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是智者还是阿斗(刘禅乱世中稳坐皇位达41年)(1)

问题: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有大智慧?先亮出笔者的观点:刘禅是一位比较优秀的君主,也是一个比较聪明和善良的人,他可以做一个和平时代的帝王,可让他力挽狂澜是万万做不到的。

公元223年,刘备带着无尽的遗憾病逝白帝城。刘备死后,刘禅完全遵从刘备的安排,“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刘禅这一点非常聪明,17岁时登基,在这之前他做了3年太子,早年则和刘备一样颠沛流离。

刘禅是智者还是阿斗(刘禅乱世中稳坐皇位达41年)(2)

刘禅登基前还做了一件很漂亮的事情,“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当时诸葛亮在白帝城,成都岌岌可危,刘禅直接授权给杨洪,保证了成都的稳定。也许这件事让诸葛亮刮目相看,评价刘禅“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后,刘禅的表现可以用“平庸”二字来形容,他这个皇帝有名无实。

刘禅是智者还是阿斗(刘禅乱世中稳坐皇位达41年)(3)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表示刘禅的前半生宣布终结。诸葛亮这边一去世,蜀军内部就出现了内讧事件,这次内讧的结果是魏延被砍了头颅,让蜀汉损失了一员大将。在处理这件事上,刘禅没有表现出智慧,他听从了董允、蒋琬的意见,也认为魏延可能会造反。

有人说,刘备死后蜀国国力最弱,诸葛亮和姜维两位奇才也未能让国家更进一步,这怎么能怪刘禅无能呢?这样的说有一定道理,他确实没有雄才大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是,蜀汉灭亡刘禅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

刘禅是智者还是阿斗(刘禅乱世中稳坐皇位达41年)(4)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在《出师表》苦口婆心地告诉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汉中屯田练兵,所以刘禅身边出现小人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人是有欲望的,刘禅也不能例外,先是黄皓弄权,“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馀年。”刘永是刘禅的弟弟,因被黄皓诬陷,结果刘禅十多年时间里不见刘永。

刘禅是智者还是阿斗(刘禅乱世中稳坐皇位达41年)(5)

诸葛亮接班人姜维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上奏刘禅将黄皓杀死,刘禅不同意,他告诉姜维:“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如果大家仔细阅读《三国志》,就会发现陈寿在后诸葛亮时代,他把蒋琬、费祎、姜维放在一起,这里面是有大学问的。

蜀汉在诸葛亮死后还能坚持30年,称前面这三个人的贡献很大,反而跟刘禅关系很小。公元263年,姜维听说钟会在关中治兵,他立即给刘禅上书让他做好准备。无耻的黄皓再次站了出来,他告诉刘禅敌人不会到来。

刘禅是智者还是阿斗(刘禅乱世中稳坐皇位达41年)(6)

当大军到来时,刘禅第五子北地王刘谌誓死不投降,“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当得知父亲开城投降后,这位热血男子竟然先杀妻子,不久又自杀。看到这里,我们还能说什么呢?总结一下,刘禅就是一个平庸的亡国之君,偶尔会出现一个闪光点,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