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1)

华裔建筑师林璎(Maya Lin)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评为“2022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1989年,21岁的林璎因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设计成名。她家世显赫,祖父林长民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教育家,她的姑姑是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华盛顿邮报》评价,前人身上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最终塑造了林璎和她的作品。为林璎撰写“《时代》百大影响力人物”推荐语的华裔小说家伍绮诗 (Celeste Ng)写道,林璎的作品“将眼前的世界与可能被遗忘或忽视的东西分层展现”:“它们揭示了长期以来被社会忽略的、‘令人不悦的’的事实:比如环境退化的代价、物种灭绝的破坏性、美国在民权与性别等方面长期不公平的事实。”

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2)

悲剧在建筑中重生

林璎设计生涯的关键节点与创伤密不可分,那可能是国家或社会的历史创伤,有时也是她个人的痛苦。建筑成了这些痛苦的宣泄出口,是个体与群体缅怀过去的站点。在1994年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中,她在开场就直言:“如果不能坦然接受痛苦和死亡,就永远无法对过去释怀。”

林璎指的是她的成名作,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1980年,还在耶鲁大学攻读建筑学的林璎看到同学带来的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海报。她独自完成设计投稿。因为时间仓促,文字稿中还有晕开的墨水点没有处理。林璎当时“不认为设计稿会有什么成绩”,“它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1026”。在课堂中,这份提案的最终成绩只有B。未曾想到,1026号设计稿在参加竞赛的1421份提案中获得第一名。林璎的建筑系教授也投稿参赛,但输给了自己的学生。与华盛顿特区高耸而壮观的纪念碑不同,林璎的纪念碑是两面组成V字的墙壁,刻有5万8000多名阵亡军人的名字,墙壁一路延伸,最终沉入地面。

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3)

1981年,林璎在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设计大赛上。

设计引发两极反应。有的老兵批评设计“没有英雄气概”,没有爱国主义象征。还有一些人批评它的色调,认为黑色是“羞耻、悲伤、堕落的颜色”,星条旗的红与蓝去哪儿了?27名共和党议员向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写信抗议。更多人不满的是林璎的身份。“我知道许多人感到被冒犯,”林璎回忆,“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不但不是退伍军人,她——对,她还是个女人,是个亚洲人。”在支持者看来,林璎设计精妙、简单而震撼。有人形容它“是一首对死亡与牺牲的圣歌”。其他设计将逝者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林璎让逝者的姓名按死亡时间出现。前来悼念的亲属先在记录册上找到亲人的名字,再根据索引找到正确的位置:“对于几百个史密斯(Smith)的亲人来说,难道让他们站在碑前,掠过一个个史密斯的名字来找自己的亲人吗?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为他花三分钟,去记住他到底死于何年何月。”

“我的本意就是让人哭泣。只有这样,你才有勇气转身离开,回到现在,回到光明里。”林璎的设计两次被推翻,最终于1982年落成揭幕。纪念碑对公众开放后好评如潮,每年有数百万来访者。有媒体称纪念碑是“林璎这代人中最打动人心的建筑设计”。在《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的镜头中,穿着军装、装着义肢的士兵,独自抱着孩子前往悼念的亲属,对着黑色花岗岩上的名字默默流泪。《华盛顿邮报》评价,越战纪念碑“是来自亚洲、关于亚洲战争的纪念碑”,它的成功与林璎的亚裔身份、她身上的中西交融密不可分。“它是一个千年文化在一个来自俄亥俄州的华裔美国女孩身上被转化的故事。”

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4)

林璎设计的公民权利纪念碑。

中与西,传承与交融

中与西。成长于如此显赫的家族,林璎的童年注定在两种文化中穿梭。她的父亲林桓曾任俄亥俄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母亲是文学教授。林璎高中时书不离手,既看幻想小说,也看哲学家萨特与加缪,由此开始思考死亡与存在的意义。虽在美国文化影响下长大,林璎不是“美式女孩”。她的一头黑发长到腰际,讨厌学校舞会、化妆品和运动比赛,喜欢跟着父亲学习雕塑,有时和哥哥下棋。林徽因曾在耶鲁大学学习舞台设计。林璎的父亲形容,女儿和姑姑有一丝相似:“林璎非常敏感,很情绪化,对艺术很感兴趣。她像所有林家的女儿一样坚强、独立、有才华、坚定。”林桓评价,女儿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中那种含蓄和简单“是东方的、道的影响”。

“父母给了我很多选择。”林璎说21岁之前都不知道家里这么有名。越战纪念碑比赛后,父亲带她参加中国大使馆的活动时,林璎才知道自己的姑姑是谁。她对视频媒体“一条”说:“我的父亲很崇拜姑姑。父亲给了我和哥哥一样的关注,他鼓励我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我认为其中部分原因就是他崇拜自己的姐姐……在某些方面,火炬似乎传到了我的手中。”

有了越战纪念碑的名气,林璎毕业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1989年,她为阿拉巴马州南方贫困法律援助中心设计了公民权利纪念碑(The Civil Rights Memorial)。那又是一段埋藏在建筑材料之下的悲痛历史。它纪念的是1955至1968年间因种族歧视被杀害的40名美国人,这里也是民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发起运动的地方。林璎在圆形桌面上凿出一条民权运动的时间线,伴随40名公民的名字,水流缓缓掠过这些时间与名字。还有金的名言:“我们现在并不满足,将来也不会满足,除非正义与公正如江海波涛,滚滚前来。”“当参观者用手指穿过水流,触摸刻在黑色石头上的、曾为人们争取权利的人的名字时,这是一幅共融的画面。”《纽约时报》评价。

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5)

人们在越南退伍军人纪念碑前缅怀逝者。

不被死亡所局限

在接下来几十年中,林璎刻意避开纪念碑项目,“不想局限于用艺术展现死亡,连9·11纪念碑的邀请也拒绝了”。她为母校耶鲁大学设计了《女性之桌》,桌面上的螺旋数字代表每年考入耶鲁的女学生人数。从零到十,再到成百上千。她设计了花园、创作雕塑与艺术装置。林璎在记者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的采访中说,她的每一次设计背后都是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当她读到民权运动中的故事、耶鲁女学生曾被允许旁听但不能提问等历史时,“我感到背脊发凉”。因为曾经饲养鹦鹉,林璎对自然很有兴趣。她对环境与自然的思考反映在装置艺术作品《北极圈》(Arctic Circle,2013)与《幽灵森林》等作品中。《幽灵森林》将49棵因气候变化而死亡的松树立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里,像漂浮的幽灵审视现代社会。在三十多年的设计生涯中,她坚持自己的工作方式。没有社交媒体,很少接受采访。她的长发变成齐耳短发,不变的是低沉的声音。工作时她慢条斯理,不为外界压力所动,她的同事形容:“谁也别想催她。”

她还从科学中寻找灵感。林璎的装置艺术作品《波场》(Wave Field)用泥土、草地做成高低起伏的波浪,“我喜欢把人和脚下的土地连接起来”。林璎说《波场》是她个人最喜欢的作品,她首次接触到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这些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涉及的领域。在向科学家求教的过程中,林璎感受到艺术创作中的科学与理性。她最终将又科学写成诗歌:“《波场》是一首诗歌,它很温和,充满人性,它像一个避难所,又有一些趣味,随着太阳照射的变化而变化。《波场》表达了我希望作品与大地完全融合的愿望。”

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6)

林璎的艺术作品《波场》。

华人新开始

理性、感性、历史与当下最终在林璎的设计中交织。2021年,林璎第一次在建筑项目中面对自己,而不是某个群体的创伤。为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设计的图书馆落成时,她的丈夫、摄影师丹尼尔·沃尔夫(Daniel Wolf)突发心脏病去世。与两个女儿同住三周后,林璎选择回到工作室、参加图书馆揭幕活动。她对记者回忆这段经历时“声音颤抖”。史密斯学院对林璎有特别的意义。她的父母在这里相识相爱。林璎为图书馆增添了两翼,拆掉挡住视线的小楼,重新安装面对面的座椅,让因新冠疫情而关闭的学校重新有面对面阅读、交流的空间。她设计了大落地窗,方便喜欢观鸟的人坐下观察自然。项目落成时,林璎称自己的所有情绪都有了落脚之地。在这座建筑中,她与已经去世的母亲、曾在大学中日夜苦读的自己、喜爱收藏书籍的丈夫重逢。

林璎的事业轨迹也是美国社会变迁的缩影。除了林璎,2022年还有运动员谷爱凌、陈巍,演员刘思慕等亚裔一同登上《时代》“百大影响力排行榜”。同月,她设计的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宣布闭馆改建,2025年重新对公众开放。2009年,她以四合院为灵感设计了这座博物馆。馆内贴满华裔的奋斗故事。早期的华工、从政的移民二代,林璎称这是“华人过去的文化引力如何与今天互动”的故事。华人博物馆,像当时的华裔群体一样,较为沉默,不被公众关注。新冠疫情后,美国各地针对亚裔的种族攻击事件频发,美国华人博物馆宣布投资1.18亿美元重新设计一个由展览空间、剧院和教育活动中心构成的建筑。博物馆主席南希·姚·马斯巴赫(Nancy Yao Maasbach)说,重新修建华人博物馆本身就是华人群体变化的体现:“纽约唐人街和亚裔美国团体(在疫情期间)受了很多伤害。这里将是我们治愈自己、呼吸与怀抱梦想的空间。”林璎对彭博社说,新的华人博物馆“将是一个开放、友好、温暖、欢迎所有人的地方”,她希望再次用建筑帮助一个群体愈合。

内容来自《周末画报》,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撰文—林湃

编辑—Y

图片—Maya Lin Studio、Getty

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7)

林璎建筑作品(建筑师林璎登时代百大)(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