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在室外放电影,这在我国农村七十年代开始流行。农村放电影,一般选择在某个农民家宽敞的门口或是在麦场里进行,采用放映机或是活动影布。在七十年代的农村,一般放电影都是生产队组织的。每次哪个村子晚上播放电影,其他村子的人会走三四公里路甚至七八公里的路前来观看。很多时候,人挤人看不清演的是什么,农民们白天在生产队干一天活儿,下午再走几里路,电影看到一半,已经瞌睡的睁不开眼睛了!

  6月7日晚上,村民们早早的就出来看露天电影。放映员还给观看电影的村民准备好50-60个小马扎,供村民免费坐。放映员介绍:我们杜三村是每个月的7号放映电影,有古装片、喜剧片、战争片、戏剧片等26部不同的精彩影片同步播放。影片主题积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如果当天遇到下雨,他们会到下个月加播一场放映。放映员说:有时放映中途下起了雨,我们会为村民撑起伞,坚持放映完。虽然家里的电视大了,有了空调也不热了,但是那个年代的大爷、大妈们,还是愿意看露天电影,那个有着不同回忆的时代,是难忘的。

农村公益露天电影放映(炎炎夏日公益电影下乡放映)(1)

今晚的第一部电影是《小官大道》,它讲的故事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作为背景,以基层“小官”为原型题材,讲述的是一个农渔小村在进行新农村城市化建设,奔小康路上所发生的动人故事,描述基层小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和问题面前,展示出大为国小为民却不为己的为官之道,《小官大道》将成为2018年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点摄制推出影片之一。

农村公益露天电影放映(炎炎夏日公益电影下乡放映)(2)

农村公益露天电影放映(炎炎夏日公益电影下乡放映)(3)

农村公益露天电影放映(炎炎夏日公益电影下乡放映)(4)

观看警示片

农村公益露天电影放映(炎炎夏日公益电影下乡放映)(5)

  《跑旱船》影片讲述是新农村形势下的黄昏恋故事,表现了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新潮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比如牡丹、武术等,彰显农村群众的幸福生活的故事。

农村公益露天电影放映(炎炎夏日公益电影下乡放映)(6)

杜三支部委员孙林堂代表村为公益电影下乡活动签字

农村公益露天电影放映(炎炎夏日公益电影下乡放映)(7)

  弹指一挥间,十几年过去了。一场场百姓喜闻乐见的影片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不仅是一个流动的地面电影频道,更是打造“政策村村通”工程的综合服务平台,新政策、新信息和新技术将通过该平台送下乡,直接服务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