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中原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击败了东夷的蚩尤九黎部落后,黄帝由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成为天下共主,使华夏民族由蛮荒时代跨入了文明时代。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他大力发展生产,他统治下的华夏部落国势强盛,文化进步,有许多的发明和制作,如创立文字、制定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传后面的上古三帝尧、舜、禹,及皋陶、伯益、汤等人均是黄帝的后裔,黄帝和炎帝也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上古传说黄帝乘龙升天)(1)

关于黄帝的死亡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也许是因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太大,后人不愿明说黄帝病逝,而是说他乘龙而去。

据《史记·封禅》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翻译一下:黄帝用首山的铜铸造了一个大鼎。当鼎铸成之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垂下龙须,俯下龙身迎接黄帝上天。黄帝跨上龙背后,身边有不少大臣,也挣扎着爬上了龙背,可是那条巨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还把黄帝用的弩弓也掉了下来。

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上古传说黄帝乘龙升天)(2)

这条巨龙载着黄帝快速地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黄帝乘龙升天而去,并自我解嘲地说:“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乘龙啊!”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始祖,就把黄帝升天的那个地方叫做“鼎湖”,他掉下的弩弓叫做“乌号”。

黄帝乘龙而去的这个典故也产生了一个成语——“龙去鼎湖”,这个成语也一般用指帝王去世。

不知道读者注意到没有,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是唯一一个乘龙成仙的人,其他的神仙不是骑鹤就是乘牛,根本没有一个是乘龙的,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上古传说黄帝乘龙升天)(3)

其实,我们从黄帝乘龙而去的这个传说中,就应该发现,当时黄帝部落的图腾应该就是龙,黄帝作为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他成仙(或去世),用乘龙来表示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这也说明,那个时候的龙还没有被神圣化,龙是可以为人所驱使,被人骑乘的。

只不过,到了后来,龙逐渐被神圣化了,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皇帝作为龙的儿子,他自己都没有资格骑龙,何况他人呢?所以,其他人成仙后骑乘的只能是鹤、牛、虎、豹等动物了。

黄帝既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又是道教尊奉的古仙。因此,黄帝作为帝王形象的同时,在一些典籍又被塑造成为仙人的形象。可以这么说,从战国至汉初,黄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