较远的北京城,并没有因此出现大的伤亡,建筑也没有多少倒塌的。但是一些本就有些问题的老建筑,却因此出了一些问题,天安门就在其中。

在地震之后,天安门城楼严重损坏,一些结构支撑出现了严重变形。

在尝试小修小补之后,发现并不管用的天安门管理处,决定将这一情况紧急汇报给了北京市委。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0)

毕竟天安门可是国家重要仪典所在地,经常有一些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登上城楼,万一出了事,这不是闹着玩的,对于国家的损失太大了。

于是在经过多次谨慎的分析后,天安门管理处认为,应该采取治本的方式,直接重新将天安门城楼直接拆了重新建设。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毕竟天安门城楼是国家的颜面,是刻在国徽上的标志,于是重建天安门的方案直接交到了周总理手上。

在经过中央讨论之后,周总理批准重建天安门城楼的方案。出于安全工作需要,这一行动要极为保密。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1)

在方案被通过后,一个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就成立了,总参、北京卫戍区、北京革委会等部门共同参与,而接受这一历史使命的,是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

这个建筑公司之所以能够承担起这么个历史责任,不仅因为这个公司多次承担国家重要的建设任务,实力出众,还因为公司里有一个名叫姚来泉的能人。

这个能人,是一个木工师傅。虽然职业看起来十分普通,但是他却在这个普通的职业上,将自己的作用做到了行业翘楚。

在重建天安门前,每当重要节庆,天安门城楼的群众大游行时,所使用的彩车,其中有很多就是出自姚来泉之手。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2)

姚来泉

例如1969年制作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彩车,一度成为国内各种香烟盒、火柴盒、邮票的首选绘图。由此便可见这个木工师傅的技艺有多了得。

天安门城楼作为古代能工巧匠的惊世之作,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人员压阵,即使是现代的技术,恐怕也会遇到瓶颈。

北京五建接到中央交代的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在中央的指示下,五建很快就组建起了专业的建设团队。

这个团队不仅技术过硬,而且都接受了严格的政治审查。为了方便管理,施工团队采用了军队式的管理。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3)

根据分工不同,将编制划分为木工连、彩釉连、瓦工连等五个连队,总人数超过五百人。除了五建的施工人员,还有两个解放军连队来到施工现场。除了担任警戒任务外,这些身强力壮的解放军战士,还可以帮着干一些体力活。

经过前期秘密准备后,天安门的重建工作终于要开始了。

1969年12月12日,才用三天时间,一个长66米的、高32米、宽37米的巨大棚子,将天安门围了个严严实实。

四天后,大棚完成了封顶。北京的居民们还在猜测,这次又在里面修建什么东西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这棚子里面,曾经的天安门已经要被拆掉了。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4)

由于这一次想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就需要直接拆旧建新。但是这和一般的拆迁不同,因为拆掉之后,我们还得在这上面建一个一模一样的,让人家根本看不出来的那种。

所以旧城楼一边拆除,工人一边绘制出相应的结构与木构件,并且还要把旧木件拍成照片,然后按顺序编码。

不同部件之间,还要标注它们是怎么连结在一起的。天安门城楼的上万个部件就这样依次拆除。

为了加快工期,工人们一刻不敢休息。在大棚内的脚手架里,飞檐走壁,一个又一个零件都被卸了下来。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5)

就在拆除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正小心翼翼进行拆除工作的工人突然发出惊呼,因为他一镐砸下去之后,却听到了有些突兀的金属声,这在天安门城墙里面是十分违和的存在。

工人警觉地拿起小铲子清扫周围的土块,结果居然清理出了一枚炮弹。

这枚炮弹长近半米,直径将近十公分。送给相关部门检验之后,确认了这是一枚来自八国联军的炮弹。

而这并非个例,在七天的拆除工作结束后,足足六枚炮弹被挖掘出来。这不仅是当年侵略者罪行的铁证,同样也让人感慨天安门的能够存留至今的幸运。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6)

拆除工作结束后,紧接着便是重建工作。虽然有着图纸与各种零部件图纸,但是这并非是一件容易事。毕竟要在旧址上,建设起来一个更加坚固,但是外形上却一模一样的建筑。

在天安门的建筑材料上,为了避免虫患等问题,都将从东直门城楼上弄来的楠木木料进行特殊处理后,继续使用。

而天安门城楼的那六十多根大柱子,这想要已有的城楼上拆,并不现实。

一开始人们想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面的原木,但是当时国内运输条件有限,根本没办法运出来。所以木头基本都是从海外进口来的一种类似红木的木材。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7)

在经过特殊处理后,不仅更加坚固,而且就算遇到火,也不会着,只会冒烟。

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施工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百来天的施工,一座崭新的天安门城楼出现在了大棚内部。

这座新城楼,在外观上与原有城楼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其结构、材料方面,相较于以前却是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

由于历史久远,天安门城楼已经出现地面沉陷,而重修的城楼,根据测量后,把沉降的87厘米又加了回来,让其恢复到了最初的高度。

1969年天安门是重建还是修复(天安门为何被秘密拆除后重建)(18)

而最后一步,便是挂国徽。

天安门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正中央,而国徽位于天安门的正中央。国徽在姚来泉的精心打磨下,经过多重审查,终于挂上了滑轮。

为了让国徽摆正,测量局的工作人员,专门用了国外的先进器械,测量足足三个小时,才将国徽稳稳当当摆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在经过党中央以及施工监管部门的验收之后,笼罩着天安门城楼的大棚终于可以拆除了。

随着大棚与脚手架的拆除,一座崭新的天安门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当首都居民还在赞叹这次修缮看起来效果不错时,并没有几个人知道,眼前的这座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城楼,已经再过去一百多天里,重生了。

各位读者知道这件事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