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话剧《海棠依旧》讲述故宫文物南迁史
制图/潘文健
晨报记者 邱俪华
11月10日到12日,根据故宫院史改编,记录故宫文物南迁历程的原创话剧《海棠依旧》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首部故宫人独立编演的话剧,该剧为观众讲述了八十余年前战火纷飞年代里的故宫文物南迁史,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演职人员都非专业演员,他们是故宫博物院的员工。
采访中,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编剧王戈告诉记者,上海正是这场南迁历程的首个目的地,距离此次演出的文化广场不远处便是当年位于法租界亚尔培路的故宫驻沪办事处,“虽然从北京南下第一站停留在南京一个多月,但目的也是为了找库房,最终找到的库房就在上海。”
剧情
真实和真诚写就“家书”
取材于1933年至1950年故宫历史上著名的文物南迁史,《海棠依旧》讲述了一家三代故宫人跨越半个世纪的沧桑往事。因为战乱,文物安危告急,故宫人肩负起守护文物的使命,一家人不得不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抉择和最终远隔两岸的命运……
舞台上,三幕戏分别选取了1933年南迁起运前夕、1944年抗战即将胜利以及1948年首批古物迁台三个重要的节点,展现了文物南迁历程中,护宝人顾紫宸一家的三次选择和诀别。剧中,一路随文物颠沛流离的顾紫宸给妻子、父母和儿子寄去三封家书,都是催人泪下的离别之语,编剧王戈表示,三封家书对应了杜甫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恰是暗夜中这些文明火种守护者不得不面对的命运,是一种时代与个人的碰撞。剧中既有饱含文人品格的汉唐诗句,也有充满哲学意味的典故寓言,文雅考究、切合身份的台词,让《海棠依旧》渗透出一股浓厚的“文人气息”;剧名中的“海棠”意象,则借助家书反复出现。
演出结束,不少观众落泪了,被剧中人的真情打动。对此,编剧王戈表示,《海棠依旧》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是因为“真诚与真实”,“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那场浩浩汤汤的故宫文物迁移保护历程,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段历史和这些文物保护者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播,今天很少有人知晓这些护宝人九死一生的故事。这也成为《海棠依旧》的缘起——这是一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我们作为故宫的新一代,应该深深地去纪念。”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也曾撰文表示,“记忆的重拾,源于内心的认同。”
演员
故宫人与前辈真心“对话”
台上,17位来自故宫的“演员”为观众带来了朴素真挚的表演。谢幕时,编剧王戈上台,向观众一一介绍了每一位演员,这一介绍引起台下不小的轰动,因为,主演们都不是专业演员,而是分别来自故宫的保卫处、行政处、开放管理处、文物管理处、修缮技艺部、资料信息部、文保科技部、出版部、展览部等一线部门。
这些故宫年轻人坦言,此次来到南迁文物停留过的上海演出感到十分兴奋。他们指着剧中的道具说,箱子上面的“寓”便来自“沪上寓公”几字,这是故宫人给南迁文物的编号,“寓公”指流亡他乡的贵族,说的就是这些远走他乡的文物。
作为《海棠依旧》中为数不多的专业戏剧人,该剧导演毛尔南直言,和大家看到的常规演出不同,《海棠依旧》从编剧、作曲,到演员,都是故宫的普通职工,就是这样一群“择一事而终一生”的当代故宫人,用他们的真心与前辈们“对话”,让《海棠依旧》成为一封用真情书写的家书。
编剧王戈访谈
“文物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种使命”
2012年,王戈撰写该剧时还是《紫禁城》杂志的编辑,现在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演出前,记者请他为观众解密《海棠依旧》这个“活的故宫衍生品”。他说:“和故宫许多文创产品一样,《海棠依旧》承载着故宫人的精神。对于故宫人来讲,文物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种使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当我们在国宝重器前流连忘返时,不要忘记,正是有一代代像马衡、欧阳道达、庄尚严、那志良等无私奉献的故宫人,才保住了这些国宝所代表的文化命脉。”
“海棠是故宫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问:为什么叫“海棠依旧”?
答:一个是,这个戏讲述战争背景下的悲欢离合,本身就很悲壮,我想寻找一抹温暖的亮色,而故宫的海棠花特别美。第二个原因是当年南迁到重庆的时候停留在“海棠溪”,再经过乐山,乐山又叫“海棠香国”,“海棠”一直伴随着故宫文物南迁的整个过程;第三是剧中讲到的那幅海棠画的故事……“海棠”是很多故宫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问:听说2012年12月首演的时候,单霁翔院长一开始以为就是团委的年轻人自己搞的一个业余作品,结果看完就不说话了。
答:是的,院长被惊着了,看完他就说要作为故宫重点推荐的作品,于是一直演到现在。
问:听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院长看完也不说话了?
答:那是2013年1月复排的时候,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也来了,一开始“不听话”,不肯带纸巾,结果看到一半到处跟人借纸巾,看完上台讲了40多分钟。因为这个戏就是这位院长的老师一辈的故事,很难不被“击中”。
问:听说后来卢浮宫的馆长也来看了?
答:对,那是2015年故宫90年院庆,我们就在故宫现在的仓库——宝蕴楼实景演出,当时那里有照片和史料展出,我们就决定用这个戏让那些老照片里的人走到观众眼前。那一轮一共演了8场,最后一场请了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馆长,卢浮宫的馆长也来了。宝蕴楼那里一左一右有两棵海棠树,一般是四五月份开花,那次演出是在十月份,居然树上开了一朵,特别惊喜。
“我们跟上海的渊源太深了”
问:故宫员工是怎样“成功转型”成话剧演员的?
答:当然主要依靠专业导演来帮助打磨。比较奏效的方式是,导演很会激发演员,善于挖掘年轻人身上与老一辈故宫人的相似点,经过勤学苦练以及这么多年的演出,大家都磨练出来了。我自己也演过,从2012年演到2015年。
问:今年“延禧宫”很火,这个戏里会出现吗?
答:其实延禧宫在清朝已毁,民国时期在延禧宫原址盖起了故宫里最坚固的库房,一直保存至今。
问:这些年故宫的文创越来越火,这次的话剧感觉是一个“活的故宫周边”,你们设计周边的时候有什么秘诀?
答:故宫是一个平台和载体,它是一个集传统文化大成的地方,故宫就从这个源头出发,去制作文创,而且国人的认同感也会很强。单院长是一个极其开明的人,只要对宣传故宫有好处,他一定会支持。秘诀谈不上,只能说故宫不会自我设限,也不会限制设计师的天马行空。
问:这次有什么特别要跟上海观众说的吗?
答:我们跟上海的渊源太深了,实际上,故宫文物南迁的第一站就是上海,虽然第一站落脚在南京,但其实在之所以在南京停留一个月也是为了找库房,最终找到的库房就是在上海,当时的天主教堂和现在的四川路上,主要仓库的位置就在这两个地方。所以,我们必须来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