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当人们说一个人是老实人的时候,无非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个人朴实憨厚,没有心计;二是这个人平庸无能,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如果别人认为你是第一种老实,或许你还感到欣慰,毕竟在名利社会,这样的老实人不多了。而你被别人认为是第二种老实时,恐怕你就既紧张,又颇感不满了。因为按照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你预感自己要被大自然淘汰的,你怎能不紧张?

《三国演义》中的后主刘禅,也就是那个被后世认为“扶不起”的阿斗,就是一个老实人,而且,他兼有第一种老实和第二种老实。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1)

说实话,阿斗算命好,也算命不好。但不管如何,老实人的底色似乎预兆了人们对他的评价.

首先说说为什么他命好。虽然刘禅出生时正是老爹逃难的时候,差点被曹操斩草除根,被赵云绑在身上大战魏军掉落而死,被老爹刘备摔死,但他终究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且因为是老大,故而在刘备称帝后毫无争议地成为太子。

从此,刘禅过上了衣食无忧、荣华富贵的生活,一直到老爹讨伐东吴失败含恨而死,他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位。老爹去了,但诸葛亮还在,继续为他们家江山殚精竭虑地付出,所以,他可以什么也不用做,因为前面能做的老爹都做了,后面能做的诸葛亮帮他做,他只需要动动嘴,及时在诏书上签字盖章就行了。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2)

比起曹魏宗氏诸皇子之间争夺帝位的血雨腥风,刘禅的确是幸运的。而且,他的老实可以让诸葛亮不必战战兢兢,既对他放心,也能放开手脚去干。这对刘禅来说,倒是一件幸事,因为以诸葛亮的性格,刘禅越是优待他,他越会尊敬刘禅。所以,在当时那种情景下,刘禅的皇帝算是比较舒服的。

但刘禅作为皇帝,也实在命不好。首先,蜀国地盘小,又因为国家不统一,所以时不时要考虑魏国,后来西晋和东吴的讨伐或骚扰。其次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他没有能力,所以大小事务只能完全依赖诸葛亮,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成了一个傀儡,任由诸葛亮摆布,只能在享受富贵中了却余生,而无任何作为,虽然诸葛亮并不是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相,但诸葛亮对他忠的前提,就是他善纳忠言,说白了就是听话。这倒不是最坏的,只要诸葛亮不谋反,对他尊重,他仍然可以好好地做皇帝,看着大汉光复,完成老爹遗愿,照样成为伟大的中兴之主,但是,诸葛亮只有一个,蜀国就那么大,再怎么折腾,胳膊还是抗不过大腿,蜀国还是完了,刘禅没有逞英雄,做了西晋的阶下囚,算是保住了命。司马昭席上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无数人悲哀其可悲和无情。前半生被诸葛亮左右,后半生被西晋看守,从皇帝变成囚徒,他的确算得上是扶不起,或者扶起又倒下的悲剧人物。

不过,刘禅虽然碌碌无为,但自有老实人的可爱之处,而他的可爱丝毫不能改变他的命运。他的老实,也是无数老实人共同人生悲哀的真实映照。

首先,刘禅虽无能,没有政治家的谋略,但有平凡人的质朴。刘禅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所以牢牢记住老爹临终的话,对诸葛亮恭恭敬敬,用自己对诸葛亮绝对的放心,换来诸葛亮对自己绝对的忠诚。有许多时候,刘禅对诸葛亮的恭敬甚至超出了君臣之间的区别,有些低三下四的味道。但刘禅对这一切都不在乎,这不仅仅是因为刘备临终的交代和诸葛亮在蜀国的威望,而且更可能是:他看到了诸葛亮对蜀国做出的一切,他是心存感恩的,他在用自己的恭敬来诠释这份感恩。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3)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伐中原,目的是完成先主遗愿,成就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本无可厚非。但我们细细想刘禅对诸葛亮几次北伐无果后的劝阻,是可以看到刘禅的可爱,甚至可敬的。而他劝诸葛亮的原因,其实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北伐舟车劳顿,诸葛亮年岁渐增,怕诸葛亮路上吃不消。这是对诸葛亮的关心。二、北伐路途遥远,极费人力和财力,依照蜀国的国力,年年北伐实在撑不住。这是对国家的关心和百姓的体恤。或许他还认为,按照蜀国的山川之险,只要能牢牢守住关口,魏、吴是不容易打进来的,那么,就可以利用三川的富庶,养兵富民,不断积蓄国力,等真到了国内安定、钱粮充足、兵强马壮、人心归汉,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大举北伐,再不会出现诸葛亮北伐是钱粮中断,无功而返的局面。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4)

这从战略上说,或许是另一条成功之路。但当诸葛亮因为一心想完成先主遗愿、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充斥头脑后,怎么会听得进去刘禅的想法?况且,在诸葛亮眼中,也不可能相信刘禅有什么想法。当然,我们丝毫不怀疑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和其人品。然而历史证明刘禅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西晋伐蜀时,蜀国早已人丁稀少,老百姓饿得面有菜色,而这直接的原因,就是连年战争带来的结果。

其次,刘禅更可贵的一点,就是他完全体谅诸葛亮的忠诚。刘禅在自己的意见遭到诸葛亮否决后,绝没有因此对诸葛亮不满,仍然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当然期间也有因为李严等奸臣唆使出现对诸葛亮不利的时候,但总的来说,让诸葛亮走上政治舞台的是刘备,而真正成就诸葛亮贤相之名,尽最大可能让他实现人生抱负的,却是刘禅。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5)

这才是老实人最大的悲哀——虽然善良,但却无用。这样的人,在历史的激流中,注定是失败者和淘汰者。

许多人毕竟不是刘禅,但刘禅的悲哀是无数老实人的悲哀,无论你是否有善良底色也好,还是你无能也好,只要你没有作为,没有取得成功,很容易成为他人瞧不起,或者批评的对象。其根本原因,一是老实人自身的原因。二是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总是用所谓的“成功”来评价一个人。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6)

比如你有钱时,不管你怎么到手的钱,别人都会羡慕,你还可以滔滔不绝地讲授你的励志鸡汤。你没有钱了,你品德再好,除了有少数人赏识之外,最后你自己也会因为经济窘迫而放弃自己的坚持。我们生存的压力,已经让许多人不得不走向“人穷志短”悲哀境地。虽然我们仍然向往古代的贤者,仍然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闲适,向往王冕高帽敝衣游走街市的潇洒,为自己没有诗和远方而遗憾,但谁也不会自动选择这样的路,因为你这样做,在现代人眼中绝不会是贤者,而是精神病。

你是老实人,你就不会处处钻营,时时想着让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且,因为你的老实,往往一步踏错终身错,以后的人生会越来越不顺利。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7)

比如,你在读书时老实,没有让老爸,或者七大姑八大姨动用一切手段选择一个好学校,所以你起步就慢了一拍。你工作时只想着埋头苦干,却没有好好处理人际关系,细心探究环境变化,没有想着怎样让领导满意,所以升迁的机会和出人头地的机会与你一次次失之交臂。当初你和别人一样是科员,但十年后,你仍然是科员,别人早已身居高位。你结婚时没有全部从门当户对、是否对自己有利的对方出发,把人品、感情放在第一位,“草率”地结了婚,婚后才发现,这两者都值个屁,衣食无忧才是两口子甜蜜的保障。你有了孩子,你在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委屈时,你的善良和宽厚决定仍然会违心地教育孩子要忍让,要对同学宽容。但当孩子慢慢长大,处事唯唯诺诺时,你又后悔地捶胸。你和亲戚、朋友交往时总想着为对方解决困难,但其实你也有很多困难。虽然你明白,你根本不是为了显摆和用炫耀掩饰自己的空虚,完全是你看到别人的困难后于心不忍。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理解你的困难,及时给你伸出援手。

我相信,许多人都不愿成为别人眼中的老实人,所以都在拼命追赶。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都一味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出发,用所谓的成功来对待自己和看待别人,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像非洲草原一样残酷无情呢?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样的(扶不起的阿斗映照多少老实人的悲哀)(8)

德才兼备,我们永远的追求。德为才之率,才为德之资。什么时候,提起老实人,不再带有嘲讽和悲悯,而是一种崇敬和羡慕呢?这恐怕是包括老实人在内的所有人思索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