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的来源无从考证,但素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子琴以歌南风"等传说,并以内涵丰富、文蕴深远被称为汉民族的瑰宝,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中,不论是儒家的修身养性、中正平和还是道家的自然无为、潇洒自如亦或是佛家诸法空相、恬淡清幽,都诠释了古琴文化之深远。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1)

古人奏琴

"琴为心声,心为琴寄",古琴的出现让中国文人、尤其是士大夫们爱不释手。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琴艺娴熟,在他所教授的"六艺"中,琴为必学内容,孔子提倡琴乐之意就是教导弟子: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显现出儒家思想中正平和的风范。可以说从孔子开始,古琴就成了中国历代文人的一项必备之物,古琴音乐文化从此渗透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在儒家的各种思想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琴乐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

1、古琴音乐蕴含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

《新语.无为》"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子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可知,琴从远古时代便已存在,并与三皇五帝的圣德、治天下有关。

《礼记.乐记》记载:"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儒家通过对民的礼乐教化,讲究以仁政思想来治国,通过礼乐教化的熏陶传习使人们的道德情感能够和谐统一,而古琴是礼乐相行的乐器,《左转.昭公元年》记载"君子以近琴瑟,以礼节也,非以滔心也"。古琴以礼乐精神来荡涤心境,教化世人,达到儒家以仁政治国的特点。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2)

古琴音乐蕴含着儒家治国的价值观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倡"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音乐思想成了官方思想,而琴乐为乐教之首,古琴被赋予了道德教化的使命。

《史记.乐书》中记载:"以琴弦比君臣,以弹琴喻治国,琴长八尺一寸,正度也,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余大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则君臣之位正矣"。

琴前广后狭,宫、商、角、 徵 、羽五根弦象征着君、臣、民、事、物,六、七弦被称为文武二弦,尊卑有序,君臣有别,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体现了古琴以道德伦理,尊卑有序来教化世人,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特点。

古琴的声音清幽雅致、中正平和、余韵深远,与政治、礼、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体现了儒家治国的理念。

《诚一堂琴谈.集论》"古之圣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朱长文《琴史》"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致焉,穷则于以守命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弥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都论证了古琴对儒家"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古琴音乐"理国治家、政教心废、道德兴衰"的儒家思想价值观。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3)

古人奏琴

2、古琴音乐蕴含了儒家中正平和的审美观

中、和是乐教的主要内容。

《周礼.春宫》记载:"中、和、袛、庸、孝、友"为六德"。《国语.周语》记载:"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藩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詠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

孔子以儒家中和作为乐教的实践原则,把儒家的"中正平和"的思想渗透入古琴的音乐中,使人在乐教的熏陶下,趋向于敦厚平和的性情,以儒家的中和作为乐教思想的根本,提升人的德行生命,从而贯彻一种与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相适应的教化精神。可见,琴乐与儒家的"中正平和"能够完美的契合,进而达到教化世人。

古琴琴弦较长,震动缓慢,丝弦音色温润醇厚,加上琴身的木板及厚厚的漆胎覆盖,致使古琴音量相对微弱低沉,特殊的构造与音色决定弹琴之人以手在琴面上上下弹奏时,音量总会呈现出从激荡奔流到平缓温和的弱化趋势,从高到低,从急到平,音量的变化使弹奏者和倾听者心理上产生了"平和"、"中和"、"温润"的特点。

古人弹琴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琴家杨表正说:"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或观宇中;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静室,坐定,心不外驰,飞血和平,方与神合,灵与道合。"这些看似营造氛围的举动,其实都是为了在弹奏时能够以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来表达心中的情感,感受古琴淡然、平和的韵味。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4)

上水之间弹琴

古代文人奉行"中正平和"的儒家思想,做人为官都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抱负,在仕途得意之时,他们总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忙着为君王分忧,为理想奋斗,整天忙忙碌碌,片刻不得停歇,心里却失去了那一份淡然,那一份平和,"中正平和"的儒家思想反而缺乏了一种真正的韵味。

而在仕途失意之际时,他们常常以诗会友,以琴为伴,心中"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以琴自娱来排解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逐渐,他们形成了一种平和冲淡,超然脱俗,不拘形迹,不羡富贵,不重荣辱,随遇而安,一任自然的人生态度和处事风格,真正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的超脱境界, 更符合了儒家的中正平和的审美趣味。

二、 琴道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

古琴作为儒家思想准则的艺术"道具",成为了儒家的高下尊卑的尺标和人格道德的衡量,其艺术哲理中体现了儒家的尊卑、规矩、中正、温厚的思想观。论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以古琴的道义求得循规蹈矩、中正平和、深沉悲壮的人生哲理。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5)

琴的样式

1、古琴样式构造体现了儒家艺术气质

古琴的外形构造,结构比例,色彩渲染等方面都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遵循了儒家循规蹈矩、天地万物尊卑有别的思想。《五知斋琴诸·上古琴论》所云:"昔者伏羲之王天下也。仰观俯察,感荣河出图,以画几卦,听八风以制音律,采峄山孤桐,合阴备阳,造为雅乐,名之曰琴",又曰"古先圣贤造琴,其状不一,而制度尚象则有定式"。

古人造琴,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巧妙地融入古琴之中,并且古琴的每个部位的名称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使其与自然、与人和协调统一。

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岁三百六十五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有上下,象天地之气相呼吸也。其底上日池,下日沼。池者水也。沼者伏也,上平则下伏,前广而后狭,象尊卑有差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龙池长八寸,以画几风。风沼象四寸,以合四气。其弦者有五,以按五音,馅饼感五行也。大弦者君也,缓和而隐。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迨至文武加二弦,所以雅合君臣之恩也。

所以说古人造琴的独特象征意义,以琴为构造样式象征着天地万物君臣有别、尊卑有位、高下有序的人生准则,古琴的构造样式体现了儒家思想。

2、 古琴艺道与儒家人生哲学思想的契合。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6)

琴道

"道境无声,道人废弦,是为弦外音,'弦外音'是哲学音乐,妙在丝弦之外。哲学音乐,非音乐也。琴乐之为道,是为琴道。

儒家正是在琴道中发现了其蕴含的"悲、喜、乐、怨""修、齐、治、平"等人生性情、来感受天地宇宙世事无常的人生意义。

这正是"五音画正,天下和平,而兆民宁,雅乐之感人也",古人真诚地赞美道:"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生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乐记·乐象》

古人那时就已经探寻到古琴之乐与沧桑人世和飘渺宇宙和的生命的共同脉动,高度关注并极力感悟着其中孕育的与儒家人生哲学命意相应照的深层的人类精神。

嵇康在他的《琴赋》中入仓琴艺表述的心志反响描述的更为精妙:"若论其体势,祥其风声,器和故逸,张急故声清,闲、辽故声卑,弦长故徵鸣,性洁净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以上名家对琴之感怀,无不是对着儒家的"琴尚冲和大雅"的审美标准,来谈论其琴乐具有的"得陶台性情、求中正平和"这一独特的儒道之风化作用。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7)

琴以养心

《琴道》记载:"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古琴在端正人心、表达心志、改善人格修养方面有着显著的独立品格和非同凡响的审美韵味。尤其是在儒家思想文化的传达过程中,历来担负着其艺术地演绎历史哲学的视听典范的主角,在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进退自如"处境均须完其身的思想,一贯成为"士人"们追求的人格范型。

北宋时期的朱长文道:"是故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可以观政焉,穷则于守命焉"

历代名士虽然通常不能直接实现儒家想象中的宏大理想,但是他们却能在面对现实与理想、个体与集体、精神与物质、入世与出世等矛盾境遇时,依据儒家所规范的人格形态,将其有机地整合在一个完整的自我世界中。

古琴中的七种艺术 琴乐平和琴器中正(8)

琴韵自然

这从魏晋名士的即"人生若霜露,天道邈悠悠"而又"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嵇康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而又操琴字鸣地"非汤、武而薄周、孔"最终临刑之际从容奏琴《广陵散》之乐章以身殉志的人世壮举,凡此种种几乎无不是应着琴乐之声蕴含着那股儒家的深沉哀怨而又响亮悲壮的人生哲理和那令人回肠荡气的浩然胸襟。正因为如此,古琴艺道与儒家的人生哲学思想深深地镶嵌在一起。

结论

琴乐舒缓自然、温润平和,蕴含了儒家以道德伦理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琴器中正雅致、古朴规矩,营造了儒家君臣有别、尊卑有位、高下有序的人生准则;琴道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契合了儒家悲壮而又深沉的人生哲理。古琴文化之博大精深,深深地镶嵌在儒家文化的方方面面,不愧是中华文化之精粹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