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石膏井村通过“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推出现实版“QQ农场”,巩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近年来,石膏井村内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导致良田撂荒,有的因为种植管理不善,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收入。村“两委”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做才能盘活这些资源,既能充分合理利用农户闲置土地稳定增加农户收入,又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麻江县新增6家州级示范家庭农场(集体经济出新招)(1)

“现在城里的年轻人很少能接触到农作物种植,娃娃们对庄稼是如何长大的不清楚,老年人怀念以前种过的地。‘QQ农场’是前几年玩过的一个很火的游戏。考虑到村里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可以探索现实版‘QQ农场’这种模式,既解决了良田撂荒浪费资源的问题,又提高了农户收入,同时还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石膏井村党总支书记李文忠说。

石膏井村经过村党总支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方式决定先小规模的试做,根据运行情况再决定是否扩大规模。村“两委”首先想到党员杨春家,他家有6口人,夫妻俩在镇内务工,2个孩子在上学,多数时间就2个老人在家,种地实在有心无力。村级合作社将杨春家连片土地3.24亩流转过来后,以铺设小径、扎篱笆的方式分割成64块小块土地,以每块450元的价格出租给体验户,建立现实版的“QQ农场”。同时,通过石膏井村的驻村挂包责任单位宁洱县纪委积极向社会推介,目前64块土地已全部被认领,“QQ农场”初具规模,2022年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

“现在大家看到我们初期成效这么好,都想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李文忠说,“有了这个农场,还能吸引游客进村旅游、吃饭、住宿、购买农副产品,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石膏井村党总支将持续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拓宽发展渠道,抓住“思宁发展一体化”以及宁洱全域旅游的战略发展机遇,把石膏井村打造成为以突出历史文化为主基调,田园风光为依托的乡村旅游村寨,更好地增进农民福祉、发展农村事业。

(来源:普洱日报 通讯员 林帆 编辑:张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