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电影协会(AFI)评选的“影史50佳反派角色”中。

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汉尼拔,

击败《星球大战》中的黑勋爵达斯维达,《教父2》中的迈克·柯里昂,高居榜首。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

50佳反派部分人物

提起汉尼拔,最经典的莫过于《沉默的羔羊》里,

那个听着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把人的肝拌着蚕豆,配基安蒂红酒给吃了的优雅绅士。

哦不,食人魔头。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

霍普金斯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面燃烧的疯狂,有种随时可以冲破秩序的毁灭性。

他的“人魔”属性,是对现代社会的虚假道德体系,最极端的反抗。

霍普金斯的表演,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引发人们去思考——

童年创伤(目睹妹妹被吃),给人造成的悲剧性根源。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3)

7月10号,《沉默的羔羊》4K修复版,在台湾重映。

借此机会,我们聊一聊影史上经典的邪恶暗黑形象。

以及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

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国产里,引人深思的迷人反派,正在被消失。

>>>>世上再无周芷若

反派,不一定是纯粹的恶人。

那种与伟光正的正向角色对立,充满着黑暗与邪恶色彩的人物,也可以叫反派。

比如华金·菲尼克斯的小丑,林青霞的东方不败,一个西方影视人物,一个中国影视人物。

他们身上都有种“邪气”,与社会道德规范相悖。

他们既不能叫好人,也不是十恶不赦,人人喊打。

更多的是游走在人性的灰色地带,不被规范认同的边缘人。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4)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5)

这样的反派,和汉尼拔一样,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

为什么?

角色的魅力,抵达了人的深度和阴暗面,迎合了人人兼具的反叛因子。

表演的魅力,如果剧本是角色的骨架,那么表演则为角色注入灵魂。

当一个演员深刻理解了角色,并凭借出色的演技演活了角色,那这个反派才真正有魅力。

总结一下,一个迷人反派的成立,好剧本、好角色、好演员缺一不可。

集齐这三张王牌,才能召唤神龙。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6)

《隐秘的角落》张东升

不过我们都知道,在如今的影视环境和创作制约之下,这三样可遇不可求。

举一个经典案例。

周芷若,大家都很熟悉,金庸笔下一个腹黑、不择手段、心狠手辣的“魔女”。

她与原著宣扬的“道义”背道而驰,十足的反派人物。

但这样一个反派也有她人物的弧光。

并且经过周海媚、佘诗曼、高圆圆等女神的演绎,周芷若早已被经典化。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7)

赵敏身世显赫,在父爱与长兄之爱的包裹下长大,她可以轻易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因此坦率骄纵,敢爱敢恨。

周芷若渔女出身,父母双亡,孤苦无依,造成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养成敏感、隐忍、狠辣的性格,她想抓住一些东西,必须要付出代价。

她是一个想要逆袭的草根野心家,暗合了人心底的“复仇意识”,

却又因选择、心智等种种问题,终究机关算尽一场空,可恨、可怜,可悲。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8)

可惜的是,继03年高圆圆版之后,世上再无周芷若。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2009年有一部邓超版《倚天》。

这一版由张纪中监制,全是漏洞,一天都说不完,不细说了。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9)

在一众明星中,有一位面孔模糊的艺人,就是周芷若的饰演者刘竞。

从外形气质到表演,当年被吐槽得很惨。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0)

长期的蛰伏隐忍,周芷若是藏而不露,引而不发的。

这一版的周芷若却坏得面目狰狞、凶相毕露。

翻白眼、歪嘴、挑眉,典型的恶毒女二演法。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1)

表演机械程式化,坏得毫无内在。

难以想象周芷若收获的不再是观众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而是快进,快进,快进。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2)

也是从那个时候,经典被一次一次翻拍,一次一次跌出水平线。

2019年这一版,沾染了网络时代种种弊病。

演员很精致,精致得像多胞胎,分不清谁是谁。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3)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4)

磨皮、滤镜严重,磨成瓷娃娃脸的女演员,沾染了仙气一样不食人间烟火,很苍白,也很无力。

周芷若的出场,是在河边洗衣。

瓷白的脸,纱衣飘飘,还以为是浣纱的西施,江湖气与真实感先丧失了一半。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5)

另外,剧本的想当然。

演员祝绪丹对周芷若的解读是“从始至终都是善良的”。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6)

于是,为了表现周芷若善良,开场让她去救一只受伤的兔子?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7)

先不说这种桥段狗不狗血、套不套路,用“善不善良”去形容周芷若是不是太肤浅了点?

周芷若如果心地善良,怎么忍心在蛛儿脸上划下十七八剑呢。

单纯的善恶、好坏评判,都是对一个经典反派的侮辱。

经典反派之所以迷人,正是在由好变坏的刹那,邪恶中窥见人性无奈的时刻。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8)

《教父2》迈克·柯里昂

新版《倚天》“善化”周芷若,试图博取观众同情。

结果适得其反,收获圣母白莲花的骂名。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19)

我想,观众并非不能接受暗黑的“周芷若”,而是不能接受失去神韵的“周芷若”。

要把一个反派演得出彩。

演员的魅力,角色的厚度,出色的演技,这几样集中在一起,如今竟渐渐变成了奢侈。

由于奢侈,一旦出现,便异常难得。

>>>>审“恶”是向生活的复仇

《隐秘的角落》让饰演张东生的秦昊出了圈。

剧作精良,隐秘烧脑,全员恶人,着实让观众爽了一把,激起的讨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过说实话,你们有没有一种害怕它下架的担忧。

我有。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0)

这部剧完结不久,发生了一个“乌龙事件”。

网友爆料,接档《隐秘的角落》的剧集《非常目击》遭临时下架。(同属“迷雾剧场”)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1)

谣言一出,网友愤怒起来。

怀疑是不是《隐秘的角落》太扎眼,才下架《非常目击》。

爱奇艺出来辟谣,没有这回事,并没有官宣定档。

但“谣言”为什么会一传十,十传百呢?

恐惧是谣言滋生的土壤,谣言戳中了人们隐秘的恐惧。

谣言再经过煽风点火,便迅速蔓延开来。

观众心里有个“自我审查”的尺度,影视制作者也有。

举一个例子:《都挺好》苏大强。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2)

苏大强的“恶”,恰好戳中了国民讨论的G点。

加上还算良好的剧本,倪大红精湛的演技,苏大强迅速出圈。

大结局播完后,苏大强被成功洗白了。

意料之中。

作为观众,不是不能接受苏大强“善”的一面。

而是不能接受,为了激发观众讨论,前44集一直在突出苏大强的“恶”;

后2集为了迎合大团圆结局,急转直下,着力表现苏大强对子女的爱。

这种不符合人物行动逻辑的“变好”,很难说没有洗白的嫌疑。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受,看多了国产影视剧,渐渐形成了一种期待——

反正最终都会走向圆满,看你怎么圆。

反正坏人最终都会变好,看你怎么洗。

在现实重压之下,满满的积极正向,反而成为食之无味,喝多想吐的鸡汤。

相反,那些与人性阴暗面暗合的反派——

他们罔顾规则的狂放不羁,不顾后果的为所欲为,替我们达成了向生活复仇的愿望。

而反派的丰满,富于魅力,事出有因的无奈和凄苦,可以让观众得到宣泄和释放的同时,减轻了审“恶”的负担。

爽完之后,再回到苦逼的生活中,继续奋斗。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4)

《黑暗阴影》

现在再来回答,为什么需要迷人反派?

很简单,审美的需要。

>>>>无菌的环境会生病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邪恶”的一面,都有“阴暗”的念头一闪而过。

比如,在脑海里把谁谁,推下山。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5)

虽然道德与法律约束住了邪念,但不代表人就是完美的。

从邪恶暗黑形象身上,会看见人的复杂性,发现世界的广度与深度。

《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出身低微,奠定了她一生悲凉的底色。

放弃姐妹,却成了皇后的棋子;努力争宠,却被封了“鹂妃”,贻笑大方;拼命想做人上人,却成了最被人轻贱的那个。

她越算计,越和初衷背道而驰;越努力,越显得可悲。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6)

作为演员,伊娃·格林恰恰喜欢选择很邪恶的角色。

她说:“这样会轻而易举地挑动起你的每一个情绪,让你感到很兴奋。”

《裂缝》里,伊娃·格林饰演的女老师,因爱而不得,妒恨交加,害死了女学生。

“每个人都有扼杀美好的冲动,那是一种深层的自卑与怯懦。”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7)

“真正的发现之旅非发现新景观,而是有新的目光。”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名言,写在《认识电影》的前言。

电影深入不同人的内心世界,告诉我们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善恶不一定对峙,好坏不一定不兼容,人不一定完美。

如果荧幕上触动人心的反派越来越少,只剩下好人与坏人的对立;

如果荧幕上充斥着坏人最终会变好,作恶多端最终都能大团圆的简单设置。

那就是对现实的矫饰与遮蔽。

记得吗,过去的影视剧还没有这么狭隘。

《大明宫词》里有表现“不伦之恋”的桥段。

李隆基对太平公主有恋母般的依赖,少年依恋年长的女人,是很正常的人类情感。

遮遮掩掩,避而不谈,反倒不正常。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8)

《布达佩斯之恋》里,女主被两个男人深爱,一个代表肉体(物质),一个代表精神,三人可以和谐相处。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29)

生活里,物质与精神总是不能两全。

爱情里,人会犹犹豫豫,在两个人之间徘徊。

不能简单用“渣”、“坏”来否定,电影只是表现人都会面临的一种困境。

然而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逻辑粗暴、语言粗暴的网络世界。

揪住一点错误,或与自己见解不同,便口诛笔伐,道德绑架,仿佛自己是道德圣徒,真理的绝对占有者。

实际上包藏祸心,以最深的恶意揣测别人,判断别人,攻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汉尼拔最讨厌不礼貌的人,谁不礼貌,惩罚他咬舌自尽。

细思极恐的极品女士(她们邪恶变态凭什么被无数人爱)(30)

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反映生活,也会反作用于生活。

真的害怕我们在这样一个狭隘、对立、逻辑粗暴的世界里成长,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

长期处于无菌的环境中,非但不会健康,反而会生病。

,