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摆》一课,我对小学科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位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准备了铁架台、角度标识、钩码等探究材料,也在课的开始部分演示讲解了摆的摆线、摆角、摆锤,并交流了生活中的摆钟、秋千、风铃等摆的应用物但在实验环节,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培养低年级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培养低年级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科学认知能力的提升)

培养低年级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

最近,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摆》一课,我对小学科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位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准备了铁架台、角度标识、钩码等探究材料,也在课的开始部分演示讲解了摆的摆线、摆角、摆锤,并交流了生活中的摆钟、秋千、风铃等摆的应用物。但在实验环节,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下面,大家从摆角大小、摆锤轻重、摆线长短这三个因素中选择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摆动快慢到底与什么有关?看哪个小组研究得快?”

教师一声令下,各组学生就紧张地忙了起来:有的小组还没来得及分工,大家就扯起了摆锤,有的小组本来想研究摆线长短,结果还没完成又改成了研究摆锤轻重对摆动快慢的影响,有的小组学生不会使用秒表计时,有的小组没有记下实验记录……而教师则如消防队员般到处救火……但毕竟力有不逮,学生获得的实验数据不全面、不准确,有的小组甚至没有完成如此简单的实验,学生的汇报流于形式,形不成证据链条,也就无法得到预设的实验结论,于是教师草草收场,直接告知学生实验结论,学生在一知半解中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表面上是给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但是,教师却没有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方案,包括材料的选择、成员的分工、步骤的确定等,这就导致了活动的无序化,学生的观察、表达、操作等能力的提升幅度很小,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没有形成深刻的探究体验,对可以重复验证的方法步骤不甚明了,认知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科学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科学认知能力的重要学科。科学认知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是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是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处理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监控能力、评价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总和。其中,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是科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科学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都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有价值的真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领学生动手之前规划科学探究的步骤、精心准备材料、思辨探究方法,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镶嵌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探究活动中。比如除了肉眼的观察之外,借助秒表或摆模型教具来实现数字化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证据信息;在动手之前就让学生思考,当分别控制摆锤的轻重、摆角、摆线长短时,思考设计对比实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想象在不同条件下摆动快慢情况,再进行现场观察、结果对比,进而真实探究出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记录数据,画出不同摆长下摆动次数的柱状图等统计图表,实现思维可视化……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探究,逐步培养与提升科学认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教师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指导作用,及时搭建探究脚手架,引领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探究的全程,在智慧的复演中实现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肥城市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25日第7版

作者:范明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