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1)

启蒙时期

冬虫夏草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是从唐代冬虫夏草入药开始,到清代末年的千余年中,人们对这种跨界组合的的物种充满了好奇,也赋予了很神话色彩。

但是至于它是如何形成一直没有定论,我国古代的医药学家虽然一直在研究其生长过程,但未能揭开谜底,致使冬虫夏草一直被云遮雾罩,显得神秘莫测。

探索时期

大约从清代以后,随着人们对冬虫夏草认识的增多,有关冬虫夏草的生态环境、生长过程及生理特性的记载也越来越多。

如吴仪洛《本草从新》说:它产在四川及云、贵,“冬在土中,身体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

《青藜余照》说:“四川产夏草冬虫,根如蚕形,有毛能动,夏月其顶生苗,长数寸。至冬苗槁,但存其根,严寒积雪中,往往行走于地上。”

《七椿园西域闻见录》说:“夏草冬虫生雪山中,夏则叶歧出类韭,根如朽木。凌冬叶干,则根蠕动化为虫。”

徐厚山《柳崖外编》说:“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2)

入夏虫以头入地,尾自成草,杂错交于蔓草间,不知其为虫也。交冬草渐微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

盖随气化转移,理有然者。”绍兴平蔡仲先生说:云南丽江产冬虫夏草,“其草冬为虫,一交春,虫蜕而飞去。土人知之,其取也有期,过期无用也。”

朱排山《柑园小识》说:“冬虫夏草……,冬生土中如蚕,夏则头上生苗,形长寸许,色微黄,较蚕差小,如三眠状,有口眼,足有十二,宛如蚕形,苗不过三四叶。”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说:“夏草冬虫,夏为草,冬为虫,长三寸许,下趺六足,胆以上绝类蚕。”从上述记载看,时至清代,人们已经了解到冬虫夏草是一种生在川、云、贵的雪山上,“冬则为虫,夏则为草”的物种。

然而,这些记载无论对虫草的生态环境,还是对其生长过程及生理特性,均是模糊的、不确切的,与事物的真相相差甚远。毕竟古代的科学不发达,对许多事物看法都不够全面。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3)

阴阳一体假说

至于冬虫夏草为什么能由冬天的虫变为夏天的草,古代本草中论述得很少,惟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卷五》中有所论及。

他在书中说:“物之变化,必由阴阳相激而成。阴静阳动,至理也。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谓一阴一阳,互为其根。

如无情化有情,乃阴乘阳气;有情化无情,乃阳乘阴气,故皆一变而不复返本形。田鼠化駕(即一种小鸟),駕化田鼠;鸠化鹰,鹰化鸠,悉能复本形者,阳乘阳气也。

矿石化丹砂,断松化为石,不复还本形者,阴乘阴气也。夏草冬虫,乃感阴阳二气而生。夏至一阴生,故静为草。冬至一阳生,故动为虫。

辗转循运,非若腐草为萤,陈麦化蝶,感湿热之气者可比。入药故能益诸虚、理百损,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然必冬取其虫,而夏不取其草,亦以其有一阳生发之气可用。”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4)

赵氏的此段论述,一般人读起来比较吃力。实际上赵氏是想借助于古代的阴阳学说,来说明冬虫夏草为什么能由冬天的虫变为夏天的草。

他认为冬虫夏草之所以能由冬虫变为夏草,是由于它秉承了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在阴阳转化规律的作用下,才发生了动态的属阳的“虫”与静态的属阴的“草”之间的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既不同于同属于阳的两种不同动物间的相互转化,也不同于同属于阴的两种不同矿物间的相互转化。

由于历史的局限,赵氏的这种解释远未触及冬虫夏草能由虫变草的实质,在所举的实例中有的是主观推测,不但没有说明冬虫为何能变夏草的道理,反而令人感到玄妙难解。

现代研究明真相

按现代生物学说,“虫”与“草”是自然界两大类别的生物,一个属于动物,一个属于植物。在动物和植物之间,是不可能相互直接转化的,虫不能直接转化为草,草也不能直接转化为虫。

那么,冬虫夏草究竟是怎样生长的?为了弄清这一问题,当代的科学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无数次的观察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

长期生活在地下的虫草蝙蝠幼虫,虽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却时时刻刻受到冬虫夏草真菌孢子及菌丝的侵扰。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5)

冬虫夏草真菌为了生存,为了延续后代,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寄主。每年6月中旬后,特别是到了7、8月份,冬虫夏草真菌的孢子及菌丝,在遇到虫草蝙蝠蛾幼虫后,就使出浑身的解数对其入侵。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6)

它们侵染蝙蝠蛾幼虫的途径有二:

一是从口而人。子囊孢子被弹射到土中后,有的就黏附在植物的根部,有的就发芽形成菌丝或菌落,当蝙蛾幼虫将粘有子囊孢子或菌丝段(或菌落)的食物吃到腹中后,子囊孢子或菌丝就通过消化道,进入其机体。

二是从皮肤而入。蝙蝠幼虫的表皮,虽然能抵御外敌的侵袭,但子囊孢子及菌丝在化学酶或物理力量的作用下,仍然能穿透蝙蝠蛾幼虫的表皮,侵袭其机体。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7)

子囊孢子及菌丝侵入蝙蝠蛾幼虫的机体后,以其内脏为营养,进行发育生长。菌丝在幼虫体内迅速蔓延,很快就充满虫体。

此时幼虫因中毒性反应而停止进食,并出现麻痹症状,行动迟缓。菌丝在幼虫体内,最先破坏的是其脂肪体。幼虫的脂肪体一旦被破坏,就不能蜕皮,特别是变态。

数天后,被感染的蝙蝠蛾幼虫的外壳,便会出现明显的褪色,常由深褐色变为淡黄色,以后直到全身披上灰白色的菌丝,最后虫体死亡,菌丝密集成坚硬的组织,习称僵虫。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8)

此时的虫草蝙蝠蛾幼虫虽然死了,而留在其壳内的冬虫夏草真菌却生活得十分美满。真菌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菌丝不断缠绕,在蝙蝠娥幼虫的体内形成了真菌菌核,以保护冬虫夏草真菌度过严冬。

约从9月下旬开始到10月末,真菌菌核首先在僵虫体的表面长出菌丝,并与土壤黏结成一层膜皮。

接着,它耗尽体力,将能孕育后代的子座从虫壳头部的脱裂线顶出。此时,生活在离地2~6厘米下的僵虫体内,冬虫夏草的子座也开始萌发生长,并有相当一部分生长到5毫米左右。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9)

从11、12月份到次年的1、2月份,因气候寒冷,菌核及子座生长得十分缓慢。到了3月下旬、4月初,当大地回春时,真菌又恢复了生命的活力,为繁衍了一代而开始忙碌,在子座顶端的子囊壳中孕育担负传宗接代的孢子。

4月中旬是子座迅速生长期,当地温回升到1.5℃时,子座在土壤内生长得很快,平均每天以3毫米左右的速度向地面生长,呈白色略带一点灰色。

子座长出土后,由于受到阳光的照射,其生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长速度骤然减慢。5月中、下旬,子座出土20毫米后,其生长速度再一次减慢,到出土第25天后,子座多已长至40毫米,生长停止。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10)

此时的子座呈褐色,可孕部开始隆起。子座出土30天左右,地下僵虫菌丝老化,从尾部开始萎焉,商品质量下降。到50天左右,子囊孢子开始弹射,随风雨飘落在地面,进入土壤。

弹射孢子后的虫草,即失去药用与商品价值。另一类昆虫螨类,在冬虫夏草子座的生长后期,悄悄进入它的体内,咬食其地下部分,使其腐化,生命终结。

虽然虫草蝙蝠蛾蚁幼虫被虫草的子座消耗了,冬虫夏草的子座也被螨类侵食腐烂了,而虫草子座顶端的子囊孢子却生机勃勃,它重新去寻找新一代的蝙蝠蛾幼虫寄主,为繁殖下一代而劳作。就这样,冬虫夏草代代生息,周而复始。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11)

一般每个僵虫只产生一条子座,这就是我们见到的生长正常的冬虫夏草。然而,自然界是千变万化的,有时我们会看到形状各异的虫草。

若在子座生长的初期受到损伤,生命力顽强的它,就会从旁边重新生长出另一条子座。若因冬季土层结冰或解冻后引起土壤移动而使僵虫平卧,便可从其尾部(肛门)长出子座,个别的还可从其腹部长出子座。

当僵虫头部被虫咬伤时,或者头部距地表较浅时,可形成2~4条或多达7条子座。各地还均可见到分枝虫草,它实际上是虫草的畸形。分枝一般为2~5枝不等,分2~3枝者其子囊果仍能正常膨大。

这类多头虫草,因其子座细弱,故质量较差。此外,还有从头部和尾部同时长出子座的虫草,头部子座能正常发育,而尾部子座却屈曲在地下。极个别在幼虫进入预蛹期时,也能长出子座发育良好的虫草。

冬虫夏草很神奇么(神奇的冬虫夏草的生长之谜)(12)


关注“青海冬虫夏草在线”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