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的新冠状病毒席卷了整个中国,一时间病毒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了。疫情期间,我们不应、也不要忘记学习 。

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的课程内容及学习要求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是《春夏秋冬》,全文只有32个汉字,4幅小图和一幅大图,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孩子发散型思维、结构化思维、视觉化思维的教育。

相反,简介的文字、图画,能够让一年级的孩子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学习方法。

该课的学习要求是,认识并学会书写7个汉字,背诵全文。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1)

春夏秋冬课文内容


简单了解课程内容及学习要求后,我们来看具体的方法应用。

三种思维方式在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中的具体应用。

发散型思维、结构化思维、视觉化思维三种思维方式,在语文第一课《春夏秋冬》中的具体应用。

一、发散型思维在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中的具体应用。

1.什么是发散型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上边是百度百科给发散思维的定义,我理解的发散思维是从一个点去向四面八方去联想、思考,可以有一个点联想到一条线,一个平面,乃至是3维空间。

2.为什么要用发散型思维学习。

为什么要用发散型思维学习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两点: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3.采用发散型思维学习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春夏秋冬》。

在做发散型思维学习之前,我先让孩子读了两遍课文,以期孩子能顾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和孩子找来4页A4纸,并在每页纸的正中央分别写下春、夏、秋、冬四个字,之后再由各个字向周围引线,每条线对应一个由中央的字想到的字、词、短语、诗句等。

a.由春发散引出的字、词、短语、诗句。

关于春,孩子想到了: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2)

春引发的发散


b.由夏发散引出的字、词、短语。

关于夏,孩子想到了: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3)

夏引发的发散


c.由秋发散引出的字、词、短语、诗句。

关于秋,孩子想到了: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4)

秋引发的发散


d.由冬发散引出的字、词、短语、诗句。

关于冬,孩子想到了: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5)

冬引发的发散

e.由四季引发的发散。

关于四季,我们想到了: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6)

四季引发的发散

孩子是很喜欢这种发散型思维的。作为家长有时候你都会惊奇孩子的小脑瓜竟然能想出那么些光怪陆离的东西。

发散型思维能够深度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从而为孩子的创造力做铺垫,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面都不会差。

二、结构化思维在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中的具体应用。

1.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率开展,取得高绩效。

对于结构化思维,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以一定的形式、结构呈现,将事物结构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改造旧事物。同时创造新的事物。

2.为什么要使用结构化思维。

比如现在的非常流行的软件开发,通常都会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方式。

3.采用结构化思维学习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春夏秋冬》。

1)四季顺序关系及其各自特点、各自特点动作的关系。

a.课文标题与课文的第一段内容分别顺序对应。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7)

课文标题与课文的第一段内容分别顺序对应

b.课文题目春夏秋风,分别于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对应。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8)

课文题目春夏秋风,分别于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对应

c.四季春夏秋冬对应四季的特点以及特点间动作的对应。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9)

四季春夏秋冬对应四季的特点以及特点间动作的对应。

也就是说春、夏、秋、冬对应风、雨、霜、雪,风、雨、霜、雪对应吹、落、降、飘。

2).课文内容对应插图的空间关系。


课文对应插图的具体内容,存在由低到高的空间顺序关系。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10)

课文内容对应图画的空间关系

在孩子记忆的时候可以告知孩子他们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迅速地掌握课本内容,达到会背诵的目的。

对于结构化思维,孩子可能在一开始不是特别懂,慢慢地多个孩子讲解结构,孩子也会逐渐理解的。家长朋友们切勿太过着急,因为孩子一时没有掌握而生气,那样只会打击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三、视觉化思维在一年级语文第一课中的具体应用。

1.什么是视觉化思维。

视觉化思维是将繁杂、凌乱的文字以图形、图像等方式呈现,用以展示表达自己思考的一种方式。

简单举个例子,远古时期,没有文字,人们会在岩壁上作画,用于表达、交流、记事。

2.为什么要学习视觉化思维。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11)

春夏秋冬课文的内容


3.采用视觉化思维学习一年级语文第一课《春夏秋冬》。

在学习《春夏秋冬》这一课时,有4幅小插图和一幅大插图。

可以让孩子将课文的内容同图画相对应,把握要点,然后合住书,让孩子画下与课文内容先对的图画。

我家孩子是比较爱画画的,所以做这个模块的时候,孩子还是很乐意进行的。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可能在开始的时候画的不好,但只要孩子能够抓住要点,那么父母们还是需要多多鼓励的。

视觉化思维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朋友们的角色是一个引领者,要多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语文学习情况思维导图(我用发散型思维)(12)


用猜谜语的方式记忆新学的字。

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猜谜语,于是乎学习完新课后,我查了几个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谜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从另一个角度,以孩子喜欢的方式,教孩子多角度、多方面学习。

看不见摸不着,每天东奔西跑,赶路呼呼作响,停下静静悄悄。(风)

空中掉下千条线,有粗有细看得见。树木庄稼最喜欢。(雨)

天一变冷就出现,白色绒毛盖一片,玻璃树上和地上,太阳一晒就不见。(霜)

白色小花天上栽,北风一吹它就开,飘飘悠悠落下来,一夜世界就变白。(雪)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春)

夕阳底下一对瓜。(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