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母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解决了人类穿衣问题

文/@成长新视点

序言

在遥远的华夏大地上,曾经有一个人,她是一位漂亮美丽的女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历史和社会身份地位不亚于三皇五帝。她来自于神秘的西陵古国,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自此结束了古代人们以树叶、动物皮毛遮羞的困境,解决了人类穿衣问题,是人类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发明养蚕缫丝技术)(1)

这个伟大的人物,就是被誉为“人文始祖”、“蚕神”之称的嫘祖娘娘。至今,在宜昌远安一直流传着各种关于嫘祖的美丽传说,远安也因古代盛产丝绸闻名于世,被称为“嫘祖的故乡”。

一、嫘祖养蚕缫丝的传说。

嫘祖,原名王凤,为古西陵氏之女,是华夏祖先轩辕黄帝的正妻。

《史记》载:“轩辕黄帝居轩辕黄帝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轩辕黄帝正妃。”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轩辕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她自幼聪颖,勤劳善良,在那个食物稀罕的岁月,经常入山采摘野果侍奉亲人食用。那个时候,古人没有衣服穿,就用树叶、树皮和野兽的皮毛,缝制成衣服避寒保暖。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发明养蚕缫丝技术)(2)

可是,用树叶和树皮制作的衣服保暖性太差,也不长久。而野兽皮毛相对较好,但是狩猎的实力和野兽的数量等,并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聪明善良的嫘祖,就把这个放在了心里,总想是不是可以有个什么办法来解决。

一个偶然的机会,嫘祖和姐妹们上山采摘野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一棵大桑树上,有一种虫子吃桑叶,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吐出了很多丝,把自己束缚在了里面,结成了一个个亮晶晶的茧。

那个时候,正值缺少吃的情况下,她们就把这些亮晶晶的东西摘了回去,想用锅熟吃。大家用锅煮之后,却发现怎么也煮不烂,在嘴巴里面也咀嚼不烂,用手扯的时候,却扯成了一条长长的丝。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发明养蚕缫丝技术)(3)

聪明的嫘祖,通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和研究,终于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嫘祖带着族里的人,到处采摘这种茧壳,带回家煮了之后拉丝,然后用丝织成小块布,布匹从此就出现了。

此后,嫘祖又细心观察蚕的生长规律,呕心沥血,首创野蚕家养。又治丝兴衣,使西陵氏人穿绸着帛,而被举为西陵部落酋长。

后来,嫘祖养蚕缫丝的故事被人们传扬到了各部落,许多优秀的男子都来求婚。轩辕黄帝也不远千里从黄河流域慕名而来,向嫘祖求婚,二人一见钟情,结为了夫妻。在黄帝部落统一华夏之后,嫘祖就把养蚕缫丝技术广泛传播,她的故事也被一代代传颂着。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发明养蚕缫丝技术)(4)

二、远安,嫘祖文化的故乡。

嫘祖生活的古西陵国,就是现在远安县苟家垭,现已更名为嫘祖镇。自宋代以来,苟家垭的蚕丝已声名卓著,当地居民家家户户以养蚕缫丝为生,制作的丝绸称作为“垭丝”,质地柔软紧密,历来被作为皇家贡品进贡给皇家享用。

后来,在中外文化贸易的繁荣下,“垭丝”还走出了大三峡,远销英、法、印等地,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绚丽名片,可见垭丝在丝绸文化中地位有多么的崇高。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发明养蚕缫丝技术)(5)

在苟家垭,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嫘祖的生日之时,百姓都会为嫘祖举行盛大的祭拜活动,嫘祖被称为“蚕神娘娘”。

为了弘扬嫘祖文化,传播华夏文明,1993年苟家垭镇政府为嫘祖树立了一个汉白玉雕塑,1999年撰刻了嫘祖雕像碑文。2005年嫘祖牌坊落成。近年来又花4000万元建起了占地260亩的嫘祖文化园,一年一度举办盛大的嫘祖文化节。

嫘祖缫丝的故事简介(发明养蚕缫丝技术)(6)

结语。

多年来,远安开展了多届“嫘祖文化节”,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广泛传颂嫘祖娘娘的故事,使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久久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