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是指用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经标准方法成型并按规定养护条件养护一定龄期的立方体试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混凝土抗压试块尺寸有要求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混凝土抗压试块尺寸有要求吗(混凝土抗压试块)

混凝土抗压试块尺寸有要求吗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是指用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经标准方法成型并按规定养护条件养护一定龄期的立方体试件。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根据试件尺寸可分为100×100×100(mm)、150×150×150(mm)、200×200×200(mm)等几种。试件的最小横截面尺寸应根据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选定,其中尺寸为100×100×100(mm)试件的骨料最大粒径为31.5mm;尺寸为150×150×150(mm)试件的骨料最大粒径为37.5mm;尺寸为200×200×200(mm)试件的骨料最大粒径为63.0mm。

依据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1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

1 取样方法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试样应在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约定地点随机抽取。

1.1验收批

1.1.1 用于检查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点随机抽取,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1.1.2 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来自同一搅拌站的混凝土,每浇筑50m³必须留置1组试件;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50m³时,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对单柱单桩,每根桩应至少留置1组试件。

1.1.3预拌混凝土每次取样应至少制作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和一组交货检验试件,并满足GB/T 50107标准规定。

1.1.4 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同组试件取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卸料量1/4至3/4之间混凝土中抽取。浇筑地点取样同组试件应从同一运输车混凝土中抽取,但不应从第一辆运输车混凝土中抽取。

1.1.5 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满足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留置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 

1.1.6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施工、监理等各方共同选定,且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宜均匀分布于工程施工周期内;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留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置,并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4)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每连续两层楼取样不应少于1组;每20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1.1.7 混凝土构件底模拆除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应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1.1.8冬期施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留置除应按GB 50204规定进行外,尚应增设不少于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

1.2 取样要求

1.2.1拌合物取样:

混凝土拌合物应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不宜小于20L。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宜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1/4处、1/2 处和3/4处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第一次取样和最后一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取样的混凝土应尽快成型。

1.2.2试件的制作

1)试件成型前,应检查试模的尺寸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试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T 237的有关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时,宜采用铸铁或铸钢试模成型。

b)应定期对试模进行核查,核查周期不宜超过3个月。

c)最小横截面尺寸应根据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选定。制作试件应采用符合规定的试模,并应保证试件的尺寸满足要求。

d)所用试模应精确安装,应保证试件的尺寸公差满足要求。

e)应将试模擦拭干净,在其内壁上均匀地涂刷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隔离剂,试模内壁隔离剂应均匀分布,不应有明显沉积。

2)混凝土拌合物在入模前应保证其匀质性。

3)宜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或试验目的确定适宜的成型方法,混凝土应充分密实,避免分层离析。

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b)试模应附着或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且无明显大气泡溢出为止,不得过振。

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应大致相等;

b)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mm〜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插捣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c)每层插捣次数按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d)插捣后应用橡皮锤或木槌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

b)宜用直径为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宜为10mm〜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且无明显大气泡溢出为止,不得过振;振捣时间宜为20s;振捣棒拔出时应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

4)自密实混凝土应分两次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模,每层的装料厚度宜相等,中间间隔10s混擬土应高出试模口。不应使用振动台、人工插捣或振捣棒方法成型。

5)试件成型后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沿着试模口抹平,试件表面与试模边缘的高度差不得超过0.5mm。

6)制作的试件上应有明显和持久的标记,且不破坏试件。

1.2.3试件的养护:

1)试件的标准养护

a)试件成型抹面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表面,或采取其他保持试件表面湿度的方法。

b)试件成型后应在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大于50% 的室内静置1d〜2d,试件静置期间应避免受到振动和冲击。静置后编号标记、拆模,当试件有严重缺陷时,应按废弃处理。

c)试件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O℃±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养护。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mm〜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但不得用水直接冲淋试件。

d)试件的养护龄期可分为1d、3d、7d、28d、56d或60d、84d或90d、180d等,也可根据设计龄期或需要进行确定,龄期应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2)试件的同条件养护

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留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2 送样要求

2.1样品数量:每组3块。

2.2样品状态:块状、尺寸正常,无缺角掉棱。

2.3试件信息齐全:工程名称、强度、成型日期、工程部位、养护方式。

2.4尺寸应符合要求:试件标准尺寸为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非标准尺寸为边长100mm或200mm的立方体试件。

3 样品检验项目及合格判定

应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具体如下:

1)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划入同一检验批的混凝土,其施工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应采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标准养护试件。

2)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

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时,对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0.95,对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1.05;

b)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时,宜采用标准尺寸试件;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其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0对组。

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强度评定

采用统计方法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当连续生产的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保持稳定时,按以下规定进行评定:

a)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3组试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mfcu≥fcu,k 0.7σ0 fcu,min≥fcu,k-0.7σ0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min≥0.85fcu,k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fcu,min≥0.90fcu,k

式中:

mf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精确0.1(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精确到 0.1(N/mm2);

σ0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精确到0.01(N/mm2);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0 计算值小于2.5N/mm2时,应取 2.5N/mm2 ;

fcu,i—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第i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N/mm2),精确到0.1(N/mm2);该检验期不应少于60d,也不得大于90d;

n — 前一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在该期间内样本容量不应少于45;

f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精确到 0.1(N/mm2) o

b)当样本容量不少于1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fcu≥fcu,k λ1·Sfcu

fcu,min≥λ2·fcu,k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fcu—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精确到0.01 (N/mm2);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Sfcu计算值小于2.5N/mm2时,应取2. 5N/mm2 ;

λ1,λ2 — 合格评定系数,按表1-19取用;

N —本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

表1-19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系数

c)非统计方法评定,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应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mfcu≥λ3·fcu,k

fcu,min≥λ4·fcu,k

式中:λ3,λ4 — 合格评定系数,应按表1-20取用。

表1-20 混凝土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系数

5)当检验结果经评定满足要求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不合格。

6)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推定,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a)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

b)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

c)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

d)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7)对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强度值应除以0.88后按以上规定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符合要求时可判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合格。

结构实体检验中,当混凝土强度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8)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蓄热法、 暖棚法、加热法等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时,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0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5.0MPa;对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