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赏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感受如诗如画的中秋浪漫昨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来自苏州市评弹团的青年演员谢岚以软糯细腻的评弹唱段为央视中秋晚会掀开演出篇章,而在这场为全国观众精心烹制的“赏月”艺术盛宴里,独具江南特色的舞美布景和苏州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也抓取了不少眼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吴侬软语的魅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吴侬软语的魅力(吴侬软语诗情画意)

吴侬软语的魅力

听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赏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感受如诗如画的中秋浪漫。昨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来自苏州市评弹团的青年演员谢岚以软糯细腻的评弹唱段为央视中秋晚会掀开演出篇章,而在这场为全国观众精心烹制的“赏月”艺术盛宴里,独具江南特色的舞美布景和苏州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也抓取了不少眼球。

晚会围绕《江月初照》《山河明月》《皓月千秋》三个篇章徐徐展开,伴随三大篇章的进行,苏州市评弹团的优秀青年演员谢岚、陆佳麒连续3次出场,为观众演绎了苏州评弹《春江花月夜》的部分唱段。在《江月初照》篇章的表演中,一首《花好月圆》为夜幕下的木渎古镇更添诗情画意,来自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中心的评弹演员杨仕君唱了一小段《白蛇传·赏中秋》,吴侬软语,令人陶醉。“虽然在晚会上只是出现了不到3分钟,但我们用了整整3天时间排练、录制。”谢岚告诉记者,这次他们主要以俞调、蒋调的唱腔进行演绎,但又略有创新。尤其是第三段男女声对唱,按照以前的唱法是你一句我一句,这次以类似男女声二重唱的方式呈现,既不影响传统唱法,又有点不同于传统。

据悉,苏州评弹《春江花月夜》唱词来自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被誉为“孤篇压全唐”,曲则由苏州著名作曲家陈勇谱写。“由于受时长的限制,每一段不能超过1分钟,所以此次演绎的《春江花月夜》比传统曲调要稍微紧凑一点。演唱的伴奏还是以琵琶、三弦为主,又加入了乐器伴奏,使观众听起来感觉更丰满一些,但不影响传统的韵味。”陈勇说。

除了独具江南特色的苏州评弹,苏州交响乐团的乐手和苏州歌舞剧院的演员们也在今年中秋晚会中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在苏州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许忠的执棒下,乐团的乐手们不仅完美配合了节目《千千阙歌》《我们会更好》的演出,还与钢琴家孔祥东、小提琴家高参、大提琴手欧阳娜娜联合开启了《长江之歌》的演奏,在苏州这个长江文明的守望地,艺术家们通过慷慨激昂的旋律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纵情讴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节目时间不长,大家在户外高温下录制了五六个小时,却都保持着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没人有怨言。”苏州交响乐团第二提琴副首席贾晓可告诉记者。另外,苏州歌舞剧院此次也有27位演员参与晚会演出,为歌曲《记得要勇敢》《生生不息》《海上明月》伴舞。

在今年的舞美布景上,更多展示了苏州的古典精巧与江南韵味。在超级月亮的大屏幕背景下,亭台楼阁、小桥回廊、荷花池塘掩映舞台四周,360度全景展现了古今交融、水韵灵动、赏心悦目的舞美盛况。在主舞台正中央亭子上,“一轮明月常相伴,洁净无忧好时光”的对联赫然呈现,该书法作品正出自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危冰之手,这也是他第二次为央视中秋晚会书写对联。“上一次是2020年,这次中秋晚会在苏州举行,因此这次对联采用了草书进行创作,我书写得也更加认真,为了写好这副对联,我连续创作了五六个小时,写了厚厚一沓纸,最终选出这副最满意的。”陈危冰告诉记者,他也希望借此机会更好地展现吴门书画的魅力。

记者 罗雯 姜锋

《苏州日报》2022年09月11日A03版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_媒体聚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