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中国人都听说过三从四德,我问了几个周围的女同事,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三从四德的具体内容。其实,三从四德是两项性质完全不同的女性做人准则,现在看来实在不宜放在一处。

三从四德打三个数(什么是34)(1)

三从指女子应该“幼年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旧礼教下女人没有独立人格的性别歧视条款。即使在古代,也不是所有女人都尊从的,如慈禧,咸丰帝死后她的两个当皇帝的儿子同治与光绪都得听她的,但从来没人敢说老佛爷应该夫死从子。所以所谓三从,实质上就是剥夺一般女性人生自由的枷索。

四德指女子的德言工容,也就是品德、语言、针线、仪容,这是古代女子的为妻之道。

女子为妻的品德首先是夫为妻纲,这又是古代人三纲五常中的东西,即女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唱妇和。过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什么呢?才女易恃才而娇,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才女们,都不是甘为奴仆的主儿。在女德中,较为苛刻的是妒为女子德之大忌,怎样才算不妒呢,就是应该心甘情愿地不阻挠丈夫纳妾、宠妾,而且一旦妻子不育,无论原因在男还是在女,都应该主动为丈夫纳妾,因为为丈夫家族接续香火是做妻子的人生第一要务。最苛刻的德是贞,女子从一而终,所谓夫死从子,实际上是在道德上规定女子不得改嫁。大约从宋代开始,皇家为民间女子守节者立牌坊,以皇家荣耀的方式为世间女子树立榜样,一方面,女子要容忍丈夫纳妾狎妓,一方面,要求女子视贞节重于生命。中国有句骂人的话“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其实把这话送给封建社会的假卫道士们是最恰当不过了。

女子的语言,首先是要温良,要悄声细语,言语得体,不得高声,不可秽言,不传闲话,更不能随便与外人特别是丈夫以外的男人说话。一句话,女人要老老实实当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受气包。

女子旧时的技艺一是针线活二是厨艺,俗话说男人天下走,带着老婆两只手,做衣服是女子的本份,做不做得好针线对女子重要非常。烹饪也是女子必备的技能,人们常说,要拴住男人的心先要拴住男人的咀,妻子连好吃的饭菜都做不出来,还想拴住男人吗?

最后是容,女为悦己者容,为丈夫收拾打扮好自己的脸蛋身体是女子的必修课,旧时的女子,以贤持家,以色事夫,说白了就是一个能处理日常家庭琐事的既听话又不用给钱的床上用品。

女子四德的内容足以说明在旧中国女人是男人附属品的属性。

时代已到了二十一世纪,如果把四德的内容引进时代的因素,即使在今天也不失为当代具有东方美的中国女子的行为准则。

女德:道德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善良、诚实、宽厚、温柔,这些品德放在女人身上,无疑在今天也是选择妻子的重要标准。

女言:现代女子,沟通与交际是在社会上立身的基本功,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别说做事业,谈恋爱都难。

女工:女人的能力包括思维力、表达力、行动力和自省力,思维力决定了一个女人的判断、决策力;表达力决定了她是否能做为一个社会人,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地处事待人;行动力是指落实具体事务性、技术性工作细节的操作能力;自省力则是正确看待自身,不断进步的前提。

女容:是仪态仪表,是风度气质。现今讲究的女性常说,衣着得体,适度化妆,对自己是增加自信,调节情绪,对他人是表达一种尊重。这话说得很好,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男人可能有人会形容是潇洒不羁,但蓬头垢面的女人绝赚不到一句夸奖!爱美为女子天性,一个失去了天性的女人还要得吗?

你看,把德言工容的内容一换,放在当今依然十分适用。

其实男人也一样,做为社会人,男人也需顺从社会阶层的公众观念约束,同样有德言工容的要求。只不过,既使社会进步到今天,妇女解放虽然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整个社会依然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我们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总能隐约看到女子做为男人附属品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