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集团的创始人史玉柱,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经历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29岁一穷二白的他选择下海经商,凭借着出色的经商理念,成为了亿万富翁,4年之后,史玉柱在国内亿万富翁排行榜上排第八,这也是他人生的巅峰时期。可惜好景不长,35岁那一年,他庞大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

他从亿万富翁,转眼之间变成了“中国首负”,负债近3亿,所有人都认为,他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唯独史玉柱不相信,落魄之后的他用了四年的时间,还清了债务,随后在昔日员工的帮助下东山再起,再次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坐拥405亿的资产,这样的沉浮经历,堪称商界的“战神”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1)

商业奇才史玉柱

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大学,毕业后创业经商

和大多数人一样,史玉柱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家境普通,但是史玉柱可不是普通人。按照现在的说法,上学时候的史玉柱,是标准的学霸,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那都是名列前茅。1980年史玉柱参加高考,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满分120分的数学,他拿了119分。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2)

浙江大学

作为怀远县的高考状元,史玉柱考上了浙江大学的数学系,从学校毕业之后,史玉柱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拿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然而史玉柱却不想止步于此,他想要进一步深造,毕业后又考进了深圳大学的软件科学系,成为了一名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后,史玉柱决定下海创业经商。

在1989年时候,互联网刚刚在国内兴起,围绕着互联网产生的行业,也成为了当时的新兴产业。具有出色商业头脑的史玉柱,在毕业之后选择下海经商,他带着自己独立研发的汉卡,和手头仅有的4000元创业资金,孤身一人跑到了深圳,承包了一个小的电脑部,开始了自己的经商生涯。

彼时的史玉柱不仅是IT天才,更是一名经商的天才,史玉柱研发的汉卡,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离不开产品本身质量过硬,但是前期没有任何名气的汉卡,又是如何打进市场,进入到客户的视线里的呢?史玉柱采用的方法是投放广告,扩大经销网络,以此来增加产品的销量。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3)

汉卡

在外人看来这种做法是一场冒险的豪赌,可是史玉柱赌对了,他投放的广告,很快就打响了汉卡的名气,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汉卡的销售额突破了400万,纯收入也超过了100万,这不仅为史玉柱之后的商业路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他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史玉柱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响亮。

3年的时间让史玉柱累积了足够的资本,在1991年他成立了巨人集团,在IT行业里是领头羊的存在,1993年巨人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6个亿。同时期的华为,销售额才刚刚突破1个亿,足可见当时巨人科技的实力有多么雄厚,业绩有多么惊人,刚刚过完30岁的史玉柱,就成为了亿万富翁。

IT行业竞争激烈,史玉柱率领巨人转型

1994年,随着国内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大量的国际IT公司,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一时间IT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国内的IT行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市场份额被国际公司抢占,国内IT公司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即便是像巨人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也经历了一番挣扎。

在大量IT公司都在发愁,在面对冲击时该如何转型的时候,史玉柱已经去确定了转型方向,带着巨人集团走出了挣扎的泥潭。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史玉柱选择了两个突围的方向,一个是做保健品,另外一个就是做地产。从结果来看,史玉柱的眼光十分独到,时至今日这两个行业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力。

1994年10月,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团,推出了脑黄金,这也是巨人的第一款保健品,当时保健品市场最有噱头的就是“补脑”,史玉柱抓住这一点,以补充DHA为商品卖点,迅速席卷了华东市场,并且向全国蔓延。汉卡的推广和销售模式,让史玉柱获得了一次成功,这种模式又被复刻到了脑黄金上。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4)

一时间各种有关于脑黄金的广告层出不穷,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让人不知不觉就记住了这一产品,上市短短四个月的时间,脑黄金的销售回款高达1.8亿,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史玉柱也再一次证明了他自己的经商能力。依靠着保健品成功转型,让巨人集团尽快地摆脱了泥潭,但也为这个庞大的商业集团,带来了潜藏的危机。

巨大的成功,让史玉柱过度膨胀

从白手起家,靠着IT行业在商界站稳了脚跟,随后又靠着转型,让公司迈上了新的高度,这让史玉柱和他的团队,都变得过度自信,甚至是过度膨胀起来。此时的史玉柱显得十分浮躁,做决定也不会像从前一样深思熟虑,运筹帷幄,经常是想到了什么就立马要去实行,完全不在意计划的细节。

脑黄金的成功,让史玉柱下定决心,要在保健产品行业里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商战,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巨人集团为一系列的保健产品,投资了5000万,在1995年,这样的广告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因为前期投放了大量资金,成本短时间内收不回来,后续的资金跟不上。再加上因为准备不充分,广告的内容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后这次广告投资一败涂地,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反倒是让巨人集团亏损了不少资金。

除了在保健品行业的失利之外, 史玉柱一心想要建造一栋能够代表巨人集团的建筑,他把这栋建筑命名为巨人大厦。这栋大厦自1994年2月开始动工。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5)

巨人大厦选址俯瞰图

在修建大厦的过程中,史玉柱凭借着脑黄金的利润和卖楼花,一步步地开始建造大厦。最初规划的巨人大厦是20层,在当时已经称得上是高楼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修建,修建大厦花费的资金,仍然在可控范围之内。

珠海当地听说了史玉柱要建大厦,也是以极低的价格给他批了土地。

有不少领导纷纷前来参观,都在期待巨人大厦的建成,一直有“典型”思维的史玉柱,对于巨人大厦的规模也是一改再改,到最后,目标变成了修建一栋70层的大楼。正是因为这座大厦,彻底拖垮了巨人集团。1996年,巨人大厦的建设工程一度陷入了停滞阶段,为了保证大厦能够完工,史玉柱几乎把所有投入到保健产品的资金,都调到了大厦建设工程中。

从史玉柱决定建造一栋70层大厦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栋大厦的建设成本,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期,1997年,资金链出现问题的巨人集团,正式宣布大厦的建设项目停工,此时的巨人集团已经被抽干了,大量的资金被调走,直接导致了保健品业务断崖式下跌,大厦没有建设好,当初买了楼花的人,也天天上门催债,史玉柱从亿万富翁,变成了欠债近3亿的负债者。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6)

烂尾的巨人大厦

短短两年时间,带着巨人集团重新杀回了市场

在巨人集团陷入困境后,关于史玉柱的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作为公认的商界奇才,用了4年的时间崛起,并且走上了巅峰,可短短3年的时间,他就被打回了原型,甚至还不如当年白手起家的状态。背负着近3亿的债务,没有人相信,史玉柱能够东山再起,可现实却让所有人感到吃惊。

沉寂了两年的时间,史玉柱带着他的团队东山再起,能够这么快地再次崛起,就不得不提到史玉柱手下的女员工程晨,她是巨人集团的老资历员工,是史玉柱非常重视的一位员工。在巨人集团面临困境的时候,程晨没有选择离去,她坚信史玉柱还能够东山再起,为此还向家里借了50万,给史玉柱作为二次创业的基金。

靠着这50万,史玉柱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这一次巨人集团主推的仍然是保健产品,这个产品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就是脑白金。因为手头资金不够,如何用脑白金打开市场,如何制定策划,史玉柱和他的团队,整整筹备了一年时间,最终选择江苏的江阴作为产品的试销点,1998年,依靠着完善的方案,脑白金在江阴市场取得了成功。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7)

紧接着脑白金开始在一二线城市推广,这次史玉柱吸取了之前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三四线城市,逐步向一二线城市推广,选定的试销点也都是有限的,成功之后再继续扩大推广规模。脑白金的成功,也让史玉柱重视的推广手法,方式更加详细,把礼品和脑白金捆绑在一起,更是让脑白金一炮而红。2年的时间,脑白金的销售额突破了12亿,史玉柱也还清了自己欠下的所有债务,成功地东山再起。

脑白金之后的黄金搭档,复刻了脑白金的成功,此时的巨人集团一改昔日激进的风格,稳扎稳打,实现了逆风翻盘。此后史玉柱又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重新进军IT行业,打造出了《征途》这一款风靡全国的网络游戏,最初没人相信,一个卖保健品的能够做出专业的网络游戏。

史玉柱成功背后的故事(负债3亿一人扛下)(8)

可是史玉柱不仅做出来了,还靠着巨人集团擅长的推广宣传,让《征途》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最火爆的一款网游。二次创业的史玉柱,取得了比之前更辉煌的成就,根据2019年的胡润中国富豪榜数据显示,史玉柱的身价达到了405亿,位列富豪榜313位。如今的史玉柱,把重心放在了投资行业,也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不过,他跌宕起伏的经历,却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