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诗经系列的诗歌当中,我们今天讲国风当中的秦风,提到秦地您能想到的是黄土高原,能够想到那个西北老腔,他的苍凉,他的刚劲。秦风当中会有很多的篇目,都在讲这个战争或者讲他们艰苦的生活,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一篇叫做《蒹葭》,不少人都说这哪里是秦这个地方的诗歌风格啊,这分明是泥石流当中的一股清流。

诗经中比较长的十首诗(品味了下面这首诗)(1)

《蒹葭》在讲什么?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提到蒹葭立刻就回荡在耳边,“绿草凄凄,白露茫茫,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映像可能要比这首诗更加的深入人心。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蒹葭》,从《蒹葭》当中,大家去体会诗经的一个要点,这一个要点叫做重章复沓,这是诗经当中很多篇目经常用的。

我们知道《诗经》是唱出来的,现在的歌曲也有主歌,也有副歌,也有不断的重复,重章复沓,反复吟咏来干嘛呢?是来慢慢、慢慢的,把自己要描述的景色、要表达的感情给舒展开来。那我们来看重章复沓,我们的学习方法,不妨把相似的这个语言给他集中在一起,比如说大家看到这里头的第一节,也就诗歌当中的第一段蒹葭,蒹和葭,都是水边的芦苇,有的是矮一些的,有些是刚长成的。蒹葭苍苍。通常这个苍苍指的就是慢慢和茫茫的意思,而远远的看,我们看到,在我们画面出现的这个背景,它慢慢的延展开我们的视野,同时呢,打动我们心灵。

诗经中比较长的十首诗(品味了下面这首诗)(2)

白露为霜,这是什么时候早晨?秋天,因为这个露水在清晨,清晨是充满凉意的,凝结成白色的霜,我们眼中感觉到的是一种青灰色的巨大的背景,然后镜头推进看到了一片白茫茫,在这个过程当中,青,白奠定了整首诗的一个背景。

所谓伊人,这个人,有人也提到,说是不是也是在思慕贤才,因为《诗经》是经过孔子编纂的,把他放到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也有讲六经叫诗书礼乐易春秋,《诗经》是第一篇,因此,我们看到《诗经》孔子编过了,应该不能够是讲爱情的吧,是不是也在思慕贤才?有这个可能。那我们读诗,最幸福的就是按照你自己的理解,你能够深入进去,诗歌能够打开你视野,真正的触动你。所谓伊人,这伊人,我们还是把它理解成我心中的那个人,而在我们的现代文学当中,伊直接就表示她,她也就是我爱的那个人,就在水一方,她就在水的那一边,目标明确吗?真的不明确。你爱的那个人是谁,她在哪里?朦朦胧胧有一个人,模模糊糊她就在眼前,有青白的一个背景,在背景当中,清凉的心境以及对未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是如此的迷茫。

诗经中比较长的十首诗(品味了下面这首诗)(3)

我们把这首诗和上一次我们讲到的《关雎》做对比,《关雎》上来也是有一个关关雎鸠,也是有一个景的描写而。而这一篇呢,这个蒹葭苍苍,它的这个不是描述,也不是我们所说的比或者是兴,它是赋,它讲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而把类似放到一起,下面就是蒹葭萋萋,再有就是蒹葭采采,苍苍萋萋采采给予我们都是一片,这个苍茫的感觉。而白露为双就是早晨起来天太凉了,露水凝聚成白霜,到白露未晞,这个晞是什么意思?是干的意思。而且大家看他的组成,他跟日是有关系的,也就是太阳照在这个露珠之上,我们看到,慢慢的,这个露变成了霜,就是它有质感了,而这个霜又化成了露水又慢慢的变成气被蒸发了,它还没有干,再到白露未已,未已,从没有蒸发,到没干,到还能看到露水的痕迹,这是露水的痕迹,这也是早晨的痕迹,这又何尝不是自己搜寻的一个痕迹。

诗经中比较长的十首诗(品味了下面这首诗)(4)

那接下来再看到这个伊人,我想念的那个人,我暗恋的那个人,我心中的朦胧的目标追求的方向,她在哪里?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可能就在那一边,也可能非常具体的,就在河边,湄、涘也是水边的意思,就在水边。总之,那个人不是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地方,或者她就在我们的心中吧。而追求的路是怎样?可以是溯洄而上,也可以是溯洄从之,溯洄而上,强调的是逆流而上,那溯洄从之是顺流而下,一就是往上走,二往下流,上上下下的求索,讲道理和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讲到追求心中的那个伊人,也是好辛苦的上上下下。

有人可能想到说,我们刚开始是跟着走,后来又流着走,然后这里头怎么就走不出来了呢,大家别忘了我们在说的叫重章而复沓,他其实这些的意思是相近的,也有人说溯洄从之,这应该是陆地,为什么?因为下面有道阻且长路啊,不好走而且长路漫漫,我个人觉得诗其实很在乎自己的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更愿意说成道路阻,那么我先在陆地上走,觉得这条路太不好走了,那我来到了水中,我来到了水中,我觉得是不是和我心中的那个恋人越来越近了,结果,从水中长好像在水的中央,又觉得宛在水中坻,这个坻指的是水中的陆地,而宛在水中沚,这个沚指的是水中的平滩,也就是觉得一会儿他在水里,一会儿觉得在水中的小岛上,一会儿呢,又觉得在那片空地上,他总是就在眼前又好像迷茫在天边,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理解他有一个追求。

诗经中比较长的十首诗(品味了下面这首诗)(5)

同时呢,这个追求都是不定的,那我们再看到他找到这,一是阻且长,再一个是阻且跻,跻是什么?我们讲跻身于哪哪,这是登上,那路不好走,又登上,指的是路又太高了,太高险了,这也是陆地的一个表现,而至于道阻且右,这个右是回旋的意思,那你说这条路多不好走,如果我们去描述,你在看蒹葭当中体会到的这个道路,我们就能想到又长,又要爬坡,同时呢,还要来来回回找不到尽头,如果陆地不能满足我的追求的那个愿望,那我就到水里去吧,到水里,我又觉得这个人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在各个地方。

我们不妨把这首诗再和昨天的《关雎》作比较,《关雎》是一步一步越来越明确,从我爱你求之不得,到我有具体的方法接近你,我要琴瑟友之到终于获得了我人生的幸福,最后钟鼓乐之。而在这个《蒹葭》当中呢,这个人始终没有出现。可能就是心中一种无助的无望的理想,我们的生命可能就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人或者这样的一件事,这样的一种事物,他在我们心里头朦朦胧胧有一种感觉,他在,但是呢,当你要去找他的时候,却有没有方向、没有办法,没有前途,正是因为他带来的那种含蓄的美,或者说朦胧的困难以及总有目标,却总在迷离的、那种微妙的感觉,才使诗变得如此的动人。

诗经中比较长的十首诗(品味了下面这首诗)(6)

《诗经》,我们说,既有他的具体的表现的手法啊,不管是赋,是讲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讲比,有这一件事物自然的类比到另外一件事物,还是我们说的兴,由此及比。我想不管用什么样的手法,以及从层次结构当中的这个参差错落或者说回旋往复,他都带出在读这个《蒹葭》的时候,他会带出一种节奏之美,因为《诗经》是作为诗唱出来的,所以这样的诗歌呢,不要过多的纠缠于他的意思,更多的是在那个美妙的言语或者在那个丰富的事物当中,我们去体会如何来表达感情,如何来突显意境。美丽的蒹葭,让我们脑海当中再次出现这样的印象,就在秋天清冷的早晨,我默然发现我爱的那个人,为了追寻她,我这个登滩也好或者我顺流逆流全力的追求,但是呢,我没有找到她,可是这一段依然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候。读一段《蒹葭》,想想心中的那个朦胧又美好的追梦,蓦然觉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味就在于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